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波
林業在環境改造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但在林業發展過程中,容易受到直接影響生態環境的害蟲的侵害。因此,要想保護生態資源和林業有一個更長遠的發展,就必須提高森林管理技術。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林業發展過程中害蟲的發生。此外,林業也符合我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因此,完善森林管理技術,防治森林病蟲害已成為不可抗拒的發展趨勢,下一步就是完善森林管理技術。進一步探討和分析森林經營技術,將使林業得到長期發展。為什么我們在林業建設中如此重視病蟲害?由于病蟲害對林業造成的經濟損失是不可估量的、難以控制的,森林管理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病蟲害的發生,因此提高森林管理技術,以保持生態平衡,保護森林資源,是當務之急。但目前森林管理者還沒有充分發揮森林管理技術的作用。為此,我們討論了這個問題。
1森林病蟲害概念及種類、危害及防治對策
1.1森林病蟲害及其種類、危害的相關概念
所謂的林業病蟲害影響著樹木的生長,包括對成片樹木的破壞,即森林、樹木和種子的破壞。病蟲害按病蟲害的來源可分為國外引進的林業病蟲害和國家林業檢疫病蟲害。所謂外來林業病蟲害,是指通過各種傳播條件從國外引進的害蟲。經過一段時間后,它們會到達我國的林區,在一定程度上危害我國的全部森林或者森林種子,危害我國的森林。林業受到了相應的影響。這是外來的林業病蟲害。對于國家林業檢疫病蟲害,林區植被通常通過一些有病蟲害的植物或有相應病蟲害的產品受到病蟲害的影響。由于這種病蟲害危害性大,林業部門普遍重視。通過一些研究和分析,發現這些病蟲害的危害性比我們預期的要大得多。因此,目前,林業局已經提出了對全國林業檢疫病蟲害的禁令。這是兩種害蟲和疾病的概念。至于病蟲害的種類和危害,由于我國氣候比較適宜,大部分地區都有病蟲害。據統計,林業病蟲害種類約100萬種。由于病蟲害管理不善,病蟲害面積越來越大,無疑是對林業的致命打擊。由此可見,林業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大。它變得越來越重要。其中,林業病蟲害照片中危害較大的有紅油甲蟲、白蟻、油松毛蟲、楊樹樹干蛀蟲、黃蜂、落葉松鞘蛾和楊樹食葉害蟲。此外,我國目前的經濟貿易十分頻繁,在經濟貿易過程中有可能將病蟲害引入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難度大,因為林業銷售人員在早期對其比較陌生,也會給經濟發展中的生態平衡帶來一定的破壞。因此,為了我們的生態理念,我們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處理森林病蟲害。
1.2林業病蟲害防治政策
針對我國林業病蟲害的危害,提出了相應的防治對策,從“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轉變為“預防為主,科學防治,促進健康”。這一政策的提出,將從根本上拉出來防治病蟲害的原路,并有更大的發展和實施。堅持防治的主要目的是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病蟲害防治的應用中去,這在各個環節都不可錯失,因為各個環節的不合理防治都會導致嚴重的病蟲害發生,從而使病蟲害發生的概率大大降低。可以從一開始就減少。科學防治森林病蟲害,是在科學方法的基礎上,研究病蟲害發生規律或病蟲害高峰期,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要堅持依法治國。由此可見,外來病蟲害對我國林區的危害嚴重,相應的植被在外交上也會導致對林區的排斥,因此我們可以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限制這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這些都是預防方法和措施。在任何情況下,它們主要基于預防和控制,并輔以其他概念。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上實現最好的防治,保證林業的發展。
2提高林業技術防治林業病蟲害的對策
2.1改變觀念、制定創新的控制策略、加強預防、促進樹木健康生長
要轉變觀念,制定創新的防治策略,就要把原來的“以病蟲為主,預防為輔”的觀念轉變為“以防為主”,因為林區一旦有病蟲害,就很難消滅,即使消滅,也不可能消滅。在一定程度上,這不利于林區的發展,加上未能實現根本性的緩解。然后有可能再次爆發病蟲害,這種可能性很高,一旦再次爆發,將給林區帶來致命的損失。因此,新的重點防治策略是從根本上控制病蟲害的暴發。只有這樣才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同時在后期能更好地加以防治。除此之外,預防控制的組織和管理應向工程管理方向轉變。目前我國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實踐證明,生物防治技術能很好地抑制病蟲害的發生,符合自然規律的發展理念。這也是一種相對環保的方法。因此,我國已將生物防治技術作為防治病蟲害的最佳方案。從以上幾個方面可以看出,在我國,生物防治技術主要用于病蟲害的防治。這項技術符合現代生態學的理論,可以在兩者之間達到一定的平衡。因此,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應本著預防為主的管理理念開展研究,加強森林植物檢疫工作,同時也對病蟲害的發生起到積極預防工作。
2.2營造混交林,形成良好的森林環境
混交林屬于人工造林。人工造林一般生長旺盛、速度較快。它可以凈化周圍的空氣。如果人工造林和原始森林混合在一起,該林區的空氣就會清新。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林區森林的免疫力,降低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但在人工林的建設中,要注意對人工林的種子和種植地進行消毒,因為在原有的土壤中可能存在病蟲害真菌,所以要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以保證人工林在原有的林區發揮最大的作用,同時也要保證人工林的發芽率。對于種植,也可以進行輪作。混交林既能減少病蟲害發生的概率,又能凈化空氣,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2.3堅持優良品種、壯苗、選擇抗病蟲害樹種造林
在這方面,提高森林經營技術的原則是不同的苗木對病蟲害具有不同的免疫力。同時,根據不同品種對病蟲害的免疫程度,對同一種苗木進行分株。所以可以想象,在育種時,我們必須選擇對病蟲害有較好免疫力的品種,在播種時,我們必須選擇當地種植,這樣我們才能做到。此外,還可實現針葉樹與闊葉樹、針葉樹與針葉樹、喬木與灌木、的混種。這可以增加林區森林物種的多樣性,也可以凈化空氣,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作者單位:155600黑龍江省寶清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