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輝
[摘要] 目的 觀察灌注成像與MRI血管對糖尿病患者腦血管病變的應用效果。 方法 收集該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86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全部進行磁共振血管造影、常規MR平掃、PWI檢查,按照患者檢查結果法分為觀察組(正常)43例和對照組(異常)43例。對照組按照血管狀況分為閉塞組及狹窄組,比較兩組PWI值、血管造影檢查結果。 結果 尿病腦血管病變PWI檢查其準確性為87.21%(75/86),特異度為71.43%(25/35),靈敏度為94.12%(48/51)。糖尿病腦血管病變MRA檢查其準確性為96.51%(83/86),特異度為94.29%(33/35),靈敏度為96.08%(49/51)。狹窄組腦血管病變灌注參數對比閉塞組,其rCBV與rCBF差異不大,狹窄組rMTT、rTTP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常規MRI、PWI、MRA聯合用于糖尿病疾病治療中,效果顯著,且PWI可對腦血管病變程度進行有效鑒別,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極高。
[關鍵詞] 灌注成像;MEI血管;糖尿病;腦血管病變
[中圖分類號] 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1(a)-0042-02
臨床上糖尿病屬于常見疾病,多種因素可導致患者出現糖尿病疾病,患者臨床表現為血糖上升,屬于一種內分泌代謝疾病。近幾年我國糖尿病患者逐漸增加,其中大部分會出現各種并發癥,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如不能對血糖進行有效控制,可造成大血管及微血管病變,出現卒中、冠心病、肝腎疾病、視網膜病變等,患者出現死亡危機。PWI與MRA能夠有效診斷腦血管病變[1]。在該次研究中,將該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觀察患者糖尿病患者腦血管病變診斷中PWI與MRA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該院8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患者檢查結果法分為觀察組(正常)和對照組(異常)。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患者;②嚴重心腎、肝功能障礙患者;③不符合該次研究條件患者;納入標準:①已經確定為糖尿病疾病患者;②自愿參與該次研究患者;③無精神疾病、交流障礙患者;觀察組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齡45~68歲,平均年齡(58.46±8.58)歲;病程1~14年,平均病程(4.63±2.52)年;對照組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43~70歲,平均年齡(58.61±8.44)歲,病程1~15年,平均病程(4.41±2.53)年。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西門子Siemens磁共振成像系統MAGHETOM? SPECTRA3.0T超導型MR掃描儀,頭線圈為8通道,進行常規 MRA序列及MRI序列頭部掃描。常規序列:軸面FLAIR、T2WI、T1W1,使用FFE-EPI進行PWI檢查,掃描參數:FOV24 cm×24 cm,FA128度,TE40 ms,TR2000 ms,矩陣128×128,層間距為1 mm,層厚5 mm,NSA為1,層數24,掃描次數50,掃描第六次時,進行0.2 mmol/kg Gd-DTPA靜脈快速注射,流率為5 mL/s。掃描完成后,使用灌注后處理軟件對腦血流灌注圖進行計算:TTP(相對達峰時間)、rMTT(相對平均通過時間)、rCBV(相對腦血容量)、rCBF(相對腦血流量),病變各項灌注參數與小腦參數進行對比,標準化灌注參數。比較DSA結果與PWI與MRA診斷結果,對PWI與MRA痔診斷腦血管病變診斷中的作用進行評價。
1.3? 觀察指標及判斷標準
DSA診斷結果作為金標準,根據DSA診斷結果對PWI與MRA診斷糖尿病患者腦血管病變的準確性、特異度、靈敏度進行評價;準確性=(真陰+真陽)/×100%。特異度=(某種方法檢查陽性患者數量/金標準陰性數量)/×100.00%。靈敏度=(某種方法檢查陽性患者數量/金標準陽性數量)/×100.00%。
1.4? 統計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17.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使用t檢驗,用(x±s)表示,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用[n(%)]來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PWI檢查
