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偉 熊愛琳
摘 要:民間美術是民間藝術文化的一部分,從藝術的角度來看民間美術反映了民族的文化特色,反映著本民族的文化價值觀,是文化藝術瑰寶。教育是文化可持續之路的橋梁,青年是傳承傳統文化的實施者,高校美術教育與民間藝術文化無縫銜接,是現階段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務。文章以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為例,從傳承和發展民間藝術的重要意義出發,與高校美術教育相結合,在教學中融入民間藝術,還提出了切合貴州民族特性的美術教學和實踐改革方略,為貴州培養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全面發展的新型美術人才提供一點思路。
關鍵詞:民間藝術;高校美術;教育;創新
基金項目:本文系貴州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改革開放40年貴州民族高校美術教育實踐與探索研究”(2018ssd26)階段性成果。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非常重視民族地區的教育發展,創造性地制定并實行了一系列民族教育優惠政策來促進民族教育的發展。為確保到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加快發展民族教育具有特殊重要意義。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是貴州省文化藝術界重要的教學科研單位,自1955年成立以來,堅持“立足貴州省情,依托貴州世居民族文化,扎根少數民族地區,傳承民族文化,培養民族人才” 的辦學宗旨,在貴州民族大學民族研究濃郁的氛圍及豐富研究資源基礎上,立足本土,注重傳承,鼓勵創新,培養民族美術人才,學院教學成果喜人,為貴州民族美術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業界有“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家創作群體現象”“培養貴州少數民族藝術人才搖籃”“美術教育和美術創作重要基地”等美譽。
一、傳承和發展民間藝術的重要意義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著幾千年的文明發展歷史,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瑰寶。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發展的今天,高校開展民間美術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開展民間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提升文化自信,傳承民族藝術文化。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的文化發展歷史,對于各民族都具有非凡意義,通過民間美術教育,可以讓學生感受民族民間藝術的魅力,激發對民間藝術的學習興趣。在現代化社會的今天,很多民間藝術已經被同質化,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學習和認識民間藝術,并且將其發揚光大,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不可推脫的義務。
其次,開展民間藝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民族審美能力。民間美術作為民族藝術的一種類別,它有著自己獨特的趣味和審美,在線條、造型、色彩和表達上,都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美術有所區別,我國民族美術有著本民族獨一無二的特色與魅力。通過學習民間美術的精華與內涵,學生可以從根本上了解民間美術,不斷提高審美能力,保持文化的民族特性,形成獨特的審美能力。
最后,開展民間藝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美術創新能力。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融入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結合現代文化進行創新,才能創作出既有民族文化特色又符合現代審美的美術作品。通過借鑒民間美術的一些創作方法,將其運用到現代創作中,尋找新的靈感和思路,創作出更符合現代審美的優秀作品,并且在創作中不斷創新,突破自我。
二、貴州民間藝術的轉型與地方高校美術教育關系的思考
教育是推進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越來越品質化,更加追求有品質的生活。正是由于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文化藝術作品和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當然對其要求也越來越高。現階段所需要的不是一個只會畫畫的畫匠,而是需要一批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并且熱愛藝術、將藝術作為使命追求的應用型人才。而高校美術教育正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將民族文化融入教學,凸顯學院辦學特色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省份,民族藝術文化資源豐富,貴州民族大學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研究資源。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教學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并將其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加強學生對貴州民族文化了解,增強學生對貴州民族人類學的理解,使學生自覺在專業學習、創作過程中圍繞民族文化開展,創作出具有貴州地域特色藝術作品。
美術學專業在教學計劃中開設“貴州省情”“貴州民族民間美術”“貴州民族地區藝術實踐”“中國傳統文化”等課程,讓學生汲取民族文化藝術營養,提高民族文化藝術素養,潛移默化中,在其藝術表現上將這些文化在美術作品的內容與形式中彰顯出來。與此同時,在專業和課程建設上,美術學專業教師團隊經過多年努力,美術學專業被評為校級特色專業,版畫方向基礎課“黑白木刻”評為貴州省級精品課。
(二)深入民族聚居地進行教學實踐,體驗貴州民族特色
