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喜榮
【摘要】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強調的就是團結協作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各方面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每個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更加需要精誠合作、團結一致才能實現目標。因此,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應當成為每個人必備的素質之一,從小就應當培養這種意識。但目前來看,過重強調自我中心和個人意識,是每個家庭從小灌輸的思想,導致小學生在團隊協作方面的意識非常淡薄,因此,必須在學校把這一課給補上,而體育課,因為其性質和內容,對于團結協作精神和意識的培養具有獨特的優勢,應當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發揮其作用。筆者結合工作經驗,對這一問題進行論述。
【關鍵詞】體育課堂教學 培養小學生 團結協作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217-01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轄區內隨機抽取了兩個小學班級和體育老師。
1.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圖書館、網絡等收集大量與本專題有關的文獻資料,以及有關專家的文章等,進行研究,爾后確定研究的角度和內容。(2)問卷調查法。共發出200份調查問卷,針對學生對有關問題進行調查測試,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匯總、分析。(3)歸納分析法。對文獻資料以及調查結果等進行綜合匯總和分析,并歸納總結出結果,得出結論。
2.結果和分析
2.1 小學生團結協作的現狀調查
2.1.1 學生對團結協作有一定的了解并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
通過分析問卷調查的結果,我們發現,目前小學生中對于團結協作的認識還存在著如下的問題和現狀:首先,問到是否了解團結協作這一問題,僅有12.4%的回答“非常了解”,有10%的人選擇了“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而選擇很了解的占到了40.2%,其余的選擇了“了解一點”。其次,對于團結協作重要性的認識方面,認為非常重要的占57.8%,認為很重要占30.3%, 有10%的人認為不太重要。但當問到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會有意識地進行團結協作的問題時,選擇“常常”只占20.3%, 選擇“偶爾”最多,占到了69.6%, 選擇“基本沒有”的占到了5%。
2.1.2 造成忽視團結協作的原因值得重視
通過對問卷結果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目前小學生中對于團結協作不夠重視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方面:首先是個人性格,這是造成問題出現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家庭環境,由于現在家庭中多數為一個孩子,其自我意識比較強,而對于團結精神沒有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和教育;最后,是教育的缺失,在家庭教育甚至學校教育的環節,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某事的教育理念多一些,而對于團結與合作的理念比較少。
2.1.3 體育活動對學生的團結協作影響大, 但教學投入單一
體育活動對于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學生時代,學生最為關注的是學習和課堂,集體活動的時機和場合并不是特別多,而最為常見的團體活動就是運動會,因此,體育課堂和運動賽場就成了他們集體活動的主要場所和時機,因此,必須利用好這一有利的機會,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培養,以鍛煉其團結協作的意識和理念。
2.2 團結協作的作用和意義
體育課堂和運動賽場,對于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學生時代培養團結協作的最為重要的時機。因此,應當利用好體育課堂的時機,選取一些團體活動和互助才能完成的項目,并且可以適當組織一些小的競賽和活動,一來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二來才能夠培養出其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同時,也可以在師生之間開展一些互動,從而增進師生感情,從而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進行和效果。
2.3 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方法與措施
2.3.1 應用團結性體育游戲, 在快樂氛圍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
體育老師應當在課前認真進行備課,精心選取一些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的課目和任務,營造出良好的團隊合作環境;課堂上也可以選取一些游戲,集體進行,這樣寓教于樂,在游戲中鍛煉學生的團隊精神。
2.3.2 運用比賽、合作學習的方法, 讓學生在競爭與合作中體會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1)運用比賽的方法, 讓學生在競爭中體會團結協作的重要性。比賽是最能激發集體榮譽感的一種活動,可以通過運動會或者課堂上的一些團體游戲來進行比賽,讓學生在比拼中體會到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讓學生進行不同分組,合理搭配,在技術、心理和團隊的比較中,達到既鍛煉了身心,又適應了團隊的目的。
(2)運用合作學習, 在相互配合中養成團結協作的習慣。合作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素質。必須從小就要培養學生這種意識和理念。體育課堂上,老師可以設置一些題目和內容,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通過集體的能力和努力,完成一項活動或者體育項目,從而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一點一滴培養出團隊的意識,認識到協作對于個人的重要性。同時,通過在團隊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并且通過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出合作的習慣。
2.4 加強師生交流、生生交流, 用言語培養團隊意識
(1)在體育教學中,老師應當轉變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其參加體育課堂的積極性和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從而教學相長,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關系,并且要尊重學生的心理和人格,營造出師生和諧的關系,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在進行團隊協作意識教育的前提下,也要充分尊重和發揮出每個學生的個性,這與團隊協作并不矛盾。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都具有自身的優勢和特色,因此,要引導學生在團隊協作中發現和發揮出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從而樹立起良好的信心,為團隊協作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從而促進團隊共同進步。
3.結論
團結協作,對于當今社會來說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因此,必須從小就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理念。要充分運用好小學體育教學這一優秀的平臺和時機,針對學生的特色和實際,進行科學的設計和準備,精心進行備課,引導學生樹立起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協作意識。
參考文獻:
[1]羅競媛.小議體育游戲教學中的團隊精神的培養[J].時代教育.2017(23).
[2]高寒.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