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念金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轉變,山東省也應以科學的投入要素分析來輔助決策,不斷優化當地種植業投入結構。以此實現農業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在確保山東農林牧漁產值穩步增長的同時,也幫助個體農戶控制生產成本。本文以山東省較典型的種植模式為例,分析了投入要素對產出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優化農業投入要素結構的對策,以供參考。
作為傳統農業大省,山東近年來農林牧漁產值在2016年就直逼萬億,可見種植業仍然是山東省的基礎產業。但在大力發展農業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尤其是勞動力、土地及機械設備的投入未能合理協調,導致種植成本居高不下,農業作業效率也差強人意。這種現象在其它省市地區也有抬頭趨勢,若能將山東種植投入要素以量化的形式反饋,對全國推廣現代化農業而言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1投入要素對農業產出的影響
1.1糧食作物
山東省是北糧南調的重要基地,因此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相當廣。根據現場調研,筆者將糧食用地按照面積大小具體細分為三種,小型糧食種植用地面積約為3.3公頃-13.3公頃、中型糧食種植用地為13.3公頃-33.3公頃、大型糧食種植用地則通常在66.7公頃以上。并按照PMP數學模型來解析,得出糧食種植更偏重于土地、勞動力和肥料,而對農藥、灌溉的要求相對較少。其次,不同規模的糧食種植作業中,要素投入的變化同樣給產出帶來深刻的影響。如小規模糧食種植中,勞動力投入對產出影響的權重最大;中等乃至大規模糧食種植作業中,肥料則成為需要關注的重點。這恰與小農戶、大規模農場的種植模式相對應,在具體實踐中需要結合當地情況合理選擇。此外,在調研中發現中型種植規模(23.3公頃-33.3公頃)和大規模種植(66.7公頃以上)情況下,要素投入所帶來的產出比最高。
1.2大棚蔬菜
依托大面積的大棚蔬菜種植,山東近年來已逐漸成為北方最重要的蔬菜基地。這部分農業作物同樣是山東省種植業的主要形式,也需要經過數據分析來梳理要素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同理,筆者在調研中仍按照面積大小來進行分類,0.3公頃-3.3公頃為小型、3.3公頃-15公頃為中型、15公頃以上的為大型。字眾多的調研樣本中,各規模大棚蔬菜種植都對勞動力投入有較高的要求,且占比均達到了七成以上。其余則依次為肥料、土地及種子等,但對最終收成影響并不十分顯著。除此之外,將三種規模大棚蔬菜種植與小農個體相比,投入結構呈現出較高的相似度。除勞動力以外,其他投入要素的分布情況均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難以總結出具有普遍性的規律。但從調研實際情況來看,1.3公頃-3.3公頃小型大鵬蔬菜種植單位資金的投入所產生的收益更多,因成為山東地區借鑒效仿的典型。
1.3露地蔬菜
山東地區地理區位優勢明顯,無論是自然氣候還是土地肥力,都十分適合黃瓜、西紅柿和茄子等露地蔬菜的生長。在本次調研中,種植面積在2公頃以下的為小型、種植面積2公頃-5.3公頃的為中型、種植面積在5.3公頃以上的則為大型。根據PMP模型計算可知,無論是何種大小的種植規模,勞動力和灌溉水對最終產出的影響都最大。且兩者的投入在露地蔬菜種植中占比超過一半,而肥料、種子和機械的需求相對較小。而從當地種植實踐情況來看,小型露地蔬菜種植勞動力投入比例大,而中型、大型種植規模勞動投入稍有不足。因此最終單位投入的產出比,也屬小型種植規模最高,資源配置也最合理。
2山東農業要素結構優化對策
2.1合理配置土地資源
從山東省幾種常見的種植模式來看,不同作物種植中對規模要求均有所不同。首先,山東省應明確認識到農業種植的重要性,確保總體種植面積穩定。但在此基礎上也需要合理配置種植結構,從而使單位面積的作物產出能夠有所提升。此外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逐漸流失,來扭轉這一困局也必須提高勞動力的效率。從三種種植模式來看,中型、大規模糧食種植產出率更高,而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則需要小農個體開展。如此一來,既能夠促進作物的豐產豐收,也有利于節約農戶種植投入成本。這就需要當地農戶結合自然條件,以更加科學的數據來指導農業種植的開展。
2.2優化要素投入結構
要素投入直接關乎到最終的收成狀況,在現代化農業建設中應注重科技、機械所帶來的利好條件。通過花費和農機的推廣使用,同樣能夠在當地實現增產增收。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種植模式下各類要素投入的影響權重差異較大,因此也必須合理的抉擇。尤其適合小農個體種植的大棚蔬菜、露地蔬菜,土地都呈現出細碎化的趨勢,盲目使用農機不僅很難提高作業效率,而且還容易使成本花費冗余。不僅如此,在此次調研中還發現土地投入要素在某個固定值時,作物的產出將達到最佳。那么就需要結合土地流轉政策,將當地資源再次進行整合,發展出更多元、更適合該種植模式的經營規模。
近年來山東農業發展不可謂不迅速,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在盲目無序的種植經營中,作物產量低、種植效率低的問題普遍存在,已經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業的現代化轉變。通過投入要素的量化分析,建議在山東幾種典型種植模式中,嚴格按照科學規律執行。以更適合該作物生長的規模來種植,并合理優化要素投入,既要滿足作物生長所需,又不宜造成嚴重的浪費。
(作者單位:274900 ?山東省巨野縣柳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