曾維英
紅薯不僅具有食用價值,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所以需要研究夏紅薯的栽培技術,通過技術的優化,帶動紅薯產量的提升。本文從五個角度闡述了夏紅薯防災減災高產栽培的技術要點,以供參考。
重慶永川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比較適宜種植夏紅薯。本文在研究了該地區的地形地勢、氣候條件等因素后,提出了一些適宜該地區夏紅薯高產栽培的技術要點,供薯農參考。
一、準備工作
夏紅薯若想實現高產出,需要做足種植前的準備工作。一般來講,對于夏紅薯這類農作物,在正式種植之前要盡可能的做到施肥、機耕、噴藥與起壟的一體化。根據待種土地的特性,起壟有不同的要求,如對于黏土地、易澇地、肥水地以及生長后期雨水偏多地區,往往需要作高壟、大壟,才能避免植株被水浸泡,降低成活率,所以這些地區的壟高一般在25-30厘米,壟距在0.8-0.9米,壟頂部的寬度在30厘米左右,而植株在種植時宜保持13-14厘米的株距,種植密度大約在每667平方米5000-5500株;又例如對于沙質土壤、肥力較差的地塊、地勢較高的地塊以及土層較厚的地塊,就需要作小壟,小壟的標準為:壟高大約在25厘米,壟距大約在65-70厘米,株距宜保持在16厘米左右,種植密度有所提升,同樣的667平方米,這些地區可以種植的紅薯植株數量在5000-6000株。但不論是針對哪種地區,在起壟時都要求壟達到平、實、干、直、勻的標準,并且不能漏耕。
另外,在使用機器進行起壟時,還要同步施肥工作。適宜夏紅薯植株生長的肥料是含有磷、氮、鉀的復合肥,也可以根據情況加施硫酸鉀,數量在15-20kg左右,但若是種植土地比較貧瘠,也可以增施速效氮肥。針對地下蟲高發地區,可以在進行機耕之前,在土壤表層噴辛硫磷乳油,對土壤進行處理,減少地下蟲出現的概率。
二、品種選擇
對紅薯品種進行選擇,也能實現高產栽培。在選擇適宜的紅薯品種時,要考慮一下因素:第一,早熟、高產;第二,耐肥性強;第三,劣株一般體型疏散,分枝較多;第四,薯塊具有成型快且不易早衰的特征。在種植紅薯植株前,可以根據這些因素選擇適宜的品種耕種。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紅薯的用途選擇要種植的品種,例如若是要用來加工淀粉,適宜的紅薯品種有漯薯10號和徐薯32;若是要用來鮮食,適宜的紅薯品種有川薯294和煙薯25等。
三、培育壯苗
為實現夏紅薯高產的目標,可以將采苗圃用地膜覆蓋起來。具體的培育措施是:在栽種夏紅薯之前的45d,選擇一些壯苗剪下并栽種到采苗圃,采苗圃除了要注意施肥整地的要求之外,還需使用小壟密植的方法,進行種植,壟距應當保持在13-16厘米,壟寬應當保持在50-60厘米,每667平方米適宜種植的壯苗數量大概在1萬-1.2萬株。另外,在進行人工覆膜時,要采取先栽苗后覆膜的方法,當個別植株的葉片受到熱害時,方能按照植株位置開孔,并且在開孔掏出薯苗后,還需用小部分土蓋壓膜孔。
四、栽種方法
夏紅薯栽種時需要注意的要點有:第一,選擇壯苗。壯苗的標準應當是苗長25-28厘米左右,展開后葉片數量大約在8片左右;第二,夏紅薯創收高產的一項關鍵技術便是搶時早栽,也即在栽種時需遵循宜早不宜遲的原則,在立秋前便要全部栽種完畢;第三,遇有缺熵情況,要及時澆水抗旱,切忌栽種等雨;第四,在栽插時,應當盡量選擇結實的薯苗,這類薯苗根部粗壯、返苗快,不僅容易形成薯塊,且薯塊的產量較高;第五,為讓薯苗多結薯塊,在栽種時還要采用淺栽法,將一部分葉片埋入土中,方能保證結薯多且均勻;第六,在栽種時也不能忽略施肥的問題,夏紅薯一般都采用窩施的方法,使用的是磷酸二氫鉀,加以細土拌勻,每次抓一小把即可;第七,適宜薯苗栽種的密度是每667平方米5000-6000株。
五、田間管理
夏紅薯田間管理工作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第一,查苗補栽。查苗補栽工作在栽種后4-7d進行,此時若是發現細弱的苗株或是死苗,要及時替換新的壯苗,當然若是能夠在田間地頭預先栽種一些備用苗,則再好不過,并且在補苗的時候,還需連根澆水栽種,以確保植株的存活率;第二,除草培壟。一般來講,薯苗周圍需要用淺鋤的方法,而壟坡則可以深鋤,但不論是如何“鋤”,這一工作都必不可少,如此方能促進根部的通氣性,所以在中耕后一定要及時培土,以便薯苗長蔓結蔓;第三,后期防衰。薯苗生長的后期是指栽后60d到100d,在這一階段,薯苗生長的特點是薯塊增大,所以在該階段的栽種主攻目標應當集中在保根、護葉以及增薯質量方面,要采取措施促使地上養分盡快送至薯塊,防止薯塊發生早衰現象,所以可以選擇在8月下旬,向薯苗葉片噴灑尿素和磷酸二氫鉀的方法,奪取高產。
總而言之,若想實現夏紅薯高產的目標,就需要優化夏紅薯栽培的每一環節,包括準備工作、品種選擇、培育壯苗、栽種方法和田間管理,只有做好這些基礎性工作,方能讓夏紅薯保持良好的生長態勢,達到增收、創收的種植目標。
(作者單位:402160 重慶市永川區勝利路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