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軍
本文對池沼公魚漁業評價,水域適應條件,移植方法,孵化管理以及1993年2月至2018年12月30日歷時25年的連續調查,池沼公魚在水庫養殖情況進行概述。
池沼公魚是我在1993年3月份從昆明月字樁水庫引進人工受精820萬粒魚卵,投放到魯甸縣硯池山水庫海拔1980米(小一型520萬m3,養殖水面804畝),在水庫浮化成功后,水花逐漸離開棕片,進入水庫自行攝食,到1994年2月3日,開始用網片規格為50米長、高1.5米、網目為1.8公分、2公分、2.3公分三種規格300米長的網片放在岸邊有水草或者有進流水的地方捕魚,歷時5天,捕得600斤成魚自行繁殖受精卵5500萬粒,分別又投放到我市其它縣區水庫都成功,我通過對昭陽區永豐水庫1500萬受精的發育追蹤、調查,歷時25年,這個水庫總庫容1040萬m3,養魚水面1925畝,距離昭通市約12公里,交通便利,每年11月至4月這段時間,基本上都有周邊的群眾捕魚到昭通、或者在永豐鎮趕街集市都可以看到有人大盆大盆的將池沼公魚拿到集市去賣,價格15元/斤。2月至3月池沼公魚繁殖的高峰期,平均(70~90尾/斤,體長7~9厘米/尾),到1996年由于水庫中有網箱養魚,這一年捕到池沼公魚(14厘米/尾,30尾/斤),可能由于有網箱投喂顆粒飼料,被公魚攝食到造成個體偏大,到1998年網箱養魚拆出后,池沼公魚也就到降到了(70~90尾/斤)的穩定的范圍,到2016年這一年公魚基本沒有捕到多少,后經過我仔細的調查,不是沒有魚,而是個體變小了(300尾/斤)其原因就在這一年,水庫雖為調節灌溉之用,但由于另一個大型水庫,放水灌溉,此水庫就沒有大量放水造成公魚數量大,餌料少,個體偏小,捕撈的網目規格變大,捕不到池沼公魚。
通過這些年,我的調查,我承擔引進,自行繁殖的池沼公魚,已穩定的在水庫自行的繁殖形成產量。
1 池沼公魚漁業評價
池沼公魚屬鮭形胡瓜魚小型經濟魚類,是一種小型亞水性中上層魚,主食浮游動物,在一定條件下,也攝食底棲動物,昆蟲等,全年都可攝食,池沼公魚營養價值高,魚的整體鮮嫩可口,整體可食,食用方便,有較高的經濟價值,適應性強,繁殖率高,Ⅰ齡即成熟產卵水溫3~16℃產卵,卵粘附于砂上或植物上發育,孵出的仔魚主要以輪蟲和單胞藻類為食,幼魚和成魚主要攝食浮游動物,當年魚到11月末一般體長可達7~9厘米,體重3~6g,成年產卵后,大部份個體陸續死亡,因此,它的群體基本由Ⅰ齡構成,群體增殖速度快,能盡快的形成產量。在合理利用資源的前提下可以一勞永逸獲得魚產品,公魚在早春能形成魚汛期,便于捕撈。
2 水域條件的生態特點
我市水庫、植被條件好,水質清新,營養豐富,水溫適中,大都位于2000米左右的海拔,魚類形成簡單,漁業生產有較高的增產潛力??梢詢艋|,有效保護水資源環境。
3 移植效果
移植在水源沒有受到污染的水域中,經檢查生長發育良好,魚體呈乳白色,肥滿度高,性腺發育好,外觀看,腹部膨大,輕壓腹部,即有滿黃色卵粒流出,雄魚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適應環境好。當年2月移植、在12月就形成產量。
4 存在的問題
我市水庫都是建在山間河谷,形成的水庫凹凸不平,在魚汛期不能使用拖網捕魚,只有兩種方法:1、在進水口淺灘處,這個時侯成熟的池沼公魚逆水行駛,可以用網兜去拿效果也非常好;2、也可用刺網去捕這樣取魚就有點費時間,總之只要掌握好時侯,注意觀察池沼公魚的魚汛期,特別要注意進水口,在晚上7點到黎明這時捕魚,一天晚上可以捕一百多斤魚。
綜上所述,池沼公魚屬亞冷性漁類,對其水質的要求,水質清新,透明度要大,在我市(海拔2000米左右的水庫)移植,水庫要養殖水面達到500畝以上,不會放干水,產量才會穩定。
(作者單位:657100 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漁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