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麗
摘 要:高鐵縮短了時空距離,改善了交通可達性,降低了交通運輸成本,加快了要素流動,改變了經濟空間格局,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從高鐵的經濟效應機制、區域經濟及城鎮、城市群發展等角度出發,梳理現有學術觀點,分析不同觀點的分歧,探討高鐵對經濟的作用。
關鍵詞:高速鐵路;區域經濟;城市群;城鎮;經濟效應
中圖分類號:F5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3-0199-02
十九大提出“交通強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在高鐵國家戰略的推動下,我國高鐵迎來了機遇期。2017年,我國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2.5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量的2/3,成為“高鐵大國”。高鐵提高了經濟效率,對我國經濟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研究高鐵的經濟效應,為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1 高鐵的經濟效應機制分析
1.1 高鐵改善交通可達性
從宏觀層面看,高鐵提高全國可達性,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經濟增長也有助于提高交通可達性,但作用小于高鐵。[1]從中觀層面看,高鐵提高城市交通可達性[2],但不同地區可達性的改善程度具有空間不均勻特點,有些區域可達性差異趨于弱化[3],而有些區域可達性分化趨勢加劇[4]。
1.2 高鐵帶動產業發展
在市場潛力方面,高鐵對制造業市場潛力影響最大,其次為批發零售業,最小的為金融業。[5]在產業聚集方面,一種觀點認為高鐵使制造業、交通郵政業、批發零售業等空間分布更加極化,使金融業的空間分布更加均衡[6];另一種觀點認為,高鐵降低城市間經濟聯系成本,促進要素流動,提高服務業就業密度,從而促進服務業集聚[7];還有觀點認為,高鐵提高市場潛力,促進制造業集聚,但對區域中心城市的制造業集聚效應弱于非中心城市[8]。高鐵對制造業、服務業的分布是集聚抑或分散,不同研究存在分歧。
1.3 高鐵提高勞動生產率
高鐵對站點城市生產率的提升主要作用于非區域中心城市,例如高鐵開通對西部城市生產率的作用顯著高于中東部城市。[8]鐵路提速提高沿途企業的技術和效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9],對非國有控股、沿海地區、出口型企業生產率促進作用更明顯[10]。
1.4 高鐵加快要素流動
高鐵壓縮時間距離[11],促進人才資源流動,提高企業對高級人才的吸引力,其中對高管人群和出差頻率高的非國有企業高級人才的流動影響較大。[12]高鐵開通吸引周邊經濟活動,使得沿線城市的批發零售業、餐飲業、住宿業相比其他部門就業增長較快。[13]
2 高鐵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2.1 高鐵與區域經濟發展
Ahlfeldt(2018)研究高鐵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發現高鐵開通六年后沿線地區GDP平均增長8.5%。[14]高鐵帶動城市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15]翟煒(2018)發現區域交通設施對京津冀各城市市場一體化有正面影響,但對于特大城市具有負面影響;京津冀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會給其他城市帶來正向溢出效應,且大城市更加明顯。[16]由于高鐵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可以借此條件發展面向區域的總部經濟[17]。
2.2 高鐵與區域經濟差距
高鐵對區域經濟差距的影響受經濟發展水平、距離、時間等制約。一種觀點認為高鐵加劇了區域經濟差距,表現為東中部中心城市網絡區位優勢增強,而西部中心城市優勢不明顯;高鐵覆蓋率與城市行政等級成正比,雖然中小城市也有受益,但主要集中于東部地區;之前未開通鐵路而直接納入高鐵網絡的城市主要位于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華北和東北地區的城市較少。[18]另一種觀點認為高鐵一定程度上縮小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差距[19]、城市間收入差距,這種作用在中長距離上更明顯。[20]還有觀點認為高鐵存在時間效應[21],這種效應使區域經濟差距先遞增再遞減[22]。
3 高鐵與城鎮、城市群發展
高鐵吸引更多人遷移到城市,有利于城鎮化發展。[23]游士兵等(2018)研究發現,高鐵開通對中型城市GDP增長發揮促進作用。[24]高鐵對經濟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城市化水平存在顯著差異,促使人口流向經濟中等發達城市,促進區域城市化協調發展。[25]位于高鐵網絡樞紐地位的城市,無論站點設在城市中心或邊緣,其在區域中的位次均會提高。[26]還有研究從區域、城市和站點互動視角探討高鐵站點對城市空間的作用。[27]
城市群的發展,離不開交通基礎設施。[16]城市群要素密集,單位面積經濟產值較大,對快速交通需求較高,因此中心城市密度較高的城市群對高鐵的需求較大。反過來,城市地區人均收入水平較高,對高票價有更強的支付能力,且經濟因素是高鐵客流生成的根本原因,因此高鐵更適合在經濟發達城市地區修建。[28]
4 文獻述評
上述成果豐富了高鐵的研究內涵,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高鐵提高城市,特別是經濟落后地區生產率,增加沿線城市餐飲、住宿等行業就業量。提高全國和城市交通可達性,但對區域的影響呈現不均衡性。高鐵對制造業、服務業分布的影響是集聚或者分散存在分歧。高鐵提高城鎮化水平,促進城市群與區域經濟發展,但是否擴大或縮小區域經濟差距存在分歧。因此,高鐵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區位條件等諸因素有關,沒有適用一切的結論。此外,高鐵的經濟效應存在時滯性,不能一概而論。
參考文獻
[1] 劉莉文,張明.高速鐵路對中國城市可達性和區域經濟的影響[J].國際城市規劃,2017,32(04):76-81+89.
