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鄉
【摘要】本文從項目管理的理論出發,分析了目前項目管理技術在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工作中應用的不足,以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闡明了項目管理技術在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工作中能得到較好應用,可以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最后對校企合作培養人才工作應用項目管理技術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項目管理 校企聯合 培養人才 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004-02
一、前言
校企合作是指高?;蚵殬I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等領域開展的各種合作活動,項目管理技術在校企重大科研以及技術服務項目中發揮了較大作用。本文所探討的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是指職業院校與企業深度合作開展的訂單人才培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工作成效不明顯,其中合作中的組織管理不規范,導致培養的人才質量不能滿足企業要求是一個主要原因。以下根據項目管理理論和技術,分析校企合作培養人才工作中的不足,并以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的校企合作培養人才工作為例,探討項目管理技術如何有效運用于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工作中,更好地推動職業教育發展。
二、項目管理的內涵
項目管理的內涵各方表述有所區別,在財政部2017年發布的管理會計應用指引中解釋到,項目管理是指通過項目各參與方的合作,運用專門的知識、工具和方法,對各項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使項目能夠在規定的時間、預算和質量范圍內,實現或超過既定目標的管理活動,項目管理的基本程序一般按照可行性研究、項目立項、項目計劃、項目實施、項目驗收和項目后評價等程序進行。與有關表述不一樣的是,財政部發布的項目管理應用指引中提出了項目后評價,項目實施應重點從質量、成本、進度等方面,有效控制項目的實施過程。
一般來說,校企聯合培養人才項目所涉及的金額不大,所以結合人才培養項目的特點,除了預算以外,按照以上解釋,項目管理技術能較好在校企聯合培養人才項目中應用。需要說明的是校企之間開展的項目,要符合項目管理的特征,且按照項目管理的基本程序實施,達到相應效果的管理活動,才能稱為項目管理的應用。
三、項目管理技術在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工作的應用現狀
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工作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目前積極探索的一個熱點課題,但目前實質性的校企合作進展比較緩慢,企業參與積極性普遍不高,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沒有根本解決校企合作中企業參與的深度和廣度等問題。
隨著技術進步,勞動力市場結構的變化以及企業用人機制改革,有遠見的企業也主動與職業院校開展聯合培養人才工作,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訂單培養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平臺。
訂單式培養模式是學生以企業準員工身份接受職業教育,形成了實習與就業同步的校企零距離合作新模式。其中校企深度合作的“訂單培養”模式,主要包括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利用雙方教育資源共同培養人才等內容。
在已經開展的校企聯合培養人才項目中,校企雙方都簽訂了合作協議,共同制定了人才培養方案,大部分企業也設立了獎學金,但往往培養效果達不到企業要求。分析其原因,有的是沒有按照項目式進行管理,還是按照委托培養的方式開展訂單培養工作?;蛘咴诎凑枕椖抗芾矸绞酵七M的工作中,往往是職業院校占著主導的地位,企業參與度不夠,存在沒有按照項目管理的工作流程、工具、方法推進工作,缺乏項目制度等問題。
四、項目管理技術在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工作中的應用案例
以下結合項目管理的程序以及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與攀枝花鋼城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鋼城集團)共同開展的“校企聯合培養高級復合型技能人才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為例,分析項目管理技術在校企聯合培養人才中能夠得到很好的應用。
(一)項目可行性研究
鋼城集團與學院有著長期的合作基礎,為滿足鋼城集團需求,學院在2007級機電專業中,開設了大工種訂單班,教學基本由學院完成,經校企評估培養效果不明顯。學院當時為四川省示范高職院校項目建設單位,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經校企雙方商議,校企深度合作開展聯合培養人才工作。
(二)項目立項
2010年項目組向學院申請立項了《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級復合型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教改實驗項目。在校內教改實驗項目的基礎上,2013年學院向四川省教育廳申請并成功立項了《校企聯合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教改項目,對先期取得的成果進行總結拔高,省級教改項目于2016年5月結題。
(三)項目計劃
項目目標:一是以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為平臺,探索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動力機制。二是探索并構建高級復合型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為鋼城集團培養急需的高級復合型技能人才。
校級教改項目時間:2010年9月—2013年9月;省級教改項目時間:2013年9月-2015年10月。
項目成果包括教學標準、培養方案、精品課程、教材、研究報告等。
(四)項目實施
1.項目實施中的組織、協調、控制措施得當
項目實行項目團隊管理制:校企雙方成立了由企業主管人力資源的副總和學院教學副院長任負責人的校企合作管理團隊,負責合作項目的全面組織與實施;實行培養方案評審制:培養目標、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等經校企專家、管理團隊和用工單位代表評審通過后實施;校企合作工作有章可循:校企雙方共同制訂了“校企定期聯席工作制度”等17個管理辦法。
同時,校企雙方在項目推進中,還實施了培養工作的調研機制和校企雙方定期聯席工作制度;加強了校企教學團隊建設;開展培養條件的優先建設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了培養質量的聯合監控;建立了學生激勵機制,開展了學生評價模式改革。
2.項目實施方法科學
廣泛搜集和查閱有關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等文獻資料,一方面在實踐過程中充分運用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挖掘理論成果,同時分階段分類別完成記錄、紀要、總結及報告。在項目研究與實踐過程中,還采用了專家判斷、焦點小組會議、群體決策技術、統計抽樣等項目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五)項目驗收
每年實行了培養工作的校企聯合評估制度,校級教改實驗項目于2013年通過校企雙方的聯合驗收,省級教改項目于2016年5月結題。
(六)項目后評價
校企雙方于2017年展開了項目后評價,一直認為,項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達到了校企雙方設定的培養目標。提煉出的“1+1”的高級復合型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為鋼城集團培養急需的技能人才提供了保障,同時也為我國高端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了一種可借鑒的模式。創新了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動力機制,調動了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推動了高職教育協同育人機制改革。
五、結語
從以上分析及案例可得出,項目管理作為一門很成熟的管理技術,在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工作中能得到很好的應用,能切實保證項目質量。結合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工作中的不足,以及案例中成功的經驗,對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工作應用項目管理技術提出以下改進建議:
校企雙方在項目管理團隊、項目計劃方案、教學實施、學生管理等方面需深度參與,如只有一方參與或一方參與度不夠就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合作中需要充分利用企業師資、實踐場地等資源,同時企業應該有投入保障機制,才能形成良好的校企互動。
在項目組織、協調、控制過程中應建立完善的制度,建立激勵等配套機制。
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工作有周期性,需要根據校企雙方的條件,在每個周期中不斷總結完善成功經驗,提高培養效果。
對于職業院校,應該設立專門的校企合作機構或者專門的校企合作管理人員,建立校企合作制度體系,規范合作項目流程,實施項目過程控制和評價,才能為企業培養出更多合格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財政部.財會[2017]24號:關于印發《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第100號—戰略管理》等22項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的通知[S]. 2017
[2]梁海珍等.在校企合作中應用項目管理的技術[J].中國培訓, 2017年24期
[3]王索雅.項目管理在校企合作中的應用研究[J].知識經濟, 2015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