美術學專業較其他學科不同的是實踐性強。除了技法的傳授外,外出實踐寫生也是學生的創作提升的教學內容之一,通過與大自然與現實生活的接觸,讓學生切身感受自然的美、民族藝術的美、生活的美,增強作品的現實性、生活性、藝術性。美術學教學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到少數民族地區去進行考察、實踐及寫生,讓美術教學成為一個立體的、全面的、生活的教學實踐模式。為此,美術學院與多地合作并建立實踐基地,近年來在雷山縣郞德上寨、榕江縣大利侗寨、黎平縣高屯鄉、盤州市野玉海、荔波縣瑤山鄉、平壩區天龍屯堡、西秀區云峰八寨、花溪區李村等地建立了苗族、侗族、彝族、瑤族、布依族等多個獨具民族特色的美術創作教學實踐基地。
(三)改革教學方式,積極探索教學與創新創業的結合
改革教學方式,將教學與創新創業結合起來,積極探索產學研教學模式。 2017年周慶偉副教授指導潘慧明等學生申報的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安順屯堡地戲臉子黑白圖譜及其創意系列產品”獲立項,2014年何國富副教授指導學生李齊虎等申報的“基于版畫創作理念下的井岡山印跡紀念冊、紀念戳設計”獲團中央學校部學生科研立項獎并已結項。“‘17+貴州少數民族數字文創”獲學校第四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并代表貴州參加“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主題展示活動。
(四)注重民族美術教育理論探索,培養學生理論探索能力
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教師積極開展民族美術教育理論研究。王建山、黃榮等編寫的《少數民族主題版畫創作》教材已被多所高校引入作為教材和參考書。王建山教授發表的《民族院校版畫創作新探索》論文,闡述了遵循民族藝術教育規律,培養優秀民族藝術人才的主旨。孔陽教授就教學寫生發表論文《在寫生中感悟自然》,王杰教授發表了《當今高等美術教育改革之我思》。周慶偉副教授發表了《民族文化視角下的版畫教學創新探討》,黃榮副教授發表了《少數民族題材繪畫在我國民族院校美術教育中的意義》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論文30余篇。
(五)師生立足貴州省情,圍繞貴州民族文化進行創作
近年來,我院美術學專業教師團隊民族題材作品創作共獲省級及以上大獎66項,其中省級金獎(一等獎)4人次,銀獎(二等獎)8人次,銅獎(三等獎)9人次,參加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等國家級展覽40余件,在美術學教學理論研究方面發表了具有影響的論文30余篇。王建山教授兩次獲省政府文藝一等獎,孔陽教授被貴州省委、省政府授予“貴州省先進工作者” 稱號,宋次偉、陳曉光、馬駿教授分別獲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作品展優秀獎。我院承擔國家級創作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7項。2017年,我院在全省高校中率先突破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的申報,獲立項目兩項。2016年貴州省委宣傳部多彩貴州大型書畫“雙百”創作工程,我院美術學6件作品入列,入選數為我省各院校、專業單位之首。
在美術學教師團隊的教學培養下,我院學生作品獲得的獎項及成績也非常豐富,自2013年至今共獲省級及以上大獎168項。其中省級金獎(一等獎)8人次,銀獎(二等獎)18 人次,銅獎(三等獎)20人次,學生就業率在93%以上,考取少數民族藝術研究生52人。2013年學生楊丙發作品《背影》獲“黔靈毓秀·青春藝術”第二屆貴州省高等畢業生美術作品展金獎,2014年學生龍赟的版畫作品《樂巢》獲第三屆金獎,2015年學生郭達的作品《印象地戲》獲得第四屆金獎;2016年學生于振江作品《嶼》獲貴州省第四屆大學生藝術表演一等獎,全國二等獎。我院學生加入貴州省美術家協會近20余人,為我省民族題材藝術創作積累寶貴的人才資源。美術學院美術學師生創作作品成績顯著,教育部、省領導、校領導都給予了肯定與表揚。在國內外專業同行中,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民族美術教育也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六)高校教師要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
高校教育應該樹立做好民間美術教學的意識,并在教學過程中將這種意識付諸實踐。民間美術所刻畫的作品,反映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勞動人民身上那種質樸、善良、勤勞的品質,世世代代養育著我們的大地的悲悲喜喜,生長在這片溫暖土地上的故事。教師在品讀民間美術作品時,將這種情感剖析得深刻,流露出真摯的情感,學生就能體會到作品背后的涵義,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高校是文化的傳承和學習之地,培養學生對民族精神與文化的情感,傳承民族文化,培養民族藝術人才。
三、結語
改革開放后,貴州民族高校美術教學在曲折中前進,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又出現了很多問題。如何繼承與發展貴州民族美術教學,是民族高校教育實踐者和研究者共同面臨的問題。經過不斷研究,文章在梳理成果、總結經驗的同時,還提出了切合貴州民族特性的美術教學和實踐改革方略,立足貴州民族高校的美術教育實踐,為傳承民族文化,以民族地區的美術教學單位和美術人才培養為研究對象,對培養具有區域特點、民族特色的美術專業人才和促進貴州省民族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商樹春.對高校美術教育創新的幾點思考[J].凈月學刊,2014,(2).
[2]王明磊.河南高校美術教育品牌構建的非遺之路[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4,(4).
[3]朱騰燕.當代高校美術教育的趨勢[J].美術教育研究,2014,(8).
[4]尚偉.高校美術教育中引入原生態美術資源的途徑與實施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4,(9).
[5]馬煒紅.高校優化美術教學創作理念的有效形成[J].藝術教育,2014,(7).
[6]陳冠郁.談如何提高美術專業學生的創造力[J].大舞臺,2014,(9).
[7]盧超.淺談高校美術教育的發展趨勢[J].美與時代(下),2014,(4).
[8]張賀.高校美術教育中引入現當代藝術內容的重要意義[J].美術教育研究,2014,(11).
作者單位:
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