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峰
[摘要] 目的 探究運動療法在糖尿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該文將2017年1月—2018年1月該院的糖尿病康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70例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5例患者,對照組常規進行治療與護理,觀察組則對運動療法進行應用,將兩組患者的血糖情況以及血脂情況進行記錄以及對比。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餐后2 h血糖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觀察組患者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總膽固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康復運動療法在糖尿病康復中進行應用的效果十分顯著,能夠較好的幫助糖尿病患者改善其血糖情況、降低血脂,因此在今后糖尿病康復過程中應該加強運動療法的應用,更好地幫助患者穩定情況并進行恢復。
[關鍵詞] 運動療法;糖尿病康復;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1(a)-0008-02
糖尿病是一種十分常見的代謝性疾病,該疾病主要表現為胰島素分泌異常,患者血糖較高并難以控制,該疾病不僅會給患者帶來生理上的不適,需要定時對降糖藥物進行服用,避免食用糖食,必要時需要注射胰島素,還會給患者帶來心理上的影響,造成患者情緒較為消極,對自身的健康失去信心[1]。糖尿病會引發較多的并發癥,并合并一些其他類型的疾病,例如高血壓等,并且糖尿病患者出現傷口后較難愈合,容易造成感染情況的出現[2]。運動療法是近年來新推出的一種療法,隨著醫學方面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糖尿病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得以提升,因此運動療法得以應用與推廣,該方法是基本治療方法之一,可以對糖尿病起到預防以及控制的作用[3],具體的運動量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該文結合運動療法在糖尿病康復中起到的作用展開了探究,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間該院收治的糖尿病康復患者70例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文將該院收治的糖尿病康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70例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各有35例患者,對照組常規進行治療與護理,觀察組則對運動療法進行應用,對照組中18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齡區間為60~78歲,平均年齡為(68.34±7.98)歲,患者的病程為(4.98±3.42)年,觀察組中19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齡區間為61~79歲,平均年齡為(67.98±7.53)歲,患者的病程為(5.01±3.38)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以上70例患者通過初步檢查確定為糖尿病患者;患者的年齡區間在60周歲以上;患者不患有腦部疾病;不患有精神疾病;排除殘疾以及重癥患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能夠較好的聽從醫護人員的要求,與醫護人員進行配合;患者的家屬了解患者的治療方法,并簽署了知情書。將以上患者的檔案進行記錄以及對比,并由專門人員統計對其進行保管。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治療方法,即通過藥物的方法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控制,并進行飲食方面的控制,但不進行運動干預。觀察組則對美國糖尿病指南糖尿病診療標準進行參考,對患者進行運動治療,成人每天保證進行150 min的有氧運動,每周至少運動3 d,并且不能夠連續2 d不進行運動,老年患者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患者的運動量進行個性化的設定,運動中包括運動程度、運動類型、運動量以及運動時間等方面。運動類型主要以有氧運動為主,可以結合患者的偏好進行選擇,患者每日步行或者做韻律體操來達到鍛煉的目的,交替或配合使用效果較為顯著。運動程序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前5 min先進行準備活動,慢速步行,之后進行30 min~1 h的快速步行,為使得身體適應這一情況,快速步行結束后應慢速步行五分鐘后再結束運動。運動過程中患者應根據自身的情況對時間以及強度進行設定,快走為120~150步/min,慢走為80~100步。若進行老年韻律操,則需要先活動開后再進行運動,通常時間保持在30 min~1 h,不產生疲勞感為最佳,最后整理運動5 min,幫助患者恢復自身狀態。運動強度應從低至高的循序漸進,保證患者運動過程中保持正常的心率,運動過程中的心率控制在最大脈率的70%左右。運動時間通常應該安排在飯后的1 h以后,可選取早餐時間進行運動。運動頻率應保證在合理的區間,應做到堅持運動,運動若中止時間較久會造成得到改善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因此需要保證每周運動的時間以及頻率,停止運動時間也不能夠超過2 d,否則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1.4? 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情況進行檢測、記錄以及對比。
1.5? 統計方法
該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通過(x±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運動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情況。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治療后均明顯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后的情況,以上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血糖穩定是至關重要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分泌異常,因此會造成血糖過高,血糖高會給患者帶來不適,以及生理上的異常。嚴重情況下患者的血糖過高會給患者帶來生命危險,并且引發一系類的并發癥,給患者造成不便,因此就需要加強對這一疾病的重視程度[4]。隨著當前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隨之改變,因此患有糖尿病的人數進一步有所增多,患有該疾病之后需要加強對飲食方面的重視,按時服用降糖藥物,一些患者還需要注射胰島素來對血糖進行穩定。
國外學者通過研究發現運動可以促進細胞內葡萄糖轉運蛋白-4轉位到細胞膜,從而加強骨骼肌對其的轉位,增強骨骼肌對葡萄糖的攝取,從而使得血糖穩定,改善患者的血脂以及血糖代謝水平,從而進一步影響到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5-7]。
運動能夠改善患者內分泌紊亂情況,通過適量的運動能夠促進葡萄糖的吸收,但需要長久的堅持,因此需要患者對運動的頻率進行控制,每周至少運動3次,不能有連續兩天的休息。并且患者應該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對慢走以及有氧操進行選擇,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運動強度進行控制。
近年來中國糖尿病患病率提升的較為顯著,已經位居世界第1位,糖尿病的影響因素除了遺傳因素外,還受到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經濟情況的影響,該文將患者分為兩組,對普通的治療方法以及運動療法的效果展開了探究以及對比,通過探究得出結論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因此在今后糖尿病患者回復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運動療法的應用,更好地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以及血脂情況進行控制,提升患者的綜合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許凱迪.運動療法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情緒及其睡眠質量療效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17):47-48.
[2]? 黃毅,劉敏,何平.康復運動療法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預作用[J].中國老年學,2017(23):5830-5831.
[3]? 任蕾,王年,杜井波.無創通氣結合有氧運動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J].內科理論與實踐,2017(2):123-128.
[4]? 肖紅偉,于凡,余進紅.應用運動療法與食物交換份理論進行指導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特別健康,2017(15):248-249.
[5]? 徐展鑠,李丹萍,黎金偉.不同運動治療對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水平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7,28(1):47-50.
[6]? 楊杰華,劉蔚艷 ,甘志梅.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0):145.
[7]? 柳海霞.心理護理聯合運動療法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71):238-239.
(收稿日期: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