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作鈞
大連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講話為指導和遵循,更新觀念、破解問題,創新舉措、強化實效,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以人才工作的新作為新業績推動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在2018年,大連市的人才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推行“一事一議”,解決了1500余名人才的所急所盼;堅持聚焦急需、精準務實,對“5+22”人才政策進行創新優化,編制緊缺人才開發目錄,使人才政策競爭力精準度不斷提升;堅持密切聯系、熱心服務,市區兩級四大班子成員聯系服務專家650余人次,抓實用好“鴻雁聯盟”人才咨詢服務機制,舉辦傳承“紅色基因”國情研修班;堅持海納英才、開放包容,高質量舉辦“2018中國海創周”“星海國際論壇”,33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90人入選遼寧省第七批優秀專家,182人入選“興遼英才計劃”,275人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引進緊缺人才359人,市財政投入3.5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
2019年,大連市將在四個方面下功夫,把人才工作抓深抓細抓實,奮力開創新時代人才工作新局面。
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目標導向,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提升政策開放度和吸引力,特別是針對不同領域、不同需求、不同發展階段的人才,精準對位、分類施策、量體裁衣;抓好政策統籌,完善緊缺人才目錄,推行星級評價并向社會公開發布;建立“一事一議”長效機制,堅持靠前服務、深入一線、跟蹤問效,切實把工作做到人才的心坎里;抓好改革任務落實,緊盯中央和省級層面出臺人才培養、評價、流動、激勵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出臺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等政策措施。
堅持以重點人才工程項目為牽動,統籌推進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在人才引進方面“眼光向外”,組建“海外引才工作小組”,精準引進急需緊缺人才;支持在連高校院所的各類人才交流活動,吸引各類優秀人才到大連創新創業;落實省里鼓勵企業自主招才引智獎補政策,旗幟鮮明地鼓勵和支持企業個性化引才,變“政府招、專家審”為“市場選、企業引”。在人才培養方面“挖潛高質”,加強與國家“萬人計劃”、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的銜接配套,深入實施產業緊缺人才開發計劃、領軍人才培養工程等。在人才使用方面“放手放活”,聚焦優化創新創業平臺供給,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創新型園區,建成一批高質量孵化載體,培育一批特色化眾創空間,構建人才成長的“強磁場”“助推器”;大力推進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載體建設,大力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行動。
堅持開放包容、綜合施策,全面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環境。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突出政治引領、常態長效、知行合一的導向,加強分類指導,發揮基層黨組織主體作用,注重活動具體化和實效性,主要是對人才的思想引導、統領、關心等;抓實用好“鴻雁聯盟”人才咨詢服務機制,做好人才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打造一流人才服務體系,當好服務人才的“店小二”,圍繞人才發展需求,清除阻礙人才創新創業的堵點,在人才子女入學、配偶隨遷安置、落戶居留、醫療服務、住房保障等方面,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熱心熱情、積極主動地服務,不僅要讓人才滿意,還要讓人才的家庭滿意。
堅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把黨對人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落到實處。健全黨管人才體制機制,出臺建立健全黨委(黨組)人才工作責任制的實施意見,修訂領導小組工作職責、工作規則及辦公室工作細則,進一步優化規范機構設置、職責任務。抓好會議調動、制度促動、考核推動,以問責促盡責、以壓力增動力,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考核的重要依據。營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濃厚氛圍,牢牢把握人才工作輿論宣傳的主動權,積極向全社會傳遞大連市委、市政府求賢若渴的誠意、重才愛才的決心、廣納英才的胸懷,大力宣傳人才政策創新舉措,宣傳優秀人才創新創業事跡,形成常態化、多層次、立體式的宣傳態勢,在全市營造人才安心安身安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