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 紀小純 韓愛娜
[摘要] 目的 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觀察。方法 選取該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4例。對照組行常規治療,觀察組行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三項指標以及治療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更為理想,提升了治療工作的總體效果,后續工作中可予以推廣。
[關鍵詞] 甘精胰島素;瑞格列奈;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
[中圖分類號] 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1(a)-0065-02
2型糖尿?。╠iabetes mellitus, type 2)是糖尿病的一種,也稱成人發病型糖尿病,中年、壯年群體為高發群體,主要臨床表現為較高的血糖水平。該疾病不會導致患者胰島素分泌功能消失,但會降低胰島素質量,需長期進行治療。研究指出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更為理想,可應對常規治療療效不佳的問題,該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對收治的108例患者,進行了分析調查,現將所獲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4例。觀察組5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34~57歲,平均年齡(49.3±2.7)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4±0.4)年。對照組5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35~56歲,平均年齡(49.4±2.5)歲,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2±0.5)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①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②患者知情自愿參與調查,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排除Ⅰ型糖尿病、精神疾病患者。④排除中途退出的患者。
1.3? 方法
患者入院并確診后,對照組行常規治療,觀察組行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對照組以預混胰島素(國藥準字J20160059)皮下注射作為主要治療手段。2次/d,分別于患者早餐前30 min、晚餐前30 min注射一次。劑量為0.4 U/kg,持續1個月為1個療程,進行2個療程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進行周期測定,調整預混胰島素的使用劑量,同時對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HbAlc)、治療有效率進行綜合分析和記錄。
觀察組患者采取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患者每晚入睡前20~30 min,行甘精胰島素(國藥準字J20140052)皮下注射,劑量方面,控制在0.2 U/(kg·d)的水平。瑞格列奈(國藥準字H20130023)3次/d,均于餐前服用,結合患者身體情況給藥,劑量維持在0.4 mg以上,但不超過1.0 mg。持續1個月為1個療程,進行2個療程治療。治療中密切進行患者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的監測,以便調整甘精胰島素和瑞格列奈的用量,了解患者糖化血紅蛋白(HbAlc)等指標水平,評估治療有效率。
1.4? 觀察指標
該次調查主要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細化為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以及治療有效率4項指標。其中治療有效率以量化指標進行表達,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個級別。以患者的空腹血糖(FPG)作為評估標準,患者空腹血糖(FPG)下降超過30%,或者空腹血糖(FPG)低于7.0 mmol/L,評定為顯效,患者空腹血糖(FPG)下降在10%~30%之間,或者空腹血糖(FPG)低于8.5 mmol/L,評定為有效,患者空腹血糖(FPG)下降不超過10%,評定為無效,以顯效和有效構成總有效率。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方面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的治療有效率
對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進行收集和評估,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優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FPG、2 hPG、HbAlc
對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指標進行收集和評估,兩組治療前指標接近(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上述指標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2型糖尿病以及其病因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是一種發病原因較多的代謝系統疾病,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分泌能力尚存,部分患者甚至存在胰島素分泌過旺的情況,但患者的胰島素功能不佳,因此需要長期接受皮下注射治療。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證為血糖水平的異常,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兩小時血糖水平均高于常規值。發病原因方面,結合現有資料可發現生活方式因素、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種族因素、年齡因素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五個主要因素,尤其是過多攝入高熱量食物且缺乏鍛煉的人群,罹患2型糖尿病的幾率會大大增加[1]。
3.2? 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接受治療,最常見的方式為胰島素注射,以外源性胰島素替代天然胰島素發揮作用,降低患者體內的血糖水平。如該次調查中使用的預混胰島素等,該方法可以實現患者血糖水平的長期控制,效果尚可,但存在進一步優化的必要。在該次研究中,該院嘗試應用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效果更為理想。
甘精胰島素(Glargine Insulin)屬于一種人工合成的外源性胰島素,在中性溶液中溶解度低,可以較好的進行糖尿病的治療。將甘精胰島素注入人體后,由于其可溶性有限,會沉淀為若干較小的沉積物,持續進行甘精胰島素的釋放,并隨著血液流向人體各處,藥物半衰期長,能夠平穩發揮作用。甘精胰島素主要可進行機體糖代謝的調節,促進骨骼肌、脂肪等末梢組織,使其抑制肝葡萄糖的生成,同時攝取葡萄糖,實現患者體內血糖的降低。此外,甘精胰島素還能抑制脂肪溶解、蛋白水解,加快蛋白質的合成速度[2]。
瑞格列奈(Repaglinide)屬于一種新型非磺酰脲類短效口服降糖藥,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該藥物作用于患者機體后,可對胰腺產生刺激作用,使胰島素的釋放數量增加。由于相當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功能遭到破壞,服用瑞格列奈后,胰腺功能得到部分恢復,借以控制血糖水平[3]。瑞格列奈能夠發揮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胰島中β細胞。瑞格列奈可以關閉β細胞膜中APT-依賴性鉀通道,實現β細胞的去極化,從而打開細胞的鈣通道,增加細胞中鈣質的流入量,在鈣質的作用下β細胞課分泌胰島素,實現血糖的控制[4-5]。
在該次調查中,甘精胰島素提升了傳統胰島素注射的有效性和作用時間,瑞格列奈增加了患者自身的胰島素分泌,從而更有效的進行2型糖尿病的治療。從結果上看,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較對照組也更理想。
綜上所述,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更為理想,提升了治療工作的總體效果,后續工作中可予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全民,王蘇玲,馮勇.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48):133,136.
[2]? 趙龍,柏合,邵麗麗,等.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8,18(5):646-647,650.
[3]? 李慧敏.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4):74-76.
[4]? 胡佳卉. 基于信息處理的中醫藥治療2型糖尿病方藥數據挖掘與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7.
[5]? 高會敏,尚勇.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J].中外醫療,2016,35(2):137-139.
(收稿日期: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