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敏
[摘要]禮儀在人際交往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是人與人之間友好交流的基礎,也是當前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和教師對禮儀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在實際的禮儀課程教學中,并不能發揮其關鍵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禮儀課程;教學
引言
高職院校禮儀課程教學需要綜合了解現階段的教學現狀,對其中出現的間題采取必要的解決措施,進而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適應企業的用人需求。本文對高職院校禮儀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根據高職院校禮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如加強對禮儀課程的有效認識等,希望可以通過這些措施有效改善當前禮儀課程工作的現狀,幫助學生掌握禮儀文化知識。
一、高職院校禮儀課程的教學現狀
(一)缺乏對高職禮儀教學課程的認識
在高職院校中,對于禮儀課程,廣大師生只是將其當作一門基礎素質教育課程,對禮儀教育的認識不足,相關教師也僅僅是要求學生對其進行簡單了解,并不要求他們能夠掌握具體規范和行為準則。因此,部分學生認為禮儀課程和其他公共課一樣,對其并不重視。學生只是學到了“禮”的“形”,而沒有學到“禮”的內涵。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禮儀課程的課時設計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一些院校的總體課時不超過20個課時,課時少,教學內容也相對有限,無法讓學生對禮儀教育產生一定的認同感,這與企業的用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利于學生的就業。
(二)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達不到要求
學校對禮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師資力量十分有限,實訓的項目也受到很大局限,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儀態和禮儀的訓練。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禮儀課程的有效發展,極大地影響了禮儀課程的實訓效果。另外,因為教學成本等限制,禮儀課程往往采取大班教學模式一幾個班合并上課。而禮儀課程需要遵守嚴格的規范,大班教學并不能讓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相關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學生即便是學到了一些東西也僅僅是一些皮毛,遠沒有達到職業要求。
(三)師資力量較為薄弱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沒有三到五年的教學經驗及企業任職經驗,很難有效把握該課程。禮儀教學需要通過長年累月的實踐才能獲得足夠的教學經驗、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但是就目前來看,大多數職業院校的禮儀教師,都是臨時指派,他們缺乏一定的禮儀教學經驗,甚至還有一些院校并沒有禮儀老師,多是外聘的老師,或者是其他學科的老師臨時擔任的。由于缺乏專業出身的禮儀教師,客觀上無法讓學生接受專業的禮儀教育。
二、高職院校禮儀課程的教學對策
(一)重視禮儀課程的訓練教學
為了能夠讓學生重視禮儀教育,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對禮儀教育的管理。比如可以將禮儀教育列為專業核心課程,從觀念和形式上予以重視。在教學資源配置相對合理的情況下,適當增加禮儀課程的課時,從每學期20個課時,增設到至少40個課時,并堅持開設一年,讓學生學習禮儀的時間能夠得到有效保障。同時也應當注意,禮儀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良好的禮儀教學能夠讓學生有效地傳承和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二)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
高職院校要重視學生的教育成果,也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的硬件設施,要根據學校的基本情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一方面,要加強硬件設施的建設。由于一些禮儀動作要進行自我調整,練功房等教學設施需要配備齊全,在進行禮儀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身狀態,從而能夠更好地完成各種動作。另一方面,則需要加強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優化。通過吸收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來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禮儀學習氛圍,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三)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對教學過程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具有較為深厚的禮儀素養、積極的學習熱情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學校可以定期選送骨干教師到相關企業去掛職,進一步增加教師實踐經驗,這樣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夠讓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展開良好的教學,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的禮儀學習,提升學生的整體競爭力,有助于學生的就業。因此,提升教師的綜合競爭力有助于學生的禮儀學習。
結語
總之,在高職院校禮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禮儀課程的訓練教學,讓學生能夠學習到禮儀文化知識。此外,學校應該創建良好的教學條件,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禮儀學習任務,同時也要對教師的整體素質提出一定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禮儀知識。
基金項目:基于職業崗位需求的高職院校禮儀課程改革研究。本文為“基于職業崗位需求的高職院校禮儀課程改革研究,,課題系列論文之一(課題編號:2013JGB396》。
參考文獻:
[1]許華強.高職院校禮儀課程的教學現狀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3):83.
[2]柏珺.高職酒店服務禮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8):212-213.
[3]楊桂香,王國全.“互聯網+,時代高校禮儀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3(4):56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