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獼猴桃和進口獼猴桃,哪種更好吃?前不久在鄭州召開的國家獼猴桃科技創新聯盟2018年年會上,《國產和進口獼猴桃果品質差異比較分析》報告研究表明,國產獼猴桃的口感和風味多數優于進口品種。
該《報告》比較了北京、鄭州、西安、成都、杭州、武漢等六大城市國產和進口獼猴桃果品品質,共抽取國內樣品25份,進口樣品7份,涉及品種10個。研究結果顯示,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口感風味方面,國內獼猴桃多數品種都優于進口品種。但在一致性方面與進口品種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且國產獼猴桃多數售價低于進口品種。
我國是獼猴桃屬植物的原產地和栽培獼猴桃的源頭,品種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獼猴桃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在品種品質、市場競爭力方面仍有較多不盡人意之處。國產獼猴桃的口感和外形“參差不齊”“五花八門”,有的品種風味好,但果實不耐儲,抗病性差;有的品種產量高,但果實風味差,貨架期短。反觀新西蘭進口獼猴桃,每一顆都像“復制”出來的,大小、口感都是一致的。
我國獼猴桃種質資源豐富,近年來新品種研發勢頭強勁,先后推出 “翠香”“金桃”“紅陽”“紅寶石星”等新品種,為形成綠果、黃果、紅心以及軟棗獼猴桃并存的多樣化國內市場格局提供了強有力的品種支撐。但與新西蘭等世界一流獼猴桃強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眾所周知,超市的新西蘭佳沛獼猴桃價格是國產獼猴桃的2倍以上。這種現狀也要求我國獼猴桃產業要以需求為導向,著力推動品種的品質優化、熟期優化和布局優化,加大良種選育和推廣力度,促進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國家獼猴桃科技創新聯盟組成單位已經發展到46家,包括國家級、省級和地區級科研院所以及大學、重點企業等。聯盟成立一年來,開展了產業現狀問題分析和發展戰略研究,聚焦關鍵問題,開展協同攻關,研制了《獼猴桃鮮果分等分級》《獼猴桃潰瘍病鑒定及防控技術規程》《獼猴桃品種鑒定標準SSR分子標記法》《獼猴桃苗木繁育技術規程》《獼猴桃良好農業規范》等國家和農業行業標準,促進了我國獼猴桃科技和產業水平的提升。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