[2] 王雨飛,倪鵬飛.高速鐵路影響下的經濟增長溢出與區域空間優化[J].中國工業經濟,2016,02):21-36.
[3] 梅琳,黃柏石,敖榮軍,高喆.長江中游城市群高速鐵路可達性格局及演變[J].經濟地理,2018,38(06):62-68.
[4] 何丹,楊犇.高速鐵路對沿線地區可達性的影響研究——以皖北地區為例[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3,22(10):1264-1275.
[5] 蔣華雄,孟曉晨.高速鐵路對中國城市產業市場潛力的影響研究[J].現代城市研究,2017(11):108-114.
[6] 鄧濤濤,王丹丹,程少勇.高速鐵路對城市服務業集聚的影響[J].財經研究,2017,43(07):119-132.
[7] 李雪松,孫博文.高鐵開通促進了地區制造業集聚嗎?——基于京廣高鐵的準自然試驗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7,07):81-90.
[8] 馮山,范紅忠,張譽航.高速鐵路對城市生產率的影響[J].城市問題,2018,06):14-19.
[9] M. Farhadi.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nd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in OECD countrie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2015,74:73-90.
[10] 施震凱,邵軍,浦正寧.交通基礎設施改善與生產率增長:來自鐵路大提速的證據[J].世界經濟,2018,41(06):127-151.
[11] 董艷梅,朱英明.高鐵建設的就業效應研究——基于中國285個城市傾向匹配倍差法的證據[J].經濟管理,2016,38(11):26-44.
[12] 杜興強,彭妙薇.高鐵開通會促進企業高級人才的流動嗎?[J].經濟管理,2017,39(12):89-107.
[13] X. Dong.High-Speed Railway and Urban Sectoral Employment in China[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2018,116(603-621.
[14] G. M. Ahlfeldt,A. Feddersen.From Periphery to Core: Measuring Agglomeration Effects Using High-Speed Rail[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8,18(2):355-390.
[15] 歐國立,謝輝.高鐵樞紐層級結構下的區域經濟聯系及其結構績效分析[J].產經評論,2017,8(04):64-73.
[16] 翟煒,白雪音,石鈺,夏靜婧.交通基礎設施對區域經濟協同影響——以京津冀地區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18,05):72-79.
[17] 姚毅.高鐵經濟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開放導報,2018,01):94-98.
[18] 王列輝,夏偉,寧越敏.中國高鐵城市分布格局非均衡性分析——基于與普通鐵路對比的視角[J].城市發展研究,2017,24(07):68-78.
[19] 張恒龍,陳方圓.高鐵對區域協調發展的影響分析——基于徐蘭客運專線的實證分析[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5(05):91-106.
[20] 王赟赟,陳憲.高鐵通勤成本對地區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基于城市群集聚效應的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8,09):95-98.
[21] 王赟赟,陳憲.城市化、貿易成本與空間分化——來自中國高鐵的實證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8,38(01):86-89.
[22] 卞元超,吳利華,白俊紅.高鐵開通、要素流動與區域經濟差距[J].財貿經濟,2018,39(06):147-161.
[23] 魯萬波,賈婧.高速鐵路、城市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不平等——來自中國的經驗數據[J].華東經濟管理,2018,32(02):5-14+2.
[24] 游士兵,鄭良辰.高鐵對沿線中型城市的經濟拉動效應評估[J].改革,2018,10):150-159.
[25] 李新光,黃安民,張永起.高鐵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評估——基于DID模型對福建省的實證分析[J].現代城市研究,2017,04):125-132.
[26] 殷銘,湯晉.城鎮密集地區高鐵站點對區域城市格局演化的作用機理研究:一個跨尺度的分析框架[J].現代城市研究,2017,12):46-51+63.
[27] J. M. Urea, P. Menerault,M. Garmendia.The high-speed rail challenge for big intermediate cities: A national, regional and local perspective[J].Cities,2009,26(5):266-279.
[28] 蔣海兵,祁毅,李傳武.中國城市高速鐵路客運的空間聯系格局[J].經濟地理,2018,38(07):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