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芹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125-01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而又非常重要的學科,教學內容中有許多的定義、公式、解題技巧和思想方法。學生如何消化基礎知識,掌握解題技巧和思想方法,進而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學生會“學”。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要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必須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創設適合學生參與的創新環境
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調動學生求知欲的基礎,也是決定教學成敗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應以訓練學生的參與意識為目的,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做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搞好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于隨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在學習過程中,要使學生能積極、自由的談出自己的想法,并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允許他們說錯、做錯,允許他們改變觀點,允許保留觀點。讓學生在這種民主、平等、自由的環境里學習,感受到關愛和尊重,獲得“心靈自由”,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變得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產生創新學習的欲望。
二、更新教學方法,多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
在數學教學中,只有促使學生眼、耳、鼻、舌、身多種感官并用,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進行比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進而真正參與到知識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中來。
1.讓學生多讀。讀,是開啟性的思想活動。通過閱讀學生可直接獲得一些知識。在教學中,應盡量讓學生早讀、多讀,通過讀書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對于那些不善讀書的學生,教師應事先給予閱讀提綱或加以具體指導,讓他們帶著問題讀書,逐漸養成讀書、善問的良好習慣。如代數《分式》的教學,擬給學生的預習提綱:(1)什么叫作分式;(2)分式有何特點;(3)什么叫作有理式;(4)分式、整式、有理式有何區別和聯系;(5)分式有意義的條件是什么?為什么?(6)怎樣求字母取何值時,分式無意義;(7)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是什么?為什么?(8)怎樣求字母取何值,分式的值為零?學生帶著上述問題閱讀課文,逐個尋找答案。在學生預習的過程中,老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因材施教。然后對普遍存在疑難問題,如(5)、(6)、(7)、(8)作認真的解答,讓學生深入理解,掌握雙基。目的培養學生學習的責任感和直接的學習興趣,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者。
2.讓學生多議。議,是初步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一種探討性的思維活動,它能促使學生積極的思維,加速完成認識知識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一種手段。如講絕對值后,布置一組練習:求下列各式中字母的值,(1)| a | = 3 ,(2)| a+1| = 4,(3)| a-2 | = -5 。前兩題學生幾乎都做對,第(3)題,多數學生答案都是7或-3,個別同學講無解,這時老師請學生議一議,學生在老師的信任、期待的目光下,躍躍欲試,緊接著個個豁然開朗,原來是任何數的絕對值不可能是負數,所以本題無解。通過議論,學生弄清了問題的實質,主動地獲取了知識。
3.讓學生多問。問,即質疑問難。它是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同樣一種發展性的思維活動。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層次去提出問題,暴露矛盾,解決矛盾。從而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學習數軸時,可引導學生提出一連串的問題:數軸的原點、方向、長度單位各是怎樣規定的?原點右(左)側的點表示的是什么數?數軸上的任一點所表示的數在其右(左)側的點所表示數的大小關系是怎樣的?若引導學生能夠提出這一連串問題,學生對數軸的認識顯然是深刻的。
此外,教學中讓學生多練習、多板演、多總結等都可增加學生參與教學的機會。
三、激發興趣,培養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探討的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獲得促進學習的積極效果,才會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努力去思考問題,使學生處于最優的思維狀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巧妙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覺得每堂課都有新的感覺、新的發現,從而使學生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動的創新意識。
總之,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主陣地,應以學生為主體,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的內因,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把課堂變為師生共同創造的場所。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參與者;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實踐者;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賞心樂學之所,奇思妙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