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職業院校中航空服務專業教學建設狀況進行分析,總結專業課程構建的價值性,旨在結合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狀況,進行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為現代職業院校的教育發展提供支持。
【關鍵詞】職業技術院校 航空服務專業 建設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020-01
在航空服務發展的過程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對人才的要求相對較高,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實現服務內容以及服務水平的有效提升,以便實現航空服務專業人才的培養。結合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航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狀況,認識到專業建設中存在的限制性問題,為航空服務專業人才的培養帶來影響。因此,在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航空服務專業建設的過程中,為了實現專業性、服務性人才的培養,院校在教學改革中,應該根據國內同類院校專業教學狀況,進行專業教育的改革,轉變以往的教學形式,明確崗位職能培訓手段,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創新,促進教育形式的穩定創新。
1.構建創新性的教學理念
在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航空服務專業建設中,一些教學理念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限制,導致學生在受到高職教育中會受到觀念的影響。在航空服務專業教學中,一些學生會認為自己的專業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厭倦的情緒,因此,專業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針對這些教學狀況,進行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實現職業教育方法教學的目的性。通常狀況下,在教育體系改革中,為了實現教學的創新,應該做到以下內容:第一,在航空服務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融入航空服務藝術,結合學生的日常行為,實現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引導,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第二,在航空服務專業課程教學中,需要融入安全教育理念,實現職業教育的穩定創新。對于航空服務專業人才而言,在學生服務專業素養提升中,需要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強調學生的責任素養,逐漸改善服務質量,為職業技能教育方法的完善提供保障。
2.明確崗位技能導向機制
職業教育中,為了強調專業學生的技能性,教學體系構建中應該將學生崗位技能的提升作為重點,結合課程體系的基本形式,進行項目化的課程訓練。對于航空專業的學生而言,在專業技能提升中需要創設崗位技能培訓方案,結合具體的教學形式,進行特殊化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強化學生的技能性,為高校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學模式的轉變提供支持。教師在學生崗位技能培訓中,需要構建專項化的訓練形式。服務崗位中需要引導學生掌握復雜的學習環境,強調學生的技能素養,滿足高校訓練課程教學的基本需求,實現職業學生崗位技能綜合素養的強化。
3.創設校企合作教育形式
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航空服務專業課程創新中,為了實現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在院校教學改革中,需要構建完善性的校企合作機制,實現學生實踐技能的提升。通常狀況下,在校企合作服務模式構建中,應該做到:第一,積極與合作企業進行合作,認識到企業崗位人才的培養目的,實現高職學生的零就業;第二,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應該積極創設完善性的實訓平臺,通過科學化實訓基地的建立,進行教學模式的轉變,展現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航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的價值性,而且,在校企合作教學方法構建中,可以實現專業人才的培養,而且促進行業的發展[1]。
4.積極推行“雙證書”的人才培養方案
高校航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中,院校應該結合航空服務行業的特點,進行職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實現教學內容以及職業資格的融合。服務行業中,行業證書是衡量行業的標準,因此,行業考試中需要借鑒行業的標準,進行直接化、有效化教學方法的構建,實現航空專業人才培養的專業性。而且,在航空服務人才培養中,也應該結合行業的職業資格標準,進行教學計劃的完善,鼓勵學生參與到日常實踐活動之中,通過校內比賽以及行業評價,實現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為現代高校中航空服務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支持。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航空服務專業教學改革中,為了實現專業性人才的培養,應該結合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以及創新,展現服務型人才培養的價值性。通常狀況下,在教育改革中,應該構建創新性的教學理念,明確崗位技能導向機制,創設校企合作平臺,積極推行雙證書職業資格人才培養形式,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的性。
參考文獻:
[1]王曉瑩. 航空服務專業建設探析——以成都職業技術學院航空服務專業為例[J].青春歲月,2015(12).
作者簡介:
李麗萍(1976-),女,四川南充人, 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