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小禮
【摘要】人格教育是教育行業長期以來最引人關注的話題,且現代教育更注重學生的人格培養。中學生處于教育的第三階段,也是其人生觀和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階段。針對現階段人格教育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提出優化傳統教學模式并加強學生對網絡文化的認知,能夠使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升,這也是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中學生 人格教育 網絡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077-02
引言
中學生處在教育的第三階段,除了主修課本知識外,各種網絡文化也充斥在其周圍,現階段中學生教育方面存在很大弊端。傳統教學模式的枯燥乏味和網絡文化的新穎有趣,在教學中矛盾日漸突出。
一、現階段的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現階段中學生思想教育主要由學校開設的學科為主要切入點,但有些地方學校僅僅只是開設了這門學科,沒有專門對這門學科進行有效分析。許多一二線城市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塊抓得嚴,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課本上長篇大論的理論知識,更是結合網絡文化對學生進行觀念教育。很多縣級城市對思想教育這一塊還僅僅停留在書本知識。
現在中學生教育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老師沒有有效地引導學生,網絡傳播是通過互聯網把信息傳播出去,這個過程中,用戶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大量瀏覽自己感興趣的信息[1]。中學生目前使用手機的頻率普遍偏高,互聯網傳播的速度極快,許多亞文化在還沒來得及禁止之前就有許多轉載量,由于認知的不完整,中學生極易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中學生的人格教育
(一)人格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是首當其沖的。人格教育要著眼于學生的人格培養,在認知過程中,極小的差錯都會影響學生的認知偏差,在有效的教學下如何有質量的進行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人格教育不僅是學校教育的事情,也是學生家庭、成長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下產生的。健全的人格能使學生更自信、處理事情的方式更理智。
(二)中學生人格教育的偏差
許多中學生在長時間瀏覽亞文化的情況下,出現了校園暴力、性格冷漠等問題。近幾年網絡上時常有校園暴力的出現,學校方面僅出面發表一則處分通知再無其他,在學生的人格教育中,處分并不能很好的代替人格教育。相反,處分往往更能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學校在處理校園暴力的時候,總會以維護學校形象為第一要任,從而忽視學生的心理教育,導致學生的心理出現偏差,處理事情的方式也出現問題。
三、如何在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強化人格教育
(一)課堂教學方面
1.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針對性工作
針對中學生思想教育中所存在的弊端,還是要抓課堂教育。中學生最主要的時間都在學校,課堂教育是影響學生最大的地方,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是提升學生人格的關鍵所在。認真學習教育部所下發的文件,給學生更多的課堂體驗。
2.豐富教學內容,實現多種形式教學
在一味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中,學校應該發展第三課堂,把學生喜歡關注的事情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正確的理解傳播。一味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產生枯燥,從而厭倦。豐富教學多樣性,使學生對其產生興趣,有效進行人格教育。
3.了解學生關注熱點
在課余時間,老師可以了解一下當代中學生喜歡的東西,多聽、多看,在了解學生群體的喜好針對性的對教學內容進行改動[2]。學生的人格教育離不開其關注的興趣,往往他們關注的事物對他們具有很大影響。所以,在做好書本教育的同時,也要了解學生關注的熱點話題、新鮮事物。
(二)課外引導方面
1.引導學生的認知辨別能力
在教育教學中,不能一味的否定學生的認知。在有限的認知里,學生還不能徹底了解一些文化,僅僅是覺得新穎,這種情況下,老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新鮮事物。學校應設立專業的心理咨詢室,各科老師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必要時和其家長進行溝通。
2.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校園暴力是學生人格教育中最大問題,現階段他們認為特立獨行才是做自己,從而做出不正確的舉動。很多學生的暴力來源于網絡,一些血腥暴力的游戲、惡俗的視頻等,都會造成學生心理和人格認知的偏差。學校應組織學生學習相關網絡教學視頻,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3.規范校園暴力解決辦法
規范校園暴力解決辦法,禁止以暴制暴的現象出現。學校應根據情況制定相關規定來制止校園暴力,不能只給處分,要進行適當的心理教育。從根本解決問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中學生的人格教育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重點,要將其貫穿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課內課外,雙管齊下,做好對學生的人格教育。
參考文獻:
[1]李春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探討[J].科學與財富,2017(21).
[2]慕欣茹.論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J].石家莊學院學報,2015(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