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勇 陳微蓮
加強村集體財務管理,嚴肅財經紀律,管好用好集體資產、壯大集體經濟,歷來是各級政府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篇就從管理的角度深入探討這一問題。
1村集體財務管理的現狀和要求
地方政府從來沒有停下對村集體財務的管理的探索,村集體財務已從原來各個村各自為政改為集中管理,普遍建立了依托鄉鎮政府的會計代理服務中心,各村集體只設置了報賬員。村集體財務中的若干管理職能,例如記賬、招投標、合同管理等都已由地方政府集中統一管理。村級財務的規范化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是農村集體經濟中資產流失,資源被侵占等各種違法行為也不時發生。隨著社會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這些行為也有了新的形式,也要求我們的管理不斷改進。
遵守財經法律、法規,警鐘長鳴。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建設對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了責任追究的原則,加大了責任追究的力度。做好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就是要切實加強財經法律、法規意識,嚴格依法理財,嚴肅財經紀律,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村集體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公款吃喝、資金濫用現象
農村迎來送往,用公款招待下村人員,支付香煙款,報銷餐費等現象還時有發生。同時,由于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村干部為了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舉辦廣場舞表演、舞獅等各種群眾性的文娛活動,這些本來是好事,但有些人卻借機用公款購買紀念品發放。資金濫用現象屢提不改、屢禁不止。有個別鄉村創建村的招待高達十幾萬元,一些村子隨意提供補貼,內容多種多樣,例如高溫補貼、車貼等。
2.2濫發津補貼
以各種名目違規發放補貼。如違規給黨員發放節日津補貼,以“七一”節日名義、道路維修誤工費名義虛列項目支出發放黨員“七一” 節日補貼。違規發放村干部的誤工補貼。如參加村民代表大會、民主測評黨員等工作,或是巧列名目如組織道路清潔、路障清理等勞動。
2.3車費報銷不規范、租用車行為隨意
無正當理由租車,以差旅費形式自行記錄天數報銷租車費用,且無登記出車記錄、用車人、證明人。
2.4違反票據管理行為
報銷票據不規范,使用跨行業發票入賬。貿易商行竟然開具建筑行業發票,甚或有的在網上購買假發票。
2.5工程項目招投標管理混亂
為規避招投標限額管理權限,人為拆分工程或是改變招標方式,把大工程拆成若干個小工程,把該總價招標的工程改成單價招標。
2.6集體資產、資源管理不到位
集體的各種經營性資產和林地、荒地等資源被個人承包,有的發包后一次性收取承包金,透支集體末來經濟收益,有的承包人在集體林地上經營并取得經濟利益,卻長期未向村委繳納租金;有的利用職權以低產包、權力包、壟斷包等方式嚴重損害集體利益。
3完善村集體財務管理的若干對策
3.1規范餐費及差旅費報銷標準
差旅費開支標準參照行政機關差旅費管理的辦法執行,各村到鄉鎮政府的交通費無法提供票據的,參照鄉鎮干部下村補貼交通費。出差用車。一般情況下,因公出差必須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特殊情況確須公款租車的,須經鄉鎮掛鉤村領導審批同意。
3.2規范誤工補貼對象范圍、標準及支付方式
確定誤工補貼對象范圍。除有領取基本報酬的村支委會、村委會、村監委會成員,其他村民參加村里召開的各類會議及議事活動,可以領取誤工補貼,但是農村黨員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會不能領取誤工補貼。
確定誤工補貼標準。確定誤工補貼支付方式。誤工補貼支付方式只能以轉賬方式,減少或禁止現金支付。
3.3規范工程建設項目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
工程建設項目開工前須經公開招投標相關程序,未經公開招投標的工程建設項目款不予支付。參與工程招投標須繳納預算工程款的百分比作為工程屣約金方可參與投標。
工程預決算。工程建設必須嚴格做好項目預算才能進入招投標程序。因預算不充分原因,工程完工決算驗收,出現增補工程建設用款超過中標額的3%部分不予以支付,工程完工驗收后要做竣工結算,并請第三方做決算審核。
工程質量監督。工程的質量監督在人員、費用的選擇上必須公開透明,不得暗箱操作,單項支出較大也可參考做為項目工程建設來管理。
3.4加強培訓
各級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應制定農村金融指導手冊,定期培訓村干部和村級金融崗位,提高村級金融人員的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增強村干部的管理和使用意識。按照規定進行財務。
3.5嚴格控制現金收支,各項業務收支采用銀行轉賬方式,嚴控現金的支付。
3.6加強票據的管理,禁止各種套開,虛開發票及使用假發票的行為。
3.7加強村集體資產資源的經營和管理,首先是限制村集體發包資產及資源的期限,可以考慮村官的任期為年限;其次是設置村監委會管理監督集體發包的資產、資源,特別是對承包款的征收管理;最后是對于違反財經法律法規的發包行為進行收回并重新發包。
結合以上研究,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村金融管理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通過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指出了各種解決辦法、監督等需要全面改進。改善農村財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發展密切的群眾工作關系,從而改善農村財務管理體制的執行,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為國家經濟創造良好的環境,為我國經濟發展做貢獻。
(作者單位:363801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豐山鎮農村經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