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飛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肉類作為人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的攝入來源,近年來頗受消費者的喜愛。而鴨肉營養豐富,肉質鮮美,口感雖然較柴,但有增強食欲,利水消腫,滋陰補虛之效。基于此,即便價格稍高于其他肉類(雞肉、豬肉),銷量和前景也是一片大好。但疾病的產生和擴散為鴨子養殖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本文對于一些鴨子常見疾病的預防和控制進行了簡單的整理與探究。
1常見的疾病種類以及成因
鴨子屬于家禽類,因此常見的家禽疾病對于鴨子都存在一定的影響,在飼養過程中因環境、飲水不潔等多種因素導致的疾病,可分為三種類型:普通型、傳染型、寄生蟲。這三種類型,涵蓋了所有常見疾病。
1.1屬于傳染病的支氣管炎、禽流感以及白痢
支氣管炎疾病常見于仔鴨,是呼吸道以及消化腸道發炎導致的感染,病癥多為呼吸困難、食欲不振以及羽毛稀疏蓬松等,有時還會在下蛋時出現充血。禽流感也屬于一種呼吸道傳染疾病,表現為咳嗽、水腫等,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常見疾病之首。白痢的發病率死亡率也很高,發病時的病癥表現為怕冷、昏睡、沉郁、翅膀下垂、糞便為白色,是較為常見的傳染病。
1.2寄生蟲病
這種疾病有兩種類型,一種為內寄生蟲,一種為外寄生蟲。外寄生蟲通常是節肢動物以及蚊蟲等,是一種能夠直接從外界的環境依附在(寄生在)鴨子身上的寄生蟲,這種寄生蟲一般會在鴨子的體表活動。而內寄生蟲則多是原蟲和蠕蟲。內寄生蟲的生成原因,大多是因為鴨子飲用或著食用了帶有蟲卵的水或者飼料,寄生蟲的蟲卵進入鴨子體內后,就會進行孵化,當成蟲養成后會再度產卵,周而復始,寄生蟲的數量就會不斷地擴大。
1.3普通疾病
這類疾病大多是只對發病的動物有所影響,究其原因主要與養殖戶和外界環境有關,這類疾病只要治療及時,治愈率很高。
2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
在鴨子的養殖過程中,一旦出現疾病,傳染速度,非常快,很大一部分鴨子都會受到影響。因此,針對上文所提到的幾個疾病,筆者總結出了幾個預防、控制的措施。
2.1家禽養殖戶的預防控制概念
為了減少疾病給養殖戶帶來的損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增強養殖戶的防疫防病觀念。在此過程中,要提高養殖人員的責任心和態度意識,明確地認識到密集度過高的養鴨場,是疫病的溫床。養殖戶要做好長遠發展的打算,從整體角度出發,轉變以往省錢第一的觀念。此外,還要加大對于養鴨場工作人員的防疫防病知識宣傳,就目前我國養鴨業的狀況來看,采取的措施還是比較推崇于強制措施。這里的強制措施是指:采取強制手段對病鴨子以及非患病的鴨子一起免疫的措施。這種措施在無形之中增大了養鴨場的資金投入,且對于疾病的控制效果也無法實現最優。健康的鴨子長期處于刺激狀態下或者藥物環境里,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如:食欲不振等。因此,要對患病的鴨子和即將可能會受到傳染的鴨子進行隔離處理,防止疫病的擴散和蔓延。在對于疫病的控制方面。要先考慮的是生物治療法,在考慮用藥物控制。如果出現病情極度惡化的狀況,就需要加大化學藥劑的劑量,同時,病情過于嚴重的鴨子,要及時進行處理,否則就會加快疫情擴散的速度。廠房和鴨舍的清潔和消毒必須每日進行,不可懈怠。在對患病的鴨子進行治療時,要做到嚴格把控和記錄,包括注射時間、地點等,越詳細越好。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疾病預防疫苗的效果已經高達80%,因此進行疫苗注射也可有效防止疫情的出現。
2.2做好飼養工作
鴨子雖然屬于家禽類,可是幼崽時期的鴨子對于溫度、密度、通風狀況等都有著嚴格要求,因此,在做飼養準備工作時,就應當考慮到這些,以減少幼崽的折損率。鴨子對于溫度的適應能力很差,這就是為什么在溫差較大的地方很難進行大規模養殖的原因。在幼鴨時期,實際溫度需要控制在35℃左右,當鴨子進一步成長為肉鴨時,就需要及時將溫度下調至24℃。活動規律也會影響鴨子對于溫度的需求,這就要求飼養員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和觀察力,以便于及時調整溫度。當鴨子的體型逐步變大時,就需要合理地分配鴨子的生存空間了。空間過大,易造成資源的浪費,空間過小,不利于鴨子的成長。另外,鴨子對于濕度和空氣也有著超高的標準。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鴨子就會做出反應,養殖員可以選擇放置水盆或者每天進行灑水工作,保障鴨舍的濕度符合鴨子的生長需要。地處熱帶或者亞熱帶地區的養殖戶需要及時通風,尤其是炎熱的夏天,高溫潮濕的環境極易滋生病菌,容易引發蟲球病,需要做好疫病的防治與消毒工作。光照對于鴨子的繁殖,疾病的發生頻率有著重要作用,強光可以大幅度殺死鴨子體表攜帶的病菌,要保證一天都享有充足的光源,白天可以采用自然光,夜晚就需要人工制造光源了。
2.3選擇良好的地理位置
外界環境對于鴨子的影響還是比較顯著的。所以養殖場的選址就很重要。最好是選一個比較靠近水流或者小河的地方,鴨子喜濕不喜干,其次還需要處于地勢較高、通風較好的地方。選在這樣的一個地方,是為了減少細菌的滋生,降低疾病的發生率。為了不影響到居民的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養殖場還必須遠離居民區,排污排水系統必須要完善,不得污染環境。鴨舍在建立過程中要以采光為主,保持良好的通風,這樣的環境才能適宜鴨子的生長、生存。持續推進建設現代養殖場為核心,推進養殖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養殖生產出的產品,利用現代高科技打造現代化養殖體系,減少流通環節,實現產地與消費地的無縫對接。這是發展現代新農業的要求與目標,而要實現產地與消費地的無縫對接,就需要在選址上選擇交通運輸比較方便的地點建設養鴨場。電力充沛也很重要,因為夜間需要通過電燈的光照來進行光能補充。
鴨子養殖中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至關重要。但是實際的狀況也需要加入考量之中,如地理位置,生態環境等,在環境適宜的前提下,做好養鴨場的建設,做好飼養員的培訓與準備工作以及加強對疾病的控制,促進養鴨業的發展,保障食品健康安全。
(作者單位:238100 ?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清溪鎮農技服務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