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芳
摘 要:65Mn彈簧鋼調整墊片在淬火后出現氧化脫碳現象,導致平面度、粗糙度差、機械性能指標下降及廢品率高等問題,在不增加生產成本的前提下,采用經過熱處理與精磨處理的不銹鋼1.4310材料代替65Mn彈簧鋼,經驗證,各項機械性能指標滿足生產要求,零件的外觀質量及防銹性得到提高,并對該材料加以擴展應用,取得良好效果。通過實施,不僅提高工藝生產的規范性、可靠性、有效性,為管控工藝生產風險、降低工藝生產成本提供有效支撐,并且能快速響應、滿足多品種、小批量的工藝生產需求。
關鍵詞:彈簧鋼;不銹鋼;淬火;機械性能;外觀質量
中圖分類號:TH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3-0065-02
調整墊片,一般材質選用60Si2MnA、65Mn等彈簧鋼,技術要求有冷硬態或淬火態,其中淬火態要求的較少。為降低產品制造成本,實現材料選用的規范化、標準化,公司對彈簧鋼僅規定了65Mn一個材料品種,并且規定相關的供貨狀態是熱軋、冷拉,供貨品種是熱軋圓鋼、冷拉鋼板、鋼帶,其中冷軋鋼帶的公稱厚度有0.10mm~0.50mm,總計9個規格。
1 存在的問題
有淬火要求的65Mn調整墊片,其工藝規程一般是:10工序-鉚加剪切下料;20工序-鉚加割外形;30工序-鉚加劃孔;40工序-鉚加鉆孔;50工序-熱處理淬火。
針對65Mn彈簧鋼鋼帶的淬火處理,沒有專用設備。其淬火工藝生產過程是用箱式電阻爐加熱后加壓淬火,現有工藝生產方法帶來的質量問題是:
(1)外觀質量不佳。淬火后調整墊片的表面,有氧化脫碳現象,平面度、粗糙度差,且很難通過熱壓校正、表面噴砂、表面砂光/拋光、化學處理等工藝方法消除以上不良質量因素;(2)機械性能指標降低。同樣由于氧化脫碳、粗糙度、平面度等不良因素的存在,給調整墊片的機械性能指標,如抗拉強度、伸長率、彈性模量等帶來負面影響;(3)淬火后,表面氧化脫碳降低了零件的精度尺寸;(4)工藝生產廢品率高,大約15%,主要原因是氧化脫碳導致硬度不達標。
因此,基于65Mn彈簧鋼鋼帶的調整墊片的工藝生產,面臨極大困難,這些問題成為影響生產進度的瓶頸,亟待解決。
2 原因分析
調整墊片工藝生產出現難題的直接原因是相關淬火工藝技術的落后,市場上有現成的淬火態65Mn彈簧鋼鋼帶,但由于原材料采購起訂量的要求導致其購買成為瓶頸。
因此解決問題的方法有:
(1)提高公稱厚度≤0.5mm的65Mn彈簧鋼鋼帶的工藝淬火技術,引進專用淬火設備,但相關的成本較高;(2)增加下料厚度,先粗加工成形,利用原有設備淬火,再通過磨床精加工,保證精度,這樣會增加加工道序,加工周期會變長,相應的成本會增高;(3)購進批量的淬火態彈簧鋼帶,這樣會導致庫存積壓,占用大量資金;(4)尋找滿足調整墊片性能要求,能便利化采購,作為制成品或半制成品市場化供應的調整墊片基礎件。
3 工藝技術與生產的探索
為解決調整墊片的工藝生產難題,技術人員協調相關研發、生產、裝調人員進行了積極探索。查詢到了可以滿足調整墊片性能要求的不銹鋼1.4310(德標;德國H+S;德國Fein)新材料。市場上有經過熱處理與精磨處理的制成品/基礎件供應,硬度HRC43--HRC47,采用小包裝(如0.2 *50*300/10片/盒),不銹鋼1.4310材料調整墊片基礎件供應信息見表1。
