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珠
[摘要] 目的 淺談綜合護理在小兒糖尿病臨床護理的效果分析,找尋最佳的解決手段。 方法 以該院2015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兒糖尿病為例,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例患者。對照組采取患兒胰島素治療、飲食習慣與作息規律干預、皮膚護理治療,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與常規護理手段。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滿意度為94.0%,對照組患者治療滿意度為80.0%,觀察組更優。對比兩組患兒的血紅蛋白、2 hPG、FPG的變化情況,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對比兩組患兒的血糖變化情況,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綜合護理應用于小兒糖尿病臨床護理的效果分析,綜合護理具有一定的全面性,能夠將其患兒的病癥確保治療,增加患兒的免疫性與依從性,進而推動綜合護理在臨床護理中的工作順利實施。
[關鍵詞] 綜合護理;小兒糖尿病;臨床護理;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1(a)-0133-02
小兒糖尿病依據病情的嚴重性可分為I型和2型,其中I型糖尿病病狀多發于在兒童身上[1]。小兒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障礙性疾病,小兒糖尿病這種病狀多發于在5~7歲或者青春期的兒童身上,小兒糖尿病的發病率高、病情發生急驟等特點[2]。患兒在發病期間極容易出現酮癥酸中毒,在嚴重階段將引發腎臟以及眼部發生病變。現目前常見的是使用胰島素治療,患兒堅持長期注射胰島素,其能夠改善患兒的血糖水平值,如若加強臨床綜合護理的干預,能夠確保患兒在用藥當中的延續性[3]。就該文旨在探索綜合護理應用于小兒糖尿病臨床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該研究選取2015年6月—2018年2月該院收治的100例病患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該院收治的100例小兒糖尿病為例,所有患者均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惡性腫瘤、肝臟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例患者。觀察組患者男性20例,女性30例,患者年齡為3~10歲,患者平均年齡為(3.47±2.56)歲,病程在3個月~3年,對照組患者男性25例,女性5例,患者年齡為2~11歲,患者平均年齡為(8.62±4.2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差異上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備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其中包括了患兒胰島素治療、飲食習慣與作息規律干預、皮膚護理治療等。
觀察組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主要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在患兒入院前1~2周,醫護人員要安撫好患兒的不安與緊張情緒,為患兒家屬提詳細介紹醫院環境、基礎設施、住院制度等,強化與患兒家屬的溝通,通過交流讓患兒家屬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工作,及時解答患兒家屬的疑問,增加患兒與患兒家屬的依從性。②運動護理:醫護人員可以根據患兒的年齡,為患兒制定一份可以改善患兒血糖、血脂的運動方案,再根據患兒的身體狀況制定一些常規的運動量,比如慢跑、走路等運動方式。③飲食護理方面:醫護人員要囑咐患兒家屬加強對患兒的飲食問題,讓患兒家屬給患兒減少含糖量較高的食物,飲食主要以高纖維、低糖、高蛋白的食物為主,在后期治療階段,醫護人員要為患兒的病情恢復情況,在為患兒制定一份合理的飲食方案。④綜合性護理:醫護人員在給患兒使用注射胰島素治療時期,如若患兒出現過敏、局部水腫、疼痛現象,醫護人員應立即更換胰島素;如若醫護人員在遇到低血糖患兒反應嚴重時,并且出現昏迷現象,應及時為患兒注射50%的葡萄糖,較輕患兒出現低糖情況,醫護人員應用適量的糖水緩解。⑤用藥指導方面:小兒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障礙性疾病,需要患兒長期注射胰島素來治療,患兒需要堅持長期使用,因此醫護人員和患兒家屬則需要每日檢測一次或者兩次患兒的血糖變化,醫護人員要根據患兒的血糖變化來注射胰島素的使用量,為了減輕患兒的胰島素用藥量,正常情況下早晚餐前各注射一次,如若患兒的病情有所好轉的話,醫護人員則需要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為患兒適當的減少胰島素的用藥量,進而讓患兒體內的胰島素平衡,直至青春期結束。
1.3? 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患兒的血紅蛋白、2 hPG、FPG的變化情況。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項。
1.4? 統計方法
為保障文章研究的合理性,全文數據均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為[n(%)],χ2檢驗數據。計量資料為,t檢驗數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滿意度為94.0%,對照組患者治療滿意度為80.0%,觀察組更優。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對比,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兒的血糖變化情況
對比兩組患兒的血紅蛋白、2 hPG、FPG的變化情況,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對比兩組患兒的血糖變化情況,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小兒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導發的一種疾病,患兒由于體內的胰島素缺乏而引起了酮癥酸中毒,增加了體內的血糖,從而導致身體內的內分泌惡性循環,在嚴重時期,可危及到患兒的生命安全[4]。為了確保治療小兒糖尿病的工作順利開展,醫護人員需要較強臨床護理,來維持患兒的胰島素治療,但如果患兒的依從性低,就很容易導致病患家屬對其醫護人員產生一些誤會,進而就會發生醫患糾紛[5]。
因此,該院實施了綜合護理應用于小兒糖尿病的臨床護理。醫護人員在護理方面要對患兒的基礎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健康訓練等進行常規護理,以確保能夠提升患兒的自身免疫力,讓患兒從根本上控制血糖的升高,進而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患兒在通過醫護人員的用藥指導下,能夠確保患兒的治療的延續性。
在該文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滿意度為94.0%,對照組患者治療滿意度為80.0%,觀察組更優。對比兩組患兒的血紅蛋白、2 hPG、FPG的變化情況,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對比兩組患兒的血糖變化情況,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該文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滿意度為94.0%,對照組患者治療滿意度為80.0%,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兩組患兒的血紅蛋白、2 hPG、FPG的變化情況,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對比兩組患兒的血糖變化情況,觀察組的血糖變化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綜合護理應用于小兒糖尿病臨床護理的效果分析,綜合護理具有一定的全面性,能夠將其患兒的病癥確保治療,增加患兒的免疫性與依從性,進而推動綜合護理在臨床護理中的工作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 林素霞.系統化健康教育應用于小兒糖尿病患者價值評價[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3):130-131.
[2]? 管春梅.淺析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2):104-105.
[3]? 李慧敏,馬潤紅,楊鳳萍.綜合護理應用于小兒糖尿病臨床護理的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0):167-168.
[4]? 池洪麗.淺析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8):138-139.
[5]? 王曉麗.綜合護理應用于小兒糖尿病臨床護理的療效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6):152-153.
[6]? 周芳平,吳雪玉,王寶娥.探討綜合護理應用于小兒糖尿病臨床護理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163-164.
(收稿日期: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