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敬 蘭慧
摘 要:生藥學為藥學類專業的主干專業課程,學生在學起來會感到枯燥乏味,專業術語難以理解,學習效率低等。微課具有短小精悍、情景化、可視化等特點,能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與手段,在改善該課程教學效果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以《人參》為例從微課制作的5個環節介紹生藥學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關鍵詞:生藥學;微課設計;人參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3-0201-02
1 生藥學概述
“生藥學”以學習臨床常用生藥為主,講述生藥鑒定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生藥鑒別、質量評價和新藥研制打下基礎,在藥學專門人才的培養中具有重要的 地位和作用[1]。《生藥學》的學習內容包括總論和各論兩大部分。總論部分講述生藥學的額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一般技能,內容較枯燥及難理解。各論收錄了根及根莖類藥材生藥、莖木類生藥、皮類生藥、葉類生藥、花類生藥、果實和種子類生藥、全草類生藥、藻菌地衣類生藥、樹脂類生藥、其他類生藥、動物類生藥、礦物類生藥,重點講述各類生藥的來源、性狀、顯微、理化鑒別。內容較多、較散亂。本門課程共收載臨床常用生藥239種,其中重點生藥97種,普通生藥142種,附藥48種。傳統教學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輔以藥材實物和實物圖片,藥材實物有限,實物圖片細節不能完全展現,學生接觸藥材少,對藥材實際的特征與教材所描述的內容不能對應,一些專業詞匯及概念太過抽象,學生提不起興趣,學習過程也比較沉悶,導致學生學習難度大及失去興趣與信心。
2 微課概述
微課(Microlecture)這一概念,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生還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于 2008年首次提出。微課(Microlecture)教學多以短小、精悍的視頻為載體,記錄教師、學生圍繞關鍵知識點開展的教與學的活動過程[2]。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針對性很強,效率高,吸引力強,在短時間內展示課程的重點難點,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高效率學習,不易產生學習疲勞。微課可以反復觀看,適用于各個層次,基礎不同的的學生,微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更為廣大學生所接受。鑒于“生藥學”的知識點較為繁雜、抽象、散亂,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內完全掌握所學知識難度非常大,但通過微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從而解決此問題。微課為《生藥學》的教學引入了新的、現代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方便、快捷、直觀、生動、高效的學習方式。
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以微課應用于教學,精心設計制作人參微課,本文以該微課為例,介紹微課的設計與制作[3]。
微課的制作分為5個環節:(1)結合學生工作崗位和課程的重點難點,確定《生藥學》課程中適宜制作成微課的知識點;(2)對將要制作微課的內容進行教學設計;(3)制作相應教學文件;(4)利用攝像頭拍攝十錄屏軟件十PPT錄制微課;(5)視頻后期剪輯與優化。下面就從這5個方面,以《人參》為例介紹生藥學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3 確定本課程中適宜制作成微課的知識點
微課的核心是針對關鍵知識點設計教學過程,強調短小精悍、獨立完整和富有針對性。選擇合適知識點顯得尤為重要[4]。人參為貴重生藥,是要求同學們重點掌握的知識,由于其商品規格多,價錢相差大,在市場流通中混亂現象突出,而野山參的品質最好,價錢最高,但資源很少,現多應用的有林下山參,即籽海,還有園參。所以如何正確把握及區別這幾種商品規格為生藥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同時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可操作性。因此選擇這樣的學習情境進行微課設計與制作尤為適宜。
4 對將要制作微課的內容進行教學設計
制作微課的關鍵是教學設計,它關系到微課是否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有吸引住學生,才能體現微課這種新型現代化的教學模式的優勢。教學設計包括教學導入、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4.1 教學導入
