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竹平
[摘要] 目的 探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社區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 方法 以該院近兩年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不同的處理方法平均分為A組和B組,各43例。A組患者只進行一些常規治療和護理,B組則在A組的基礎上另外進行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心理鼓勵、飲食調控、健康引導等方面的工作。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規范管理率、健康管理率和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控制情況,統計并比較護理后兩組患者對生活質量的滿意度。 結果 B組患者的規范管理率、健康管理率都顯著優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空腹血糖含量和空腹胰島素含量比起護理前都有所降低,但B組患者的改善程度顯著優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都有所提高,A組患者對生活質量的滿意度為78.6%,B組患者對生活質量的滿意度為96.8%,B組患者的滿意度大大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將飲食調控、心理鼓勵、健康引導等健康教育措施應用于社區糖尿病護理中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有很好的效果,能夠很好地控制病情、降低血糖,患者的滿意度更高、依從性更好,如果能夠更加廣泛地進行應用,一定會有很高的價值。
[關鍵詞] 糖尿病;護理;社區健康教育;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1(a)-0192-02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這種“富貴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1]。盡管一些研究表明[2],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但大多數患者的發病與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密切相關。所以無論是在糖尿病的預防還是治療中,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識、改善患者的不良習慣是十分必要的。糖尿病的發生不僅會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造成較大的限制,而且其會引發較多嚴重的并發癥,從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目前還沒有根治糖尿病的方法[3],所以提高護理質量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將健康教育應用于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中,探討了其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該院近兩年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不同的處理方法平均分為A組和B組,各43例。A組的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20例,歲數在40~75歲之間,平均為(61.2±5.1)歲,患病時長為1~10年,平均為4.61年;B組的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21例,歲數在41~76歲之間,平均為(60.9±5.7)歲,患病時長為1~10年,平均為4.73年。該研究已確保患者或其家屬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并獲得了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研究中保證兩組患者除了所接受的護理方式不同外,其他對實驗結果可能有影響的因素,如年齡、病情、家庭狀況、性別等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有較好的可比性。納入標準:86個患者都為一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病情發展沒有危及生命,無認知和意識障礙,能夠很好地進行配合。
1.2? 方法
A組患者只進行一些常規治療和護理,B組則在A組的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心理鼓勵、飲食調控、健康引導等方面的工作。①心理鼓勵。糖尿病作為一種終身性疾病,且由于其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有較大的限制,所以很容易造成患者較大的心理負擔,長期的心理負擔又會引起不良心理,這些都不利于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所以需要在日常護理中經常對患者進行慰問與鼓勵,主動積極地與患者進行溝通,把握患者的心理變化,了解患者的需求并進行有效的幫助。舉出成功控制病情的例子來鼓勵患者,使患者樹立信心,能夠積極樂觀地配合治療。②飲食調控。糖尿病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糖代謝功能障礙,造成血糖升高,所以對患者糖的攝入量一定要做好科學合理的控制。成立專門的團隊對患者的飲食進行管理,團隊成員包括經驗豐富的醫師、經專業培訓的護士以及我院的營養師。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由營養師對患者的身體狀況和營養水平進行評估,并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管理方案,以達到緩解糖尿病的目的。患者每天所需熱量應由專業的醫師根據患者的身高、實際體質量、活動量而具體計算,三大營養素的攝入也要合理。保證每天攝入100~150 g的蔬菜,減少粗纖維和脂肪的攝入量。在保證每天攝入總熱量不變的情況下,進食以少量多餐為好。睡前加餐,時刻監查,避免患者發生低血糖。把食物進行一定的分類,有計劃地進行攝取,不吃辛辣,不抽煙、不喝酒,控制糖類和嘌呤的攝入,注意對患者的體重進行控制。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宣教,讓他們了解控制飲食的重要性,且讓他們掌握必要的飲食控制方法。③健康引導。開展社區教育,內容包括飲食、睡眠、運動、用藥等方面的知識。患者是對抗疾病的主體,所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識是十分必要的。定期進行宣傳和開展講座,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讓他們明白自我控制和遵照醫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們了解此病的注意事項和危險因素,從而自己避免。