糖尿病腦血管病變PWI檢查其準確性為87.21%(75/86),特異度為71.43%(25/35),靈敏度為94.12%(48/51)。
2.2? MRA檢查
糖尿病腦血管病變MRA檢查其準確性為96.51%(83/86),特異度為94.29%(33/35),靈敏度為96.08%(49/51)。詳見表1。
2.3? 觀察閉塞組與狹窄組腦血管灌注參數
狹窄組腦血管病變灌注參數對比閉塞組,其rCBV與rCBF差異不大,狹窄組rMTT、rTTP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臨床上糖尿病較為常見,其中常見并發癥為腦血管病變,患者出現該疾病后,會造成缺血或者出血性腦疾病,致殘率高,致死率高。臨床上糖尿病患者出現腦血管病變并發癥的概率大約為17.00%~19.00%,中老年患者患有該疾病概率在44.00%左右,如不能對腦血管病變進行及時發現及治療,則會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2]。
臨床上應使用科學有效的防治及診斷措施治療患者腦血管病變,以前由于實驗方法受到局限,只可以對血液流變學及血液生化指標實施無創、簡單的檢查,不能對腦血管形態學變化進行直接的了解,盡管DSA是目前腦血管病變診斷的黃金標準,但因為造成的創傷較為嚴重,因此不適用于糖尿病的檢查中。MRI技術越來越完善,在糖尿病腦血管病變方面具有廣泛應用,優勢較為明顯。MRA在血管病變檢查篩選中具有廣泛應用,屬于MRI常規掃描的補充。MRA檢查方便,快速簡單,無需進行對比劑注射,獲得的血管影像分辨率高,屬于無創檢查。MRA能夠清晰顯示閉塞血管與狹窄血管,能夠顯示糖尿病患者腦血管病變范圍、狹窄程度、病變部位等,提供可靠地溶栓治療參考。MRA診斷患者腦血管病變的準確性、特異度、靈敏度較高,其中應用的三維成像技術,可有效降低漏檢率。MRA能夠清晰顯示患者大動脈,但因為病變血管為腦血管深部小血管,顯像具有局限性,因為會出現漏診狀況。PWI核磁共振使用平面回波技術,使用對比劑,獲得動態圖像,觀察患者血流灌注信息。MRI灌注成像需要人處理后期,如選擇輸出靜脈、輸入動脈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MRI信躁比及灌注參數。其病變區域腦灌注參數低于正常血管,產生診斷效果[3-6]。
在該次研究中,將該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果可知糖尿病腦血管病變PWI檢查其準確性為87.21%(75/86),特異度為71.43%(25/35),靈敏度為94.12%(48/51)。糖尿病腦血管病變MRA檢查其準確性為96.51%(83/86),特異度為94.29%(33/35),靈敏度為96.08%(49/51)。狹窄組腦血管病變灌注參數對比閉塞組,其rCBV與rCBF差異不大,狹窄組rMTT、rTTP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提示灌注成像與MRI對糖尿病患者腦血管病變具有診斷作用。
綜上所述,MRI檢查無創、可靠,成像速度快,且不需要對比劑,不受海綿竇偽影、頸椎骨質、顱底的影響,可全面顯示顱內血管全貌,相比較于DSA檢查,準確度高,能夠準確、清晰的顯示患者腦血管病變程度及部位。PWI可對患者腦部血流動力學進行準確評估,通過對比腦血流灌注的4個參數,可對患者腦血流狀態進行系統化評估,并且更加迅速,無創,能夠準確判斷患者腦血流動力學狀況,提供臨床上策略制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惠芳, 陳少林. 淺析MRI血管和灌注成像在糖尿病患者腦血管病變中的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5(4):50-51.
[2]? 金斌, 李選. 糖尿病合并周圍血管病變的下肢骨骼肌CT灌注成像特征[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5,49(1):16-19.
[3]? 林鶴, 阮海威, 王樹,等. 動脈自旋標記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應用價值(附50例分析)[J]. 福建醫藥雜志, 2016, 38(3):102-105.
[4]? 馬榮.CT血管造影聯合CT腦灌注成像對老年患者急性腦梗死合并腦血管狹窄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刊,2018(7):44-47.
[5]? 溫中炎,陳錦燦.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8):74-77.
[6]? 劉桂鋒,姚銘,陳琰.MRI血管及灌注成像對糖尿病患者腦血管病變的應用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3(5):321-324.
(收稿日期: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