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曉樓 于立軍
所謂苗木,是指種子發芽后,大部分的苗木都是以兩對真葉的生長發育到飽滿為基礎,這是嫁接其它植物的最佳時機。這個時期的植物叫做幼苗。所選擇的植物種類和品種應適應播種地的土壤性質和氣候特點,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促進植物新品種的選育。隨著綠色防護林的建設,國家大力發展林業,使森林養殖業顯得十分重要。近年來,隨著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和人類活動的影響,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森林育種引起了研究者和人們的關注。然而,在林木苗木的培育和建設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人工種子技術不成熟、人工育林用地少、養殖業發展不完全是制約我國林業育種發展的三大主要問題。本文將對這三個問題進行分析和闡述,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為我國林業養殖業的發展指明一條明確的道路,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
1實現我國綠色生態環境建設
1.1林木苗木培育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越來越大,使現代社會的生態環境惡化。要防止生態環境惡化,必須大力發展林業,改善森林生態。其中,育苗是林業發展的基礎和重點。只有正確培育苗木,培育出易于生長、生長快的樹種,才能進一步實施退耕還林,增加社會綠地面積。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許多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投入了巨大的精力進行育種,逐步暴露出森林育苗中存在的問題。其中,人工育苗技術不成熟、人工育苗林地利用率低、育苗產業發展不完全是森林育苗建設的三大問題。本文就這三個問題進行了探討,分析了它們對養殖業的影響,提出了實現我國培育壯苗、改善社會生態環境、發展林業、實現我國綠色生態環境建設的對策。
1.2技術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
我國森林育種發展起步較晚,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我國雖然有許多生態愛好者和研究者在這方面進行了投資,但森林育苗技術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整個技術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國外還需要引進一些先進的栽培方法和優良的苗木。我國育種技術教育也存在一些問題。國內高校育苗課程相對較少,缺乏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使我國育苗專業人才相對匱乏,知識儲備相對落后,致使我國人工種子技術不完善。對于種子的選擇,我們必須選擇高質量的種子。對于破損的種子,要及時進行篩選。根據育種過程,種子應浸泡或干燥。對于種子生長的土壤環境,必須根據植物種類和種子種類進行合理的處理。應仔細分析水、溫度、氣密性和肥力等因素,選擇合適的基質。
1.3可供繁殖的林地更少
由于森林苗木培育后需要在土壤中進行栽培,在得出是否適合種植的結論之前,可以觀察到苗木的生長發育情況。然而,利用較少的林地進行繁殖是困難的。近年來,隨著我國林木利用率的提高,部分林區已被砍伐,砍伐的林地已成為畜牧業或農業用地,減少了可供養殖的土地。大學育苗專業的苗木通常在校園內進行土壤種植試驗,這會使苗木的生長發育發生意外變化,不利于苗木的選擇和育種事業的發展。如何解決林地的培育問題是許多研究者面臨的一大難題。
1.4森林業發展不完全
由于國內育種研究起步較晚,加之國內育種研究發展的不足,整個森林業存在著發展不完全的問題。市場不規則是一個重要的表現。市場的后期形成導致了森林業制度規范的不完善。一些不健康的商人把儲存太久的苗木和非優質苗木當作優質苗木。苗木質量參差不齊,影響了人們對優良林木苗木的認識。服務質量低下,使苗木采購商無法獲得足夠的優質苗木信息,進一步阻礙了林木苗木市場的建設和完善。要引導林業的發展和進步,就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2森林育苗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發展人工種子技術
要發展人工技術,必須提高林木種苗的科研能力。我們應該從引進育種技術和專業人員的培訓開始。引進先進技術,就是淘汰我國一些落后的育種技術,引進發達國家最新的森林育種方案。發展國內優質林木育苗專業,運用國內外先進的知識和技術理念,武裝林業職工,培養高素質人才。同時,我們可以派一些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出國學習知識,更新技術,然后利用先進的育種知識回國后進行育種研究,或向林業職工傳播知識。通過這一系列的方法,發展人工種子技術,提高森林育種和科研能力。
2.2增加林地
要想在實踐中培育森林苗木,就必須在科學研究中增加育林用地。這就需要國家機構的介入,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建設良種繁育和科研林地。通過對農村部分閑置土地的征用和利用,可以確定其土壤性質是否與樹木生長相適應,然后分配到相應的育種研究機構或大學進行森林育種試驗。
2.3促進林業全面發展
為了促進林業的發展,必須規范林業市場秩序。政府積極支持林業市場建設,引導市場正常有序發展。為林業場的混亂打開局面,應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有關官員還應當進行現場調查和監督。嚴格審查和監督林木苗木交易雙方及交易過程,確保整個市場安全有序運行。
2.4 引進先進林業苗木技術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對先進林業技術的利用有很大的差異,導致我國苗木育種與國外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積極引進先進的林業苗木科學技術和設備,加強育苗工作。先進林業苗木技術的使用必須有相應的先進知識支持。因此,應努力培養管理者的專業素質,熟練掌握先進林業苗木技術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提高育苗技術含量,提高產業地位,降低生產成本。此外,還需要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先進知識和技術的管理機制。苗木生產要科學細致,分步生產控制,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森林資源總量下降,土地沙化和土壤侵蝕加劇,對生態平衡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建立生態林業工程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實現我國林業科學發展。林業育苗的發展不僅需要合理的規劃,而且需要長期的努力。生態林業科學體系的形成,不僅有利于林業經濟的發展,而且能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育苗是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我國綠色事業發展的基礎和關鍵。雖然我國育種事業起步較晚,但解決人工種子技術不成熟、人工育苗林地利用率低、林業發展不完全的問題,必將使我國育種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有利于我國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單位:156126黑龍江省富錦市機械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