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良新
經過多年水稻品種對比試驗,兩優688均表現出優異的性狀,本文通過對兩優688品種表現和機插栽培技術分析,為懷寧縣乃至長江中下游機插栽培兩優688提供參考。
1概況
懷寧縣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屬于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雪期短,是商品糧種植大縣,糧食種植面積85萬畝。
2品種表現情況
兩優688等24個品種,兩優688由安徽隆平高科有限公司提供;2017年、2018年懷寧縣組織實施水稻品種展示試驗,試驗地點位于高河鎮獨楓村、石牌鎮萬全村,參展品種24個,兩優688在對比試驗中均表現出了優良的農藝性狀和經濟性狀。4月5日配好床土營養土,堆制備用;5月2日播種,育秧工廠內軟盤育秧,5月9日噴施多效唑一次, 5月14日施送嫁肥和送嫁藥,育秧用水采用干濕交替滴灌; 5月20日開始大田移栽,前茬空茬,采用機械栽插方式,株行距5×7寸,田間管理同當地大田生產,大田畝施復合肥100g,尿素20g,基本苗平均達到12個開始烤田,病蟲害防治根據當地植保信息,分別用氯蟲苯甲酰胺、烯啶蟲胺、噻蟲嗪、基甲丙環唑、稻瘟靈、井岡霉素、嘧菌酯·苯醚甲環唑等農藥,主要防治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螟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
3展示結果分析
全生育期135.5天,熟期適中;畝有效穗數16.4~18.2萬穗,每穗總粒數155~170粒,結實率82.4%,千粒重29.8g。產量624.2kg,位居24個品種第一位;株高130.2cm,穗長25.7cm,株型略散,長勢繁茂,葉色淡綠,熟期轉色好,籽粒飽滿;稻瘟病綜合指數4.7級,穗瘟損失率最高級7級、白葉枯病7級、褐飛虱7級;抽穗期耐熱性弱;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7.4%,長寬比2.8,堊白粒率78%,堊白度19.9%,膠稠度6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2.4%。
4機插栽培技術要點
4.1育秧
機插秧育苗是機插秧成功與高產的關鍵,機插秧播種密度大,秧苗個體發展空間有限,壯秧難,標準要求高。
4.1.1播前準備
選用土壤肥沃的菜園土、耕作熟化的旱田土等作床土,按照大田每畝100kg培肥營養細土做床土, 25kg未培肥篩細作蓋土進行準備,將準備的床土進行過篩,過篩后再進行堆制,細土粒徑不大于5mm;秧田與大田比列1:80~100,苗床寬度1.4m左右,排水溝深20cm;按照每畝大田需18~20張準備秧盤;大田用種量按每畝1.3~1.5kg準備,播種期按照栽插前15~20d推算播種時間, 寧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合理安排插秧進度,分批浸種播種,確保秧苗適齡移栽;在懷寧縣做單季稻栽培,播種期宜在4月20日~5月上旬播種。
4.1.2技術要點
浸種前要做好曬種、選種等,確保種子發芽率90%以上,浸種可選用咪鮮胺等,拌種可加吡蟲啉等藥劑,浸種時間建議在8~10小時,種子吸足水分的標準是谷殼透明,米粒腹白可見,米粒容易折斷而無響聲;種子吸足水分后,高溫破胸,最高溫度不超過38℃,溫度保持在35℃左右,保證谷堆內外上下溫度一致,必要時進行翻拌,一般12~24小時就可破胸,種子白芽露出后要立刻降溫至28℃以下,,濕度保持在80%左右,維持12個小時左右即可催出標準牙,機插秧的秧苗催芽標準為露白或芽長2毫米時為宜;芽谷催好后,置室內攤晾,在自然溫度下煉苗一天,達到內濕外干就可播種了。 秧盤底層床土鋪2-2.5cm,蓋土0.2~0.4cm,每盤播種量100~120g;秧苗3葉前采取間歇灌溉的方式保持盤土濕潤不發白,秧苗1葉1心期畝用15%多效唑粉劑75~100g對水噴霧,防止秧苗旺長,移栽前3~5天控水煉苗,促進秧苗盤根老健。在1葉1心期做好立枯病防治,移栽前施一次送嫁肥和送嫁藥。
4.1.3機插秧標準
機插秧由于播種密度大,基本采用中小苗機插,機插時秧齡15~20天,葉齡一般在2.5~4.0葉,苗高12~18cm。
4.2大田管理
栽插株行距5×7寸或4×9寸,每畝栽插1.4~1.6萬穴,每穴1~2棵秧苗;有效穗是決定產量高低的關鍵因素之一,要確保有效穗數,就要及時控制無效分蘗,在平均分蘗12個以上要及時烤田,做到時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時,力爭理想的產量構成是:平均每畝穗數17萬上下,每穗實粒165粒左右,千粒重29g左右。重施基肥,在旋耕前,畝施復合肥80~100g(提倡秸稈還田),尿素20g,作為基肥,早施追肥,移栽后5~7d施一次返青肥,結合除草劑畝施尿素5~7.5kg;機插秧在插后15d畝用尿素5kg再施一次平衡肥,巧施穗肥,曬田復水后畝施氯化鉀7.5-10kg(也可結合穗期病害防治加施磷酸二氫鉀),少施不施氮肥(包括復合肥),有利于增加千粒重、子粒飽滿從而提高產量,有利于壯桿增強抗倒能力和提高稻谷品質,同時避免貪青晚熟;采取淺水插秧、有水活蔸、濕潤促蘗、曬田控苗、足水養胎、淺水抽穗、干干濕濕灌漿、深水打藥的水漿管理原則,整個過程只有施肥、打農藥、孕穗、抽穗揚花期灌深水,其它時期以干干濕濕露田為主。
4.3病蟲害防治
提倡健身栽培,合理的播插期和耕作制度、科學的肥水管理,可有效地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遇到不良氣候應加強病蟲害防治,特別是遷飛性害蟲和流行性病害,防治稻飛虱、稻薊馬可用25%阿克泰,防治螟蟲可用40%氯蟲苯甲酰胺·噻蟲嗪,紋枯病可用噻呋酰胺或井岡·蠟芽菌,稻瘟病可用稻瘟靈或三環唑進行防治,稻曲病可用嘧菌酯·苯醚甲環唑或拿敵穩, 稻曲病應在孕穗初期用藥,破口抽穗期需用藥一次。
4.4收獲
當稻谷85~90%黃熟時即可收割,收割后的稻谷含水量往往偏高,為防止發熱、霉變,產生黃曲霉,應及時將稻谷攤于曬場上晾曬2~4d或烘干,使其含水量到14%,可入倉儲存。
(作者單位:246121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高河鎮農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