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美術專業的畢業創作是學生專業能力的集中體現,是本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往往由于對藝術創作認識不深入,容易走入誤區,無法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指導過程中,指導老師只有強化學生的創作觀念,融入自己的個性情感,有自己的主觀意識,把握好技法表現與藝術表現,最大限度體現出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修養,才能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
關鍵詞:主觀意識;藝術表現;藝術修養;審美修養
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按照教學要求,都必須要創作畢業作品參加畢業展覽。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檢驗過程,也是自我展現的機會,大部分同學都會傾盡全力,聽從指導老師的安排,確定選題,收集素材,構思創作方法,設計創作小稿,完成畢業創作。但最后往往不盡如人意,很多同學都覺得遺憾,平時自己覺得專業還可以,創作也認真,但創作的時候力不從心,沒有創作出優秀的畢業作品。常言道,“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畢業創作亦是如此。畢業創作對于學生來講,就是修行的開始,是自己大學四年綜合能力與創作能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終點,也是一個藝術創作的起點,如何走好這一步非常重要。作為指導老師,這個時候有多強的創作能力與成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指導出優秀的畢業創作。畢業創作是一個雙向的工作,一方面是老師要有較強的指導經驗和責任心;一方面是學生能選好自己的創作題材,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挖掘自己的創作潛能。其中學生是主體,指導教師只是起到引領作用,畢業創作優秀與否最終取決于自己創作過程中的表現。從目前學生的畢業創作總體情況來看,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缺乏創作經驗、創作意識不強和主觀意識表現較差,很多同學的作品照片味太濃,沒有真正體現出創作的目的。其中主觀意識是可以通過指導老師的啟發引導在短時間內得到加強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畢業創作脫離習作表現,脫離畫照片的模式。
一、選題與構思
在畢業創作中,選題與構思是畢業創作的第一步。選題對于學生來講開始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搞過畢業創作,選出來的題目能不能收集到好的素材,能不能表現出來,完全是一個大問題,只有通過指導老師對學生的專業水平詳細了解和分析后,才能指導學生選題。在指導過程中,筆者首先了解學生的寫實能力如何、色彩好不好、喜歡那些人的作品、對那些事物感興趣、有些什么想法等,來判斷指導方向。比如,一個人物造型和色彩方面較弱的學生去畫寫實人物,那不是等于自找苦吃?只能建議他畫風景(山水)。他自己對那些地方的景色有什么感受、關心關注什么?要有感而發,喜歡自然風景就畫自然風景,喜歡城市建筑就畫城市建筑,喜歡懷舊的就畫能觸動自己的故鄉老景,提醒他們要揚長避短,找準自己的興趣點。色彩掌握不好就弱化色彩,可以平面化,可以注重形式感。刻畫能力不強就弱化細節,強化筆觸表現。色彩好、刻畫能力強的,也要避免照抄自然色彩和構圖,要有自己的意境表現,要有主觀構圖、主觀色彩、主觀表現、主觀的審美意識,可以添加,可以簡化,目的就是營造自己心中的構圖、構成、意境、色彩氛圍。然后筆者會收集一些不同類型的優秀作品,讓他們多欣賞,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尊重自己的內心感受,選擇收集素材。學生收集好素材后,筆者會幫助他們選擇,素材要有地域特征、有很好的構成感,可以幾幅組合,可以在一幅里邊延長變化,不行的繼續收集。絕不讓他們隨便拿一幅很普通的風景圖片就開始畫畫。確定主題,素材收集好后,根據他們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個性情感筆者可以提供一些優秀作品給予借鑒,提出創作表現方法上的建議。創作重在創,就是要有思想、有自己的情感和主觀意識。
二、個性與情感
在藝術創作中,沒有個性與情感的作品絕不是好作品,只有在藝術創作中融入自己的個性情感,才會讓作品有生命力,才會打動別人。在藝術創作中的個性與情感主要體現在表現內容、構成、色彩、用筆等方面。表現內容必須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也就是我們從小對自然、對人生、對社會等的經歷所觀所想,有沒有在一些方面有強烈的表現欲望,這些對于文學家來講,他們可以去用詩歌、文章、小說去表現,對于從事藝術的人,那我們就可以用舞蹈、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來表現。《父親》是當代畫家羅中立于1980年畢業創作完成的大幅畫布油畫。作者在人物刻畫上用精微而細膩的筆觸塑造了一個感情真摯、純樸憨厚而又無比堅強的普通農民形象,這也是一個典型的農民形象。此畫沒有斑斕奪目的華麗色彩,也沒有激越蕩漾的宏大場景,但其嚴謹樸實寫實方法表現了畫家對自己的父親或說對一個普通農民的深厚情感,沒有這份深厚感情他不會去表現,也表現不出來。