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彪
朝陽市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發展、興人才就是興朝陽”的理念,著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推動朝陽市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抓人才工作,絕不只是組織部門、人社部門的事,每個部門、每個領導干部都有責任。朝陽市委常委、副市級領導干部帶頭,各縣區、各部門“一把手”帶頭,每人負責一個人才重點項目,一抓到底;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調度,推動工作;各級黨委(黨組)各盡其責,形成抓好人才工作的強大合力。
2018年以來,朝陽市落實“引才聚才10項舉措”,全面落實16條優惠政策,取得了人才工作的階段性成果。“大學進園區進企業”工程已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先后促成177家企業與100所大學、科研院所合作,落實技術項目209個。朝陽市每個縣(區)都選聘1名大學副院長任副縣(區)長,專門負責人才和科技創新工作。“雙招雙引”實現了數量、質量雙提升,累計引進京津冀項目432個,柔性引進專家教授、企業家等各類人才4858人。“雙創基地”建設也取得了新成效,全市孵化基地累計達到15個,入孵企業368家,出孵企業169家,龍城基地晉升為“國家A級示范基地”。朝陽籍人才返鄉創業呈現出喜人局面,2018年共有120名朝陽籍企業家回鄉投資,6300多名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
2019年,朝陽市將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提高認識、抓住關鍵,全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重點實施5項舉措:
狠抓“大學進園區進企業”這個龍頭工程。一是圍繞老企業轉型升級來推進,盯住與本地產業、企業、產品契合度高的大學、科研院所,精準對接、定向對接,推動成果轉化、技術升級。二是圍繞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來推進,立足新能源、精細化工等產業,對接項目、引進人才,著力培育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業。三是圍繞創新型園區建設來推進,對標創建標準,全力爭創國家級、省級科技園區,每個園區必保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以上,注冊科技型中小企業25家以上。四是圍繞鄉村振興發展來推進,引入財貿金融、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為“飛地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引進先進技術進行深度開發,每個縣區都要打造1-2個高新技術農事企業。五是圍繞創新型人才引進培養來推進,2019年合作大學將達到200所以上,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1400名以上,引進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280個以上。
狠抓“雙招雙引”。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引進項目的同時,大力引進經營管理人才、高層次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做到“引進一個項目、帶來一批人才、形成一個產業”。特別是要抓住京沈高鐵開通契機,柔性引進京津冀地區“候鳥型人才”來朝陽創新創業。
狠抓“雙創”基地建設。強化融資、法律服務,建立創業貸款擔保基金,全力支持外出打工者和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
狠抓朝陽籍企業家返鄉創業。抓好朝陽籍企業家返鄉創業總部基地建設,打好“鄉情牌”,吸引更多的朝陽籍企業家回鄉投資。
狠抓專業和實用人才培訓。全市20所職業技術院校主動對接企業、對接產業,加大力度培養符合企業發展、產業壯大需要的技能人才、實用人才。
同時,朝陽市還將多措并舉,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齊發力,全力營造良好人才環境。
大力推進人才管理權力下放,讓用人單位在人、財、物上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打破戶籍、身份、學歷等制約,拓寬人才流動渠道和發展空間。切實把人才優惠政策落到實處,抓緊制定鼓勵企業自主招才引智的獎補政策,切實調動企業大力引才用才的積極性。
依托7個省級開發區和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加大力度推進省級以上研發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建設工作,確保人才引得來、留得住、有舞臺。
領導干部帶頭聯系專家,做好團結引領服務工作,幫助人才解決實際問題、具體問題。加強政治引領,強化教育培訓,加大在各類人才中發展黨員的力度。廣泛宣傳優秀人才的先進事跡,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