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長富
摘要:楊樹是吉林省西部地區造林的主要樹種,在西部生態建設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楊樹進行造林對防風固沙、保田增產、木材生產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從林地選擇、苗木選擇、造林技術、撫育管理等方面對西部地區楊樹造林技術進行探討,以期為相關單位提供參考。關鍵詞:吉林省;西部地區;造林技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723 文獻標識碼:A DOI編號:10.14025/j.cnki.jiny.2019.04.041
吉林省西部地區的地質條件與其他區域不同,在進行楊樹造林時要采用不同的技術。需要在探索西部地區地質條件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的進行造林,以實現防風固沙、保田增產和木材生產的生態目的。
1林地與苗木選擇
1.1林地選擇
楊樹喜好濕潤,造林時要選擇濕潤、土質疏松、排水性能良好、透水性能強的地塊。楊樹生長過程對土壤養分要求不是十分嚴格,選擇有機質含量在1.5%左右的沙土即可。區域降水量在400mm左右楊樹都能正常生長,降水量小楊樹生長緩慢,降水量大楊樹生長速度快。影響楊樹生長的因素有土壤類型、含水率、地下水、pH值等,這些因素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一般選擇土層厚度在80cm左右、pH值在8.5以下的地塊最佳。
1.2整地
選好造林地塊后需要進行整地,在吉林省西部地區進行楊樹造林整地主要有3種方式。一是全面整地,整地在秋季進行,主要是對造林地塊進行全面整理和翻墾,翻墾深度在35cm左右,翻墾的同時進行雜草和灌木的清除。為了減少水土流失,在秋季全面整地后,在第二年春天要進行地塊耙平,以有效保墑蓄水,提高造林成活率;二是帶狀整地,主要是對地塊的植苗帶進行翻墾,使整地帶與等高線平等,并在帶與帶之間保留原有植被,這種方法適合山地造林;三是穴狀整地,主要適用于西部山區造林,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和風沙侵蝕。
2苗木選擇
苗木選擇是吉林省西部地區楊樹造林的關鍵環節,要選擇大苗壯苗。如果采用苗根造林,要選擇根徑在lcm以上的根苗;如果選擇大苗進行造林,要選擇2年生以上的大苗,大苗的胸徑要大于4cm,苗高要在3cm以上。只有選擇符合西部區域地質條件的苗木進行造林,才能保證造林成活率。在造林時要遵循品種多樣性原則,使多個楊樹品種進行混交造林,目的是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病蟲害的侵害。
3栽植技術與方法
3.1栽植季節
吉林省西部區域楊樹造林盡量選擇在春季的3月下旬到4月初,或秋季的10月底到11月中旬進行,目的是提高苗木的存活率。
3.2苗木處理
在楊樹正式栽植前要對苗根進行處理,將病根、傷根及凍根進行修剪,目的是防止苗木栽植后受病蟲害侵害感染病菌窩根。將幼苗起苗后要即時栽植,對于不能即時栽植的幼苗要浸泡在水中,以提高栽植后的成活率。
3.3栽植密度
在吉林省西部地區,進行楊樹造林的最佳密度是1m×3m,在條件好的地塊上可每公頃種植幼苗6600株左右。在條件稍差的地塊上可每公頃種植幼苗4600株左右。這種種植密度能促進楊樹幼苗的成活率,在造林的前3年里可以進行林間糧食作物的種植,提高經濟效益。
3.4栽植方法
一是機械造林栽植。機械造林栽植可以保證成林的標準行距,能促進幼苗成活率。機械造林方法適用于平原區域的造林,目前吉林省西部區域平原面積大,機械造林方法是首選。
二是人工造林。對于非平原區域不能利用機械進行造林的地塊,可以采用人工造林法進行補充。人工造林程序是先將幼苗放入穴中,之后扶正,填表土。在將表土填入一半時進行幼苗提拉,目的是使幼苗根系舒展,再進行踏實,澆水和填土、踏實。幼苗距離地面15cm左右時再進行澆水,目的是使填的土下沉,最后將幼苗扶正,進行踏實。
4撫育管理
4.1適當撫育
撫育管理是加速楊樹造林后的幼苗生長,也是防止楊樹形成小老林的重要措施。正常情況下要撫育3年,在3年后不論幼林生長如何,不論幼林是否郁閉,都要停止撫育。當幼林雜草比較多,消耗了土壤大量水分時可以適當實行撫育,除去雜草,以為幼林生長提供充足養分。
4.2撫育方法
撫育時要在林間利用機械進行除草,采用人工進行松土,造林后第一年進行溝培土,到6月時進行第一次人工除草,之后利用機械進行間趟。再之后當草長到一定高度時進行割草處理,目的是防止風蝕。
4.3整形修枝
一是要把握好修枝的強度與年齡,在造林的頭3年要盡量保證幼林長出足夠的枝條,以促進楊樹生長,但是原則是保留一個通直的主干。在造林后的第4年到第7年,在保證樹冠高度大于樹干高度的213時可將其他枝修掉。
二是把握好修枝時間,一般選擇在冬季楊樹修眠時進行修枝,也可以選擇在3月中下旬進行修枝。同時要做好林地看管,防止人為與畜類的破壞。
5結語
總之,吉林省西部地區進行造林對防風固沙、木材生產和保田增產有重要作用,而楊樹是西部地區造林的重要品種,通過以上的林地選擇、整地、苗木選擇、栽植方法、撫育管理等造林技術的探討,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