這一幅優秀的畢業作品影響了一代畫家,也影響了羅中立自己,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是用自己的這種寫實手法去表現極其普通的勞動人民。陳丹青的畢業創作“西藏組畫”是現實主義經典油畫作品,在當時美術界及文藝界引起很大轟動。陳丹青數次去西藏都是激情澎湃,有著強烈的表現西藏人的欲望,他在談及創作“西藏組畫”時說道:“倘若沒有畫中一個個美麗的西藏男女賞我激情與能量,我不可能畫出這批畫。”“我想讓人看看在遙遠高原上有著如此強悍粗獷的生命。如果你見過康巴一帶的牧人,你一定會感到那才叫真正的漢子。”也正是這樣的生活體驗和人文關懷,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我們現在的美術專業的大學生往往不去體驗生活,不去感受,隨便幾張網上收來的圖片,或者拍幾張沒有意義的圖片就像搞畢業創作,那怎么會打動人心,觸動到觀者的靈魂深處。
個性與情感在畢業創作中還體現在構成、色彩、用筆等方面,是用寫實還是寫意手法,強調構成還是強調色彩,用筆上是細膩還是粗獷,都得你自己根據自己的繪畫內容和審美情趣去組織,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多少人都在畫向日葵,但是只有梵高的《向日葵》最能讓大家認可,是因為他在畫畫時內心充滿自己的智慧與靈氣,有著狂熱的沖動,色彩艷麗而華美,富有運動節奏感的筆觸渾厚有力,單純強烈的色彩似閃爍著熊熊的火焰,能讓觀者在觀時激動人心,心靈為之震顫,完全融入到梵高豐富的主觀情感中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情感,同一事物在藝術表現者眼中都有不同的感受,這也是藝術的魅力所在。
三、技法表現與藝術表現
只要是美術作品都會涉及到技法表現與藝術表現,在高校美術專業學生的畢業創作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有的學生畫得很認真、漂亮,但是不是藝術,那是一回事,也并不一定會受到大家的認可。有的畫得像照片,有的畫得像行畫,這樣的作品就是缺乏藝術的靈氣,也可以說沒有真正懂得藝術表現的真正內涵。技法表現是學生在大學期間就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造型、明暗、色彩、空間、透視、質感、主次、虛實、強弱、節奏變化等。技法表現好的,一般在創作的時候對畫面的整體把握要好些,但我們繪畫過程中,這些基本技法運用中也需要有主觀意識。沒有一定的主觀意識,也很難統一色調,沒有色彩關系,很難把握好明暗、空間關系,有的時候畫面需要有意識地加強明暗對比,弱化或加強空間處理,主次、虛實、強弱和節奏關系把握不好,那就容易出現畫出照片和行畫的感覺。這是一部分學生容易犯的一個普遍的錯誤,繪畫過程中一定要認真對待。
藝術表現是體現美術作品藝術水平高低的標準,是一種藝術的境界,區別于照片和行畫。齊白石有的作品,單從構圖上來說很簡潔,技法上的表現毋庸置疑,圖中表現的內容并不復雜,技法表現得也不是豐富,能得到別人的認可,恰恰是因為其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從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來看,作品構圖巧妙,有詩意,有意境,蛙聲是聽不到的,作品卻又讓人感受到了,達到了中國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最高境界,體現了畫家極高的藝術稟賦、文人氣質和審美修養。有的人說冷軍的作品像照片,太寫實了,但其作品恰恰是把照片畫成了藝術,照片無法達到西畫的色彩關系、虛實強弱及藝術表現,冷軍的作品都做到了,這就是優秀的繪畫作品。藝術表現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表現,需要畫家有較高文學修養、藝術修養、審美修養。作為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來講藝術表現很重要,很難達到,但不能說不需要,創作中還是要有一定的藝術表現力,我們可以很好地聽取老師的建議,也可以向優秀的作品學習借鑒。畢業創作的一個基本過程就是收集素材,很多人已經不再像陳丹青的“西藏組畫”一樣用速寫來收集素材了,可以隨時拍很多圖片,但這不等于不去體驗和感受,可以依賴圖片提供的信息,學生必須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就是要有藝術處理。這種藝術表現就是要充分發揮利用好自己的專業能力,也就是技法表現,同時拋開照片的構圖、造型、色彩以及過于具體的細節,可以大實大虛,可以改變色彩,可以不要光影和體積,擺脫照片的束縛,只有這樣,你才能有自己的主觀意識,使構成形式和藝術處理為表現主題而服務,才能更好地融入自己的個性情感,真正達到畢業創作的要求和目的。
高校美術專業學生畢業的創作,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環節,是個檢驗學生專業水平和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組成。如何在畢業指導過程中,讓學生把握好創作的觀念和意識,是學生能否創作出優秀作品的關鍵,只有在學生的畢業創作中讓學生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才能在創作中很好地融入自己的個性情感,增強主觀意識,才能做到技法表現和藝術表現完美統一。
作者簡介:
謝朝璽,安順學院藝術學院教授、副院長,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油畫技法與理論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