使他們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自我設置日常飲食清單,并嚴格執行,培養他們良好的作息習慣,指導他們科學合理地進行運動,教給他們藥物的正確用法與用量,必要時可采取定時定量送服的方法,并監督他們正確服用。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并囑咐他們定期進行檢查,如果發現不良反應要及時就醫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規范管理率、健康管理率,記錄并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含量和空腹胰島素含量,依據SF-36量表[6]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測,以問卷調查的形式統計患者的滿意度,調查內容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情感功能、肌肉疼痛等八個維度,具體做法為:由專業醫師進行會議討論后,制定出調查問卷,發放給參加研究的患者,使患者或其家屬仔細進行填寫并收回,經統計學處理分析后得出結論。將患者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3級,計算其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和滿意度之和)。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該次實驗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將χ2檢驗應用于計數資料百分比(%)的統計分析,將t檢驗應用于計量資料(x±s)的統計學分析,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規范管理率和健康管理率比較
B組患者的規范管理率為51.32%、健康管理率為40.08%;A組患者的規范管理率為29.36%、健康管理率為21.38%,B組患者的規范管理率、健康管理率都顯著優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和空腹胰島素含量控制情況比較
護理前,A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為(7.21±1.03)mmol/L,空腹胰島素為(27.28±3.23)μU·mL;B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為(7.54±0.78)mmol/L,空腹胰島素為(26.79±3.88)μU·mL,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A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為(7.01±0.87)mmol/L,空腹胰島素為(20.11±3.19)μU·mL,比起護理前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為(6.78±0.81)mmol/L,空腹胰島素為(15.22±2.33)μU·mL, 比起護理前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B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島素改善情況都明顯優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對護理后生活質量的滿意度比較
A組患者對護理后生活質量的滿意度情況為:不滿意度為21.4%,滿意度為18.3%,非常滿意度為60.3%,總滿意度為78.6%;B組患者對護理后生活質量的滿意度情況為:不滿意度為3.2%,滿意度為15.1%,非常滿意度為81.7%,總滿意度為96.8%。B組患者的滿意度大大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作為一種“富貴病”,其發病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提高。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在于長期的高糖刺激會對患者的血管和各個組織器官造成嚴重的危害,導致并發癥的發生或者功能障礙,最終導致患者的死亡[4]。糖尿病的發生與不合理的生活規律密切相關,幾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前都有飲食不規律、頻繁飲酒、肥胖的特征[5],當然也有一些是遺傳引起的。目前還沒有根治糖尿病的方法,所以提高糖尿病人的護理質量是對其進行治療的重要手段。臨床上提出了社區健康教育,通過對患者進行宣教,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對疾病的正確認識,加強患者的健康意識,使患者能夠嚴格遵照醫囑,自覺主動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對病情進行控制,提高生活質量[6]。
因此,除了一些相關的治療護理措施外,醫務人員對患者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也是必不可少的。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屬對疾病的認識,鼓勵他們積極地配合治療,讓他們充滿信心。同時指導他們自己制定科學合理的日常生活計劃,讓他們自覺地控制自己的飲食,保持適度的鍛煉和充足的睡眠。勸說他們定期地進行體檢以便及時地了解病情并采取治療。以上所論述到的所有措施便是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護理方法。
經過以上的研究,發現將飲食調控、心理鼓勵、健康引導等健康教育措施應用于社區糖尿病護理中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有很好的效果,能夠很好地控制病情、降低血糖,患者的滿意度更高、依從性更好,如果能夠更加廣泛地進行應用,一定會有很高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薛燕.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2):224-225.
[2]? 王宇紅.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在糖尿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8):116-117.
[3]? 高苗苗.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以及效果分析[J].飲食科學,2018(4):71.
[4]? 陳靜.糖尿病護理中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3):137-138.
[5]? 賈樹艷.糖尿病護理中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1):97,100.
[6]? 閆培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護理臨床應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1):157,161.
(收稿日期: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