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能想到,繞過地球“辣帶”的吉林,卻有一個重要的辣椒生產地和集散地——洮南。
這里的人們不嗜辣,但卻將辣椒“奉為寶貝”。秋天一到,若用無人機視角在洮兒河兩岸飛上一圈,鏡頭記錄下來的定是片片“紅海”。從嚴格意義上講,洮南并不是國內辣椒的主要消費區,但人們卻有種植辣椒的習慣,以紅干椒作為商品已有近百年的生產加工歷史,早在1971年洮南辣椒就以“洮南特產”參加過廣交會。
在洮南辣椒產業鏈條上,洮南市福順鎮絕對是重要一環。福順鎮,位于古城洮南市中部。“旱”成為農業發展的致命弱點,但這一弱點恰恰成就了種植辣椒的最大優勢,這里享有“辣椒之鄉”的盛名。
洮南市的辣椒種植遍布以福順鎮為中心的周圍10余個鄉(鎮),常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左右,并輻射周邊12個縣(市、區)、70多個鄉(鎮),域內外辣椒種植基地總面積30萬畝。強烈的光照條件以及干燥的秋風非常有利于帶走辣椒中的水分,這是洮南的優勢。這里晝夜溫差大,季節性強,春季干旱多風少雨,冬季漫長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溫4.80(2,年平均日照為3005小時,尤其適宜種植辣椒。
“辣椒個頭均勻、色素和維生素含量高,辣椒個保個的辣,這是福順鎮辣椒的特點。”辣椒種植戶老李說,“辣椒之鄉”可不是隨便說的,目前福順鎮辣椒共有福順紅、金塔、101、北京紅、千金紅等十幾個品種,需求量非常大,這都是多年市場積累的口碑。
洮南的辣椒,特點鮮明。走在這個小城里,隨便找一個貿易商介紹這里的辣椒,他都會告訴你:“這里辣椒果形為長羊角形和長錐形,個頭均勻、皮質厚,平均單果干重為3.0~3.5克,鮮紅褐色,有光澤。”
好辣椒特征還不止這些。有研究表明,洮南辣椒具有辣味濃、味道香、色素和維生素含量高等特點。維生素c含量為蔬菜首位,是番茄的7~15倍。還含有胡蘿卜素、尼克酸、辣椒堿、辣椒紅色素等。
洮南地處吉林、黑龍江、內蒙古自治區三省(區)交界處,是黑龍江西南部、內蒙古東北部入關的必經之地。而便利的交通,也為辣椒“走出去”提供了無限便利。
韓國人喜歡吃辣,對辣椒的需求極大。由于韓國國內供給無法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必須靠進口辣椒“補缺口”,其中九成以上需要從我國進口。20世紀90年代初山東是首選地,但從2000年開始,洮南開始從韓國引進金塔辣椒品種,因品質好逐漸成為韓國進口的首選地之一。
如今作為洮南市辣椒產業代表的福順鎮,市場上以韓國金塔、山東益都紅、當地福順紅為主要交易品種,擁有經紀人1000多名,冷庫17座,年加工速凍鮮椒5.5萬噸,儲存干椒2.6萬噸,收購販運車輛1000余臺,門店130多家,市場年交易總額1.5億元以上。而韓國是洮南地區辣椒的最大進口國,洮南向國外出口的辣椒中,八成以上都是出口到韓國。
經過十余年的不斷發展,洮南市辣椒產業已形成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公司連農戶、合同加服務的產業鏈條,走上了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眼下的洮南紅紅火火,征服客商味蕾的辣椒,zE"辣”出一條產業鏈。
(本刊通訊員欒喜良王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