由于不銹鋼1.4310材料調整墊片基礎件已經有硬度HRC43~HRC47,因此,替換材料后的工藝生產將省略熱處理工序,在加工中不因熱處理而產生報廢,并且零件表面無氧化皮,外觀質量及尺寸精度得到保證,減少了加工道序,縮短了生產周期,相應的成本會降低。
3.1 材料性能分析
調整墊片一般應用在有位置調整要求的零部件中,在調節過程中往往有軸向或徑向的微量移動,在工作過程中其相應的移動或變形往往是0.01mm量級,因此,墊片材料的抗拉強度并非越高越好,其伸長率及彈性模量等塑性、彈性指標應該是主要的機械性能指標。
3.2 成本分析
不銹鋼1.4310材料基礎件供應商報價,0.2*50*300/10片/盒價格為95元,每片折合9.5元。以Y2FBF415PAC00調整墊片圖樣尺寸0.2*21.2*162//工藝下料尺寸0.2*24* 166為例,每片不銹鋼1.4310材料基礎件可以制作2件,材料成本折合4.75元/件。如按原有工藝生產規劃實施淬火,每件淬火成本:0.3h/單件淬火工時*15元/每小時淬火工時成本=4.5元。按65Mn成本27.35元/公斤計算,每片65Mn鋼帶材料成本約0.18元,則原有工藝生產成本是4.5+0.18 =4.68/件。結合綜合運用、不浪費原則,替換后相關其他工藝工序不變的情況下,替換后理論上增加工藝生產成本 4.75-4.68=0.07元/件。
氧化脫碳等負面因素導致淬火生產中往往不能實現100%合格,一般有約15%的廢品率存在。以每批次40件為例,以不銹鋼1.4310基礎件代替原有工藝方法后每件Y2FBF415PAC00調整墊片可以降低生產綜合成本:(40*15%*4.68-40*0.07)/40=0.667元。因此,以Y2FBF 415PAC00調整墊片測算,工藝方法替換后每片生產綜合成本將降低0.667元。
3.3 有效性評價
淬火后即使合格的65Mn調整墊片,表面也必然存在氧化皮等痼疾,降低調整墊片的實際塑性伸長率、彈性模量及拉伸強度等性能指標,不銹鋼1.4310材料替換65Mn,材料的工藝生產整體有效性評價見表2。
表中可以看出,原有65Mn調整墊片的實際性能指標,與新的工藝生產材料不銹鋼1.4310的相關性能指標相近,或相當,并且其原材料采購方式靈活,零件外觀顯著提高,生產成本降低,因此,不銹鋼1.4310材料替換65Mn材料理論上可行。
3.4 相關工藝生產探索實驗
申請了不銹鋼1.4310(德標;德國H+S;德國Fein)材料部分代碼,見表3。
依據代碼購置、加工后應用于ZL29煙槍部件。經現場調試測試,及分別發往不同的卷煙廠投入應用,經反饋,效果良好。
經擴展應用,頂蓋控制彈簧片零件也已經采用該材料進行替換,替換前后零件的外觀質量對比見圖1。
替換前,零件加工共有7個道序,其中包含有兩道熱處理工序:退火和淬火,替代后,零件僅需要3個道工序即可完成。替換后,不產生熱處理道序報廢,表面無氧化皮,尺寸得到保證,外觀質量大幅提升,加工周期明顯縮短,生產成本降低。經安裝在設備上運行調試,效果良好。
4 結語
采用經過熱處理與精磨處理的不銹鋼1.4310材料代替65Mn彈簧鋼,不僅實現了調整墊片工業基礎件的升級換代,提高了產品外觀質量,保證了零件尺寸精度,滿足了生產需求。并對該材料拓展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替換,克服了原有工藝生產方法的弊端,為提高工藝生產的規范性、可靠性、有效性,管控工藝生產風險、降低工藝生產成本提供有效支撐,能快速響應、滿足公司多品種、小批量的工藝生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