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利 周澤艷 牟曉東 高天紅 趙春祥
架豆施用有機肥試驗旨在探索不同沼渣施用量對架豆產量及生長情況的影響,進而篩選出我市架豆生產合理沼渣施用量,為架豆綠色生產大面積推廣施用沼肥提供科學依據。
1 試驗目的
沼渣含有腐植酸10%~20%,有機質30%-50%,全氮1.0%-2.0%,含磷0.4%-0.6%、全鉀0.6%-1.2%,是一種遲、速兼備的肥料,對改善作物品質和改良土壤具有良好效果,但在施用不合理亂施亦會對作物造成肥害。架豆是赤峰市松山區農民種植的四大主濟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7萬畝以上,是當地農民增產增收的主要來源。探討架豆合理使用沼肥綠色模式對貫徹農業部關于蔬菜生產“三減三增”戰略和赤峰經濟作物綠色高效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位于赤峰市松山區當鋪地滿族鄉關家營子村,地勢平整、排灌方便、肥力均勻。土壤類型為褐土,土壤PH值為8.2、有機質含量18.5g/kg、全氮0.92g/kg、堿解氮79mg/kg、速效磷19.6mg/kg、速效鉀127mg/kg、容重1.29g/cm3。
2.2 試驗材料
沼渣來自位于松山區溫氏農牧有限公司大型沼氣池,顏色為棕褐色,水分含量70%-80%,PH值7-7.5。
供試作物為架豆,品種為青白條。
2.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設5個處理, 3次重復,小區長10m,寬5.2m,面積52m2。
處理1:(CK)施牛糞2000kg/667m2
處理2:沼渣1000kg/667m2。
處理3:沼渣1500kg/667m2。
處理4:沼渣2000kg/667m2。
處理5:沼渣2500kg/667m2。
各處理底肥施緩控釋肥(N-P205-K20:25-15-10)40kg/666.7m2;結莢前期-結莢中期分二次沖施大量元素水溶肥(N-P205-K20:20-20-20),每次10kg/666.7m2。
2.4 田間管理
采用大小垅膜下滴灌種植,膜寬90cm;大垅80cm,小垅50cm,株距50cm;每穴留苗4株。小垅間鋪放滴灌帶。機械覆膜施肥鋪放滴灌帶,人工播種。
播種:5月18日。
施肥時間:第一次7月9日;第二次7月28日。
采收:7月13日開始,8月20日結束。
3 試驗結果與分析
3.1 沼肥對架豆經濟性狀的影響
通過性狀調查表明:沼渣處理與CK處理相比較,每序的結莢數相同,莢長和莢重只有處理2與對照相近,處理3、處理4、處理5比CK均表現為增加。
3.2 試驗產量結果與分析
分析結果表明:施用沼渣處理3、4、5與CK和處理2產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處理4、5與處理3產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處理1與處理2、處理4與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
4 試驗討論與小結
4.1 適量施用沼渣增產增收效果明顯
試驗結果表明,架豆適量施用沼渣,可有效改善農藝性狀,提高產量,實現增產增收目的。處理3、4、5分別比對照增產71kg/667m2、173kg/667m2、164kg/667m2,增產率分別是3.9%、9.4%、8.9%,以處理4最高;菜豆價格按3元/公斤計,最高增加產值520元/667m2。
4.2架豆栽培建議沼渣施用量
試驗結果表明,架豆在常規施用化肥的基礎上,沼渣的合理施用量是1500~2000kg/667m2,過量施用增產效果不明顯,過少則降低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1. 024000 內蒙古赤峰市農業環保能源站、2.024000 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農牧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