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使用、推廣抗蟲棉品種已經有20多年了,近幾年雜交抗蟲棉發展勢頭強勁,長江流域及黃河流域棉區基本上以雜交抗蟲棉為當家品種,兼有部分常規抗蟲棉品種。如國欣華雜棉H318、國欣棉15、國欣棉16、國欣GK39,創世紀種業的創072、創075、創091,中棉所的系列抗蟲棉種,在市場上都有較大的份額,深受農民歡迎。其中國欣棉16上升勢頭強勁,是國欣農村技術服務總會最新選育的適宜在長江流域棉區種植的抗蟲中早熟雜交棉花品種,2016年通過國家審定。該品種春播生育期126天,出苗好,長勢強,單株結鈴29.6個,單鈴重6.7克,經過2013—2015年的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國欣棉16豐產穩產,高抗棉鈴蟲。
2018年,國欣棉16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棉區進行了廣泛示范種植,在高溫干旱的環境下,農戶們普遍反映較好。預計每畝平均可收籽棉275~300公斤,比同村種植其他品種農戶畝平均多收籽棉30~50公斤,更重要的是每畝棉田施用農藥花費比種非抗蟲棉農戶節省開支70~80元。
(資料來源:農民日報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