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蒙蒙 陳曉娜
【摘 要】本文分析了傳統的服裝平面裁剪課程的教學模式,探討了采用多維的、組合式的教學模式,包括采用問題啟發式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結合服裝市場款式流行趨勢和服裝企業需求,將服裝款式設計場景引進課堂,以項目分組討論的方式,提高學生積極參與性與自主創新意識;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中,加強師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中完成知識的傳授與專業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服裝平面裁剪;教學方法;多維的;組合的
中圖分類號: TS941.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01-0077-002
1 傳統的教學方式
服裝的構成與制作有平面裁剪與立體裁剪兩種方法。服裝平面裁剪的課程是服裝藝術設計與服裝工程專業的核心與基礎課程。
目前,大多數服裝院校仍采用是靜態教學法教授服裝平面裁剪的課程[1],其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以黑板、粉筆為工具或者采用CAD演示,按服裝結構的基本分類和原理,講解服裝款式的變化與制圖方法。
以我院服裝藝術系平面裁剪課程為例,該課程分為平面裁剪(一)和平面裁剪(二),兩個課程分別在大一下和大二上學期開設。兩個課程需要在32學時里分別完成下裝包括裙子和褲子的款式裁剪設計以及上裝包括領子、袖子、衣身等結構設計。由于課時的限制,學生缺乏對實際款式結構的理解,只能完成基本款式的結構設計與制作。
2 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點
隨著“95后”邁入大學校門,大學生群體開創了一個新的時期。國內社會的急劇轉型及迅猛變革使得社會價值觀越來越多元化,而文化的多元沖擊和物質生活的豐盈優越在給這一獨特群體增添了更多活力和創造力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2]。與此同時,隨著網絡媒體的不斷更新發展,越來越多的網絡渠道及平臺為 “95后”們的追新獵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然而,傳統的服裝款式與結構設計教學方法忽略了“以人文本的”人文理念,過分重視教師對課堂的掌控。課堂上常見的是教師一人辛苦授課,學生低頭看手機或者睡覺,教師授課的成就感和學生大學生活的滿足感都大打折扣。這種單項信息傳輸的方式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信息互動,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影響了的學習興趣。
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多維的、組合式的教學模式探討服裝平面裁剪課程的創新改革。
3 服裝平面裁剪課程創新教學方式的探討
3.1 緊跟服裝流行趨勢
新的經濟形勢下,服裝流行節奏越來越快,服裝款式千變萬化[3]。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學到的專業知識不能適應服裝流行市場的需求,學生的能力與企業需求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學生對就業的預期與實際現狀之間存在差距,會進一步降低學生對大學教育的滿意值。
服裝平面裁剪課程的教學應該應運用經濟手段來參與社會運作,把服裝款式與結構設計教學融會到生產實踐中去。只有真正深入到時尚流行趨勢與市場經濟之中,才能真正做到對市場的需求和了解。
3.2 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在當今文明社會中,人文理念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教師要本著“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教授學生專業技能,并結合學生未來發展的趨勢,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4]。此外,針對服裝平面裁剪的課程,服裝的結構設計、工藝設計都應該體現以人為本、以穿著者為本,將人文理念的關懷貫穿于整個課堂[5]。例如在講授A字裙結構設計時,教師可以引進A字裙的穿著場合、搭配方式,以Dior新風尚A字裙的經典款式作為穿插,增加學生對A字裙的款式理解,增加學生興趣。
3.3 開展“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一個學習項目,學生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對學習任務進行分析、制訂計劃、找出關鍵的問題,并實施計劃、評價、拓展[6]。這種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需要教師對學習環節進行設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可以采用課件輔助教學、以服裝企業設計工作流程為主線,運用企業設計部情境再現,采用角色扮演法,培養學生職業素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小班分組的教學組織形式,追求學以致用,工學一體的課堂。
以本院平面裁剪(一)的課程為例,可以用8個學時講授基本裙的款式設計與變化原理,再此基礎上設計16個學時的項目討論式學習。通過教師引導,學生以分組的形式用4個學時完成變化式裙子的效果圖設計、款式設計,4個學時完成樣板結構設計,4個學時完成白坯樣的縫制與修正,最后4個學時完成成衣效果的展示和教師的點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3.4 開展啟發式教學法
所謂的啟發式教學是利用與服裝款式設計相關的內容,結合服裝設計的實際構成,帶動學生聯想其他的教學內容,并將其他方面的時尚化內容引入到服裝款式設計中,利用時尚的一個切入點,逐步引入新的教學內容,以啟發作為教學的核心[7]。
教師要需要進行充分的課前準備,深入了解問題啟發的元素,以實踐作為啟發教學重要核心,能夠在課堂上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8]。其次,啟發式教學要求教師要轉變思路,不能一味刻板的灌輸傳授知識,需要將實踐性的教育內容引入到其中,以更加形象生動的語言去描述形象生動的內容,讓學生加強對服裝款式的理解。
4 結論
傳統的服裝平面裁剪課程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自主性不高??梢圆捎枚嗑S的、組合式教學方式,包括采用問題啟發式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結合服裝市場款式流行趨勢和服裝企業需求,將服裝款式設計場景引進課堂,以項目分組討論的方式,提高學生積極參與性與自主創新意識;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中,加強師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中完成知識的傳授與專業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穆紅.基于動態的工作室教學法在高職服裝教學中的運用.遼寧絲綢,2011,(3):43-44.
[2]劉冰,95后大學生心理狀況分析及改善策略,科教導刊, 2015,10:162-163.
[3]胡嬪,淺析市場經濟與服裝教學間的互動原則,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1,3:41-42.
[4]鄧濤,淺談服裝教學如何以人為本,教師,2011,35:30-31.
[5]尹德燕,人文理念在服裝教學中的應用,輕紡工業與技術,2014,43(4):119-120.
[6]李妍卓,項目教學法在服裝款式設計課程中的實踐,教學探索,2015,10:104-106.
[7]梁隱妍.中職服裝設計教學中的交互式教學,學周刊C 版,2014,(10):40-40.
[8]張晶暄,王淑華.在服裝教學中應用啟發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科學與財富,2015,3: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