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青 常藝 劉楚穎 楊雪 何焱 張潔
【摘 要】在互聯網+的環境下,大眾傳媒播介不斷對青少年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產生著重大影響。大眾傳播媒介對青少年的心理及行為方式會產生何種影響呢?對此我們進行了調查,通過問卷調查和網上調查等方式以及對所獲的數據進行嚴密分析后可以得出: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大眾傳播媒介更多帶來的是反面效果,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大眾傳播媒介對青少年的行為及心理帶來的影響,并希望能夠帶領青少年正確的看待大眾傳媒,從中獲益。
【關鍵詞】大眾傳播媒介;影響;青少年;調查
中圖分類號: D91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01-0079-002
0 引言
隨著互聯網+發展形成了新的社會環境,大眾傳媒作為一個十分關鍵的載體。它為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不斷地提供一系列具有導向意義的社會公共價值觀念,繼而在更廣泛的社會空間中傳播一系列大眾所需的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傳媒環境是繼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之后,又一個十分重要的社會環境因素。在思考青年成長的各類命題中,當代傳媒對青年的影響已變得十分深刻。同時,大眾傳媒在本質上還是商品經濟的產物,無法脫離市場機制的控制,管理者往往以自身利益為重,大眾傳媒的發展或多或少會受到負面影響,所帶來的消息趨于商業化,信息準確性大打折扣,使青少年的思想行為低俗化,大眾傳媒失去其本心,與原先為人們帶來有利影響的理念背道而馳。
1 大眾傳播媒介對青少年影響的現狀分析
1.1 對不同年齡階段的青少年的影響
與成年人相比,兒童的分辨力差、自控力弱,易受大眾傳播媒介影響。但兒童的可塑性更強,對信息的感覺更敏銳。初高中的青少年相對于兒童時更為成熟,但仍欠缺分辨是非的能力。隨著大眾傳播媒介的多元化,傳媒信息魚龍混雜,一些低俗甚至錯誤的觀念也遍布其中,青少年們很容易被誤導而產生盲從、沖動的行為。對于價值觀正在形成過程中的大學生,他們具有思想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群體特點,對媒介文化更是充滿了好奇。但信息是多元復合、良莠不齊的,涉世未深的大學生無法及時有效地辨認當中的真善美。無疑,大眾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具有兩面性。
1.2 大眾傳播媒介對城市和農村青少年的影響
通過大眾傳播媒介,農村的青少年可以了解更多的城市文化,為他們進入城市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當下,大眾傳媒更樂意向經濟文化繁榮的區域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常常忽略發展一般的區域的信息要求,從而導致農村、城市在信息傳播速度,信息內容和公共信息平臺數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城市青少年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所獲取的信息量更多,速度更快。而農村少年獲得信息的途徑比較狹隘,并且信息落后。大多數農村青少年常常因為生活地域的差異,只能通過媒體了解城市繁華熱鬧的一面;一些表面虛假的印象會讓農村的青少年產生錯誤的認識,甚至使他們樹立錯誤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大眾傳播媒介對于農村青少年的影響更大。
1.3 不同傳播媒介的差異性對青少年影響
傳統媒介包括:印刷媒介、廣播媒介、電視媒介等。傳統媒介相對新媒介來說虛假信息較少,有一定的準確率和專業性。青少年得到的信息真實度較高且具有積極意義。網絡作為一種新傳播媒介,因其使用方便快捷而受到青少年的喜愛。但網絡信息量龐大,他們面臨著如何正確選擇信息的難題。網絡里信息廣泛缺乏管制,例如非實名網站用戶所發布的大量虛假信息,這些虛假信息將會影響青少年對事物的看法和判斷;使青少年遇到問題不愿思考,從網絡中搜索答案,限制他們的想象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2 大眾傳播媒介對青少年的正確導向
2.1 大眾傳播媒介成為青少年培養和發展自身興趣愛好的重要途徑
(1)在學習上。現代大眾傳媒可以調動青少年眼、耳、手、腦來強化學習。聲像一體的傳播媒介提高了青少年的學習效率,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這與青少年活潑好動的性格相適應。在現代大眾傳媒面前,青少年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學習的時間、內容和方式,對感興趣的內容進一步學習,對不理解的內容重復學習。自由控制學習進度,打消顧忌和畏懼心理。現代大眾傳媒會隨時指出錯誤,引導孩子接受規范化訓練,培養他們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2)在思維方式上。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傳媒媒介具有獨特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它的使用鍛煉了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迫使青少年從全局的角度去觀察現代大眾傳媒所表現出的信息,以一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去研究解決問題。另一方面,網絡上的運行環境大多以英文為主,這就使得他們必須集中自己的精神,全面細致地觀察和分析現代大眾傳媒所反映出來的信息變化,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方法去解決遇到的問題。這對培養青少年不斷探索進取、克服困難的精神大有幫助。
(3)休閑及生活方式上。現代大眾傳媒集看、聽、玩于一身,平時一些復雜難懂的生活常識通過現代大眾傳媒可以惟妙惟肖地展現在青少年面前;足不出戶便可享受各種生活服務,互聯網絡還使青少年的交流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對于身心處于特殊時期的青少年,上網交友、網上聊天是他們緩解壓力的主要方式之一。有專家提出:游戲的設計集成了某些先進的科技知識,青少年在玩游戲的時候會受到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學到一些科學知識。因此,青少年網上娛樂要掌握好一定的度。
2.2 教育部門利用大眾傳播媒介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多樣的學習形式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加強他們的主動性。但是知識量的劇增,信息的方便易得等優點,也可能在我們的教育中成為隱患,被教育者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被一些不健康的東西所迷惑,知識的易得容易讓被教育者產生厭學,不思進取的心理。教育部門對此作出的應對措施:
(1)改變傳統教育思想,吸收新教育理念。廣大教育者應該革新傳統教育方法,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吸納成功的經驗,提升教學質量。
(2)掌握傳播控制權,做好信息代理人。學校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大眾傳播媒介的信息來源多元化,教育行業必須做好把關工作,在學校教育中掌握絕對傳播控制權。
(3)充分利用大眾傳播媒介環境的變化為我們開展新的教學模式提供了條件,我們倡導研究性學習,因此教育方法和模式都要有良好的教學情境。
3 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大眾傳播媒介的網絡體系還不夠完善,不能對信息進行篩選,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不同地區所獲得的信息存在差異性。大眾傳播媒介形式多樣,對青少年的影響也不同,具有兩面性。研究需要實時掌握最新動態,全面深入了解,探求解決大眾傳播媒介對青少年影響的有效辦法。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在生活中進行適應的普及和宣傳。
【參考文獻】
[1]李永健《單向度視野下媒介對青少年的影響實證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2017.9.1.
[2]譯者何道寬《媒介與文明》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6.9.1.
[3]毛景奐、李蓓春.認知結構理論的教學設計原理初探 教育通訊技術2005.
[4]葛英大眾傳播媒介的變化與學校教育現代遠距離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