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彪
玉米是我國三大糧食型作物,是保證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方面的重要基礎,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玉米種植面積日漸縮小,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種植出高產量的玉米作物是當前國家有待解決的難題。遼金錦陽是我國糧食生產的主要省市,該地區土地土壤肥沃,土質中有機物充足,并且污染較少,其產出的玉米質量相對優異,但是因為其缺乏科學的玉米種植技術,導致玉米在種植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主要結合錦州地區土壤翻耕,玉米種植間距以及病蟲害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關措施。
1土壤翻耕不到位問題和策略
玉米作物相較于其他農作物,其根部較為發達,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可以在多種土壤環境中進行種植生產。為了保證玉米種植后獲取高產量,進行土壤翻耕尤為重要。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一些農民因沒有較強的科學種植意識,認為土地翻耕并不重要,直接將玉米種進行播種,認為只要玉米播種之后能出苗就行;另外,土地翻耕過程中,農民只重視化肥的使用和忽視有機肥的配比,導致土壤硬化結板,土地耕作層越來越淺。這些翻耕不徹底以及施肥不科學的情況,直接導致玉米產量逐年變低。
針對土地翻耕不徹底以及施肥不科學問題,首先要讓農民正確認知土壤翻耕和科學施肥的重要性,認識到這兩種問題對玉米產量的影響。對農民普及科學合理的玉米種植知識:在玉米的種植中,翻耕土壤是為了讓植根更好的扎根在土壤中,促進玉米幼苗更好的適應環境。另外,在玉米播種前要進行科學的土地選擇,例如土壤層厚,土壤肥沃,具有較高的保水保肥效果。給土地松土,以土壤深松為基礎進行翻耕,兩到三年給土地進行一次深層翻耕作業,保證土壤松度,并保證深度保持在三十厘米到四十厘米之間,土地翻耕的深度保持在二十五厘米左右。在完成翻耕要求的同時,根據土地中的肥力進行科學施肥,重點使用有機肥,增加磷鉀肥料的使用,控制氮肥的使用量,用來改善玉米地土壤結構,促進玉米產量和質量的提升。
2玉米間距種植問題和策略
玉米種植的間距和行距對于其產量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在玉米種植期間,一定要把握住玉米播種的密度。玉米單株與群體間的光合作用面積不合理會直接影響玉米的產量,并對玉米在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以及淀粉含量等品質方面也產生極大影響。很多農民在種植玉米過程中,都是按照以往的經驗和評估進行種植,但是因為經驗和評估的誤差,很容易造成過密或者過稀的種植情況,所以,要加大玉米產量和質量,就需要科學的種植。
在這個問題上,需要對玉米種植農民結合部用的玉米品種進行合理的、科學的指導種植。對于緊湊型耐密植的玉米,每畝可以種植四千到五千株。非緊湊型玉米每畝在三千五到四千株。根據土壤肥沃程度,結合地理環境特點,做好玉米的密度選擇,比如肥沃的土地可以進行密植,土壤土質較差的進行稀值等等。一定要結合實際環境情況,進行合理科學的播種,在播種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注意行距。還需要對播種的深度進行掌握,一般情況下,玉米播種深度可以在五厘米左右。
另外,在玉米播種前,要根據地方氣候環境的不同,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種子進行種植。錦州地區地域資源有較大的優勢,利用合理的布局進行多元化種植,提高玉米種植產量效益,在同一區域安排兩到三個主栽品種,發揮多個品種的優勢,穩定增產。推廣高產、耐密的雜交品種,加大種植密度,促進玉米增產潛力更大的發揮。
3病蟲害防治問題和策略
玉米在生長期間會遭受到各種病蟲害,這個也是影響玉米產量和質量的問題之一。遼寧錦州地區因處于半干旱地區,降雨量分布不均勻,常出現干旱情況,也因為本地區單一的種植結構和傳統的玉米栽培模式,造成近幾年玉米病蟲害日漸嚴重的發展趨勢,特別是玉米螟的危害。另外在玉米防病蟲害的過程中,因缺乏科學的防治手段,導致防治效果并不理想,而部分農民因加大農藥的使用量,導致病蟲害產生耐藥性藥,使得防治問題難度加大。另外黏蟲、蚜蟲、紅蜘蛛也是玉米常見蟲害。而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等都是玉米常見的病害,在這里主要針對玉米螟的危害做詳細的探討。
針對這些蟲害和病害,需要農業技術人員對農民進行科學的指導,例如高溫、高濕的情況下是病蟲害繁殖的有利條件,那么要指導農民在高濕高溫的時期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特別是玉米苗期間,是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時期,采取以預防為主,防治為輔相結合的手段做好防治工作。推薦農民使用底毒的化學農藥,利用蟲害天敵,誘導等物理防治手段進行防控。
玉米螟也叫鉆心蟲,是錦州玉米作物上常見的害蟲,特別是最近幾年,發生的面積逐漸變大。在玉米螟的防治問題上,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3.1農業防治
對越冬的玉米秸、根進行處理,特別是在玉米螟越冬羽化前這個時間段,可以采用燒、鍘、漚等方式,降低蟲害發源體的成長,減少來年玉米螟的發生。
3.2藥劑治理
在春天時,玉米的心葉長成后期階段,花葉率到達10%的田塊進行全面普治,如果100株苗中有卵30塊左右時,再一次進行防治。使用48%的樂斯本乳油2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3.3生物防治
利用玉米螟的天敵赤眼蜂,在玉米螟危害玉米之前,把人工飼養的赤眼蜂進行釋放,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錦州地區交通便利,并且有較高的地域優勢,是玉米生產的重要基地。在玉米種植過程中,針對土壤翻耕、玉米之中密度以及病蟲害的防治三個方面進行科學引導和管理,是提升玉米產量與質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的基礎。
(作者單位:121013 遼寧省錦州市機關保障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