微課教學時間只有短暫的5~15分鐘,教學導入既需要精煉,又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導入課程任務時,先提出問題大家對人參了解多少呢?先為同學們簡單講述人參的名稱來源及功效與主治,最后成功過渡到主題。由名稱來源及功效與主治引入主題,講解其來源、資源分布、性狀特征,層層深入,逐步加深同學們對人參的印象。
4.2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包括:(1)人參的來源鑒別;(2)人參的產地分布;(3)人參不同商品藥材的性狀鑒別要點與區別,特別比較林下山參與園參的不同點。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講授法、比較法、圖文對照法、案例法、任務驅動法。
4.3 教學過程
《人參》教學設計力爭做到結構完整,節奏適中,保持知識的連續性。在導入到主題后,講授人參的來源時,注意抓住三個要點:科名、種名和用藥部位。講授人參的產地分布時,將影視劇天龍八部喬峰為阿紫尋找人參的情節與人參產地聯系,從同學們熟悉的事物引入重點,增強同學們對人參產地的記憶。講授川貝母的性狀時,利用精制PPT圖片,將重點難點特征一一標注出來,并以形象生動的圖片展示專業術語,如人參的雁脖蘆、蘆頭、蘆碗、棗核艼、橫環紋、珍珠點等,采用逼真模型展示,立體感更強,比原藥材更明顯。使同學們對教材內容有更直觀的了解,并且更便于掌握枯燥陌生的專業術語。向學生完整介紹人參藥材 的每一個性狀鑒別要點,而不是像傳統講授一樣,學生只能依靠二維圖片進行理論學習,無法與教材所描述的特征掛鉤。最后對比林下山參、園參兩者不同點時,通過表格將人參兩種藥材規格性狀從5個方面進行了系統的對比,加深學生重點生藥重點內容的印象,從而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全面掌握,在短暫的時間里突破重難點,提高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制作相應教學文件
多媒體課件為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能夠迅速抓住重點難點、并激發學習興趣,是不容忽視的環節。
《人參》在制作PPT時要收集和處理大量文字和圖片等素材。文字要從教材和一些參考資料中濃縮得到精華,教師加工使語句變得通俗易懂,利于學生理解。制作微課需要大量的圖片素材,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獲得目標圖片,但一定要注意版權問題,以免引起糾紛。也可以利用相機或手機在純色背景下拍攝圖片,以活的高質量,能進行后期處理的圖片。為了得到更好的圖片,還要注意拍攝的細節,比如拍攝光線,拍攝藥材實物細節鏡頭特寫,藥材實物橫切面和縱切面特征等。PPT的制作力求思路清晰、簡明扼要、生動精美、條理性強等。
6 利用錄屏軟件十PPT錄制微課
當PPT制作完畢后,即可錄制微課視頻。微課的錄制方式比較多,根據生藥學課程的特點,《人參》采用錄屏模式。錄屏軟件比較多,常見的錄屏軟件有Camtasia Studio、屏幕錄像大師、Snagit、會聲會影等。《人參》選用的錄屏軟件是Camtasia Studio,這種錄制方法很經濟適用,易于上手,并能達到較好的錄制效果,非常適合于沒有計算機專業背景和基礎的老師。
要保證錄制效果的效果,需注意幾點:(1)畫面要有質感;(2)環境要安靜;(3)吐字清晰;(4)聲音與畫面要同步;(5)節奏適中。
微課的制作流程為:(1)教師對視頻效果進行初步設計;(2)教師根據教學設計多次錄制;(3)錄制前熟悉課程內容、教學過程及腳本;(4)現場錄制;(5)后期剪輯與優化。
7 視頻后期剪輯與優化
視頻后期剪輯、加工及精制是保證微課質量的關鍵,剪輯過程中要確保畫面清晰、完整、獨立、流暢,此外,可以采用豐富表現技術和形式進行加工,使微課更生動有趣。剪輯時需要認真反復觀看素材,如素材中有多余景 象、配音與畫面不一致的現象以及口誤部分,需要將其剪掉。剪完之后需要把這些素材通過一定的組接技巧使之合理、完善。精制的目的是讓微課變得更加自然、流暢、完美。如加入特效、字幕、背景音樂、調整音效等。
8 結語
微課應用于各學科教學研究及實施已愈來愈多,已有微課應用于《生藥學》課程的研究,微課運用于生藥學教學打破當前傳統教學的弊端,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與時俱進,推動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本文以人參微課的設計與制作為例探討了微課制作的方法和技巧,為生藥學及相關課程教師微課制作提供了一定基礎。教師可以結合生藥學課程的特點,制作高質量微課,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基本藥學素質。
參考文獻
[1] 田晶,吳秋慧,宋夢薇,等.關于病理生理學實驗微課設計和制作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10):277-278.
[2] 羅天蘭,王忠華.微課的研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綜述[J].軟件導刊,2014(7):90-93.
[3] 楊嫻.高職護理英語微課的設計與制作[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1):23-26.
[4] 李雪瑩,劉慧,王蘇麗,張欽德.高職高專微課實踐與啟示-以天麻的鑒定為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24):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