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興華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養殖過程中的常見疾病,發病率較高,給奶牛行業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乳房炎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臨床型,一種是亞臨床型,后者又被稱為隱性乳房炎,其主要的特征是奶牛的乳房和乳汁都沒有明顯的異常變化,但是乳汁的理化性質、細菌學等方面與正常奶牛有很大差異,乳汁的pH值為7.0以上,偏堿性,氯化鈉含量在0.14%以上,細菌數量超過每毫升1130萬個,電導值增高。奶牛隱性乳房炎在養殖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飼養管理不當、環境衛生不達標、擠奶技術不過關等,都可能誘發該病,且病狀不易發現,嚴重影響奶牛生產水平。
1 奶牛隱性乳房炎的發病原因
1.1病原微生物
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種類較多,比如細菌、真菌、病毒等,都可能引起奶牛隱性乳房炎。細菌性乳房炎是最常見的類型,按照細菌的傳染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接觸傳染性病原微生物,一種是環境下病原微生物。接觸傳染性病原微生物指的是在奶牛乳房表面和乳房組織中生活與繁殖的細菌,在擠奶的過程中進行傳播,比如擠奶技術人員的雙手、毛巾、擠奶杯等,都可能成為傳播的載體,這類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無乳鏈球菌、停乳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三種,經過統計發現,有80%-90%的乳房炎由鏈球菌和葡萄球菌引起。環境性病原微生物指的是生活在奶牛養殖環境中的各種微生物,比如糞便、污水、泥土等,都可能帶有病原微生物,當奶牛的乳房被這些污染物以及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導致發病。這類病原菌主要有大腸桿菌、乳房鏈球菌、化膿性棒狀桿菌等,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入侵感染:第一,乳頭口侵入,指的是病原微生物直接入侵奶牛乳房。第二,血源感染,指的是病原微生物經過血液傳播并且在血液中循環,侵入乳房引發感染,比如奶牛患有子宮內膜炎、創傷性網胃炎等疾病,繼發感染乳房炎。第三,淋巴感染,淋巴感染通常是由于乳房創傷引起的,乳頭口入侵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徑。
1.2 環境因素
養殖環境衛生條件不達標是導致各類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養殖人員的安全衛生意識不強,管理不當造成的。牛糞沒有及時清除,牛舍消毒不及時,褥草不勤換,牛舍的排水設施不充足,導致污水集聚;在擠奶時沒有嚴格按照相應的操作流程,技術人員的手部不清潔不衛生,清洗奶牛乳房的水不清潔,不勤換,不進行乳頭藥浴,使用機械進行擠奶時沒有對相應的設備進行消毒和清洗。
2 奶牛隱性乳房炎診斷方法
由于奶牛隱性乳房炎的表現不夠明顯,所以在養殖過程中要采取相應技術對該疾病進行診斷,確診之后及時進行治療。
第一,肉眼觀察法。通過肉眼觀察奶牛的奶汁顏色、濃稠度、有無血色、膿汁等。
第二,觸摸法。用手觸摸奶牛的乳房,感受其乳房的皮膚溫度高低,有無腫塊,按壓時奶牛有無疼痛表現。
第三,乳房炎檢測法。吸取奶牛的四個乳房的乳汁2ml,加入檢測器皿中,然后將器皿傾斜60°,讓多余乳汁流出器皿外,控制樣品的量。取樣之后再在器皿中加入等量檢測試液2mL,立即平放檢測皿,旋轉搖動,讓乳汁和檢測試液充分混合。靜置30秒之后如果在檢測皿底部看到不同程度和不同量的黏性或膠性凝集物,則可以確定為隱性乳房炎。
3 奶牛隱性乳房炎防治措施
奶牛隱性乳房炎危害嚴重,發病率較高,由于癥狀比較輕微,所以經常被養殖戶忽視。奶牛隱性乳房炎會導致奶牛產奶量下降,奶品質發生改變,嚴重時還會導致奶牛的泌乳功能完全喪失,轉化為臨床型乳房炎,所以,在養殖過程中要從預防著手,做好防治工作。
3.1 加強環境衛生管理
奶牛養殖過程中必須要控制好環境衛生,保持養殖場清潔,改善養殖場小氣候。第一,及時清除牛舍內外的糞便以及其他污染物,保持地面干燥、潔凈。第二,安裝通風換氣設備,夏季高溫時節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冬季要注意對牛舍進行通風,對牛舍的濕度和溫度進行控制,以防過于潮濕和干燥。第三,定期消毒,嚴格制定消毒程序和消毒制度,每隔十天使用消毒液對牛舍進行全面消毒。第四,養殖場內部的運動場必須要建立在地勢平坦、背風向陽的地方,而且要有排水溝,運動場的墊土要結實,最好是沙壤土,并且要配備涼棚。
3.2 加強飼養管理
飼養管理主要體現在飼料喂養以及擠奶過程中,日常飼養管理要注重營養均衡,在泌乳期和干乳期日糧中適當添加左旋咪唑、維生素C、硒元素,提高機體免疫力,降低乳房炎的發病率。另外,在擠奶過程中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擠奶程序和操作流程,擠奶時間固定,技術人員要經過嚴格培訓,掌握正確的擠奶方法,在擠奶之前要洗凈雙手,并消毒,防止病菌傳播。使用機器擠奶時要熟悉機器的操作方法,讓人和牛相互配合,減少應激反應,并且對機器設備進行全面消毒,防止感染。
3.3定期篩查
隱性乳房炎不易發現,所以養殖場要定期對奶牛進行篩查,擠奶人員可以通過肉眼觀察或者其他的感知來判斷奶牛是否患有該病,也可以對奶牛的乳汁進行檢測,判斷奶牛的健康情況,對于反復發病或者長期治療無效果的奶牛,要進行隔離或者淘汰,以防交叉感染。
3.4 治療措施
一旦發現奶牛感染隱性乳房炎,應該要及時進行治療。首先可以進行乳頭藥浴,將乳頭浸泡在藥液中,常見藥液有0.5%洗必泰、0.1%新潔爾滅、次氯酸鈉等,其中洗必泰的效果最好,抑菌作用最強,藥效穩定,沒有刺激作用。在擠奶之后直接使用藥液浸泡乳頭,但冬季奶牛的乳頭皮膚容易干裂,所以不宜使用該方法。其次,使用鹽酸左旋咪唑進行治療,每公斤體重使用7.5mg劑量,與奶牛飼料混合,一日一次,連續飼喂兩天。第三,中藥治療方法,選用80克金銀花、80克當歸、80克蒲公英、80克栝樓、60克連翹、50克玄參、40克川穹、40克柴胡,研磨之后內服,每天服用一次,連續服用三天,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奶牛隱性乳房炎是奶牛養殖過程中的常見疾病,發病率高,不易發現,在養殖過程中要從日常養殖管理著手,做好環境衛生管理,及時消毒殺菌,一旦發現病畜,要及時治療,減少損失。
(作者單位:061000河北省滄州市滄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