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在2017年的劇圈中,有一部復古風美劇曾橫空出世,一舉拿下艾美獎和金球獎。2018年末,這部《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的第二季完結,依舊勢頭兇猛,在豆瓣穩拿8.7高分,且不出意外地繼續獲得多個獎項提名。
但有趣的是,與首季一面倒的溢美之詞相比,第二季的評論卻相當兩極:一邊是死忠粉的力挺,認為演員在線的演技和顏值,精美的服化道,都延續了之前的水準;另一邊則有不少觀眾表示“失望”,認為女主角并沒有太大的突破,有愧于女權主義者們的期待。
這倒引發了一個值得玩味的話題:麥瑟爾夫人到底如何給人帶來了希望,又怎樣讓人“失望”?
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劇情:生活在上世紀50年代的紐約,出身猶太上層家庭的米琪,有著高學歷、高顏值、高知家庭。她的生活就如從小憧憬般完美:體面的公寓,帥氣多金的丈夫,一子一女,十年不變的好身材……直到有一天丈夫告訴她,自己出軌了女秘書,因為完美的老婆和對他的高期待都令人喘不過氣來,他要離開。
大受打擊的米琪在酒后登上了脫口秀舞臺,大肆吐槽,甚至還被帶進警局。但她的表演卻收獲了無數好評,從此她成了一名職業喜劇人,開始追逐獨立自主的生活。第二季中,米琪在經紀人蘇西的幫助下,一步步在男權橫行的事業之路上前行,并收獲了新的愛情和更大的舞臺。
老實說,這部劇似乎從來就不算一部女權劇。女主角自始至終都對愛情、結婚有著本能的憧憬。她會為了保持美貌,幾十年如一日地保養和打扮,甚至會為了參加什么度假村的比基尼小姐競賽花盡心思,而在出場費被人壓榨時,她的第一反應是叫男人來救場。只有在登上舞臺時,她才會將一切規矩拋到腦后,大膽地抨擊和吐槽這個社會的一切。
如果說美劇分巧克力和藥丸兩種,前者治愈,后者治病,那么這部劇就是裹著巧克力的藥丸,入口順滑,卻將生活的殘酷包裹其中。
女主角所處的年代,正是二戰后經濟復蘇,傳統價值觀強勢回歸的年代。那些在戰爭時由女性撐起的職業,大部分都交還給了男性,女人只能從事諸如接線員、美妝柜臺售貨員等類型的工作,家庭主婦依然是最體面的角色。
這些從流行服飾也能看出來。上世紀40年代末,法國設計師迪奧的New Look風格在美國掀起了一場審美革命,女性將為了方便而打造的寬松直筒型服裝拋棄,紛紛束起小蠻腰,穿上夸張的大擺傘裙,襯托出上圍的豐滿,盡可能地強調女性的柔媚和曲線。
米琪的飾演者瑞秋曾為了體驗角色,翻閱過許多當時的時尚雜志,發現它們無一例外都在強調女性的家庭角色。這些雜志一方面教導女孩如何打扮得更迷人,以吸引和取悅男性,擁有一個好婚姻,另一方面則手把手地教她們料理家務,相夫教子,舉辦和參加各種社交聚會。平衡工作和家庭,爭取事業的突破?不存在的,好女孩不需要知道這些。


而另一方面,美國在上世紀50-70年代,卻又迎來了性解放的社會風潮,各種花花公子俱樂部,風月場所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就如美國“新新聞主義之父”蓋伊·特立斯在《鄰人之妻》中描述的:“從法國傳入的比基尼泳衣開始出現在美國的海灘上。報紙上會講某些城郊社區里換妻俱樂部的故事。全國的點唱機都放著貓王搖晃胯骨的音樂。人們聚在夜總會里,聽語出驚人的新近喜劇演員倫尼.布魯斯講段子。”
這個倫尼·布魯斯,正是在《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中出現的那位著名脫口秀演員的原型。他在劇中先是米琪的資深前輩,后來成為惺惺相惜的同行,最終成為摯友。真實生活中的倫尼就如劇中描述,出口成臟,能言人所不能言,因此在當時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盡管他在40歲就因吸毒過度而身亡,但在當時美國的反文化運動、民眾爭取言論自由進程中,卻是極具分量的一個名字。
在第二季結尾,倫尼因為受到政府限制無法正常表演,因而窮困潦倒。他向米琪傾吐了對于脫口秀事業的迷惘:“我就像是西西弗斯,在反復從山腳向山頂推一塊石頭,卻不知道終點在哪里。”米琪感同身受,又加了一句:“你再加一雙高跟鞋試試。”
是的,如果對于一個男性,脫口秀事業都已經困難重重,那么對米琪這位穿高跟鞋的西西弗斯來說,前路更加艱辛。她已經放棄了“好女孩”的角色,卻又不甘成為風月場所的那些“壞女孩”,因此,她就必須在充滿男權和偏見的舞臺上尋找出路。
在這個舞臺上,男藝人可以輕易談論生殖器、花柳病,女藝人卻連懷孕都不能吐槽,即使觀眾們哄堂大笑,她也會立刻從舞臺上被拉下去,因為俱樂部老板認為懷孕是“女人的私事”。
在這里,我不禁要向編劇致敬。因為本季的開頭并不是關于女主角,而是她的母親索菲。這位對婦道的恪守堪稱嚴謹至極的主婦,居然離家出走了!當父女倆氣急敗壞趕到她巴黎的住所時,發現平日養尊處優的她,住在一套沙發瘸腿、蟑螂橫行的小破公寓里,還要跟幾個男孩子公用衛生間,就這樣她也不愿回家!
因為在這里,這位猶如《玩偶之家》中的娜拉那般,一直受丈夫和家庭籠罩,似乎隨時都會暈倒的弱女子,突然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她散漫灑脫地游走在巴黎街頭,提著菜籃子和農夫調情,和小狗嬉戲,逛遍一個又一個博物館,重拾年輕時在巴黎留學的青春。
米琪哀求她回去:“我們都想念你”,她閑閑地點起一支煙:“我也想念我自己。”
但最終,出于家庭的需要,她還是回去了。這位出走的娜拉,在最喜愛的羅丹美術館前站了半晌,最后低頭轉身,沉默地走出畫面,消失了。
在她背后,也許有著千千萬萬出走又回歸的娜拉,這也反襯出成為麥瑟爾夫人所需要的勇氣。放棄唾手可得的安穩,去未知里尋找自我,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有人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從這個角度看,米琪已經活得非常明白了:“喜劇充斥著沉悶、權力的匱乏、悲傷和失望、拋棄和羞辱,由這種標準判斷,有誰能比女人更有資格講笑話呢?”

導演: 埃米·謝爾曼-帕拉迪諾
主演: 瑞秋·布羅斯納安 / 邁克爾·澤根 / 艾利克斯·布諾斯町 / 托尼·夏爾赫布 / 瑪琳·辛科
語言: 英語
首播: 2018-12-05(美國)
集數: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