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裴洪崗 編輯/英斯 設計/龐婕
隨著兒科知識的普及,家長對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警惕性不斷提高,但警惕性的提高也給家長帶來很多焦慮,大腿皮紋不對稱是不是就是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要怎么排除?需要做哪些檢查?要不要治療?這些問題常常困擾著家長們。恰好我的女兒也曾有過這個問題,一起來了解一下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吧。
女兒出生后不久,我發現她的大腿皮紋不對稱(如下圖),據我了解,女性性別是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的高危因素,女孩的發病率是男孩的2~5倍。并且所有限制胎兒活動空間的因素,比如頭胎、出生體重偏重、羊水過少等都有可能增大DDH的發病風險,而這三個限制胎兒活動空間的因素里女兒占了兩個,她是頭胎寶寶,而且媽媽在孕后期羊水偏少。最重要的是女兒已經出現大腿皮紋不對稱的現象,這讓我對她的狀況有些擔心。
那么,大腿皮紋不對稱和DDH的到底有何關系?國內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發病率的地區差異性很大,平均發病率大約為0.1%。天津篩查過一萬多個6個月以內的新生兒,發現存在皮紋不對稱的孩子大約為1.4%,經過超聲篩查,其中可疑或確診DDH的孩子為11.9%;鄭州有醫生對一千多個大腿皮紋不對稱的孩子進行超聲篩查,發現9個月以下的孩子確診為DDH的大約占2.3%,9個月~1歲的孩子如果還有皮紋不對稱,患有DDH的概率達到9.5%,1歲以上的孩子則高達40%。所以皮紋不對稱的孩子存在DDH的風險比別的孩子要高很多,而且持續的年齡越大,風險越大。從這一點來說,我和其他家長們的擔心不無道理。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是指股骨頭在關節囊內喪失其與髖臼的正常關系,會導致孩子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發育。髖關節主要是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它們的結構就像杵臼,髖臼就是臼,股骨頭就是杵。不同的是髖關節相關節囊和韌帶把杵固定在臼之中,DDH發病就是由于種種原因,杵沒能固定在臼之中,而是可以滑動,跑到臼外去。但DDH在新生兒期可能沒有任何癥狀表現,為避免貽誤治療,外觀完全正常的新生兒也應該進行篩查,存在大腿皮紋不對稱的孩子更應及早檢查。
在新生兒期間,篩查DDH最簡單的方法是體格檢查。髖臼固定在骨盆上動不了,正常的髖關節是穩定的,股骨頭也不能跑動,我們的檢查主要是看股骨頭會不會動,如果股骨頭能滑動就說明髖關節有問題。
在暖和的房間里,讓孩子平躺在床上,脫去衣褲,在孩子安靜的時候像下圖一樣握住孩子的下肢,屈膝,讓髖關節內收,拇指像箭頭方向一樣用力,這叫做Barlow實驗。如果感覺到骨頭的彈響或跳動,那就可能有問題。

相反,像下圖一樣,在將髖關節外展的同時,靠握住大腿外側的指頭,沿箭頭方向用力,如果感覺到骨頭的彈響或跳動,那可能是股骨頭從外面滑進了髖臼,這也說明可能有脫位,這叫Ortolani 實驗。

Barlow實驗和Ortolani 實驗這兩種方法主要適用于關節相對松弛的新生兒,孩子到了兩三個月,關節比較緊了,上面兩個檢查就不可靠了。但還有別的檢查方法,最常用的是讓孩子雙髖雙膝屈曲平躺如右圖,然后對比兩個膝蓋的高低,有脫位的一側膝蓋會比較低,這叫Allis "征或Galeazzi 征。

另一個比較可靠的檢查是髖關節的外展實驗,正常的髖關節可以外展到80~90度,DDH的孩子外展則明顯受限,有的只能到外展40~50度。

體格檢查會受孩子的狀態和檢查者經驗的影響,如果孩子哭鬧、抵抗也可能影響檢查結果,所以體格檢查也只能作為初步的篩查,一旦體格檢查懷疑有問題,或者存在DDH高危因素,如臀位產、有DDH家族史、寶寶斜頸等,還需要通過超聲或X線來進一步排查。
如果孩子已滿6個月,拍片子直接看骨頭會比較可靠,根據X線下股骨頭和髖臼的關系,基本可以確定是否有脫位以及脫位的程度。但在6個月之前,孩子的股骨頭還主要是軟骨,在X線下看不到,沒法判斷位置,但超聲波是可以探到軟骨的。在歐洲,新生兒會進行常規超聲篩查DDH,超聲波沒有輻射,還可以檢測到X線檢測不到的軟骨,這是它的優勢,但超聲篩查受檢查醫生經驗的影響比較大,假陽性的概率比較高,有些正常的孩子做超聲也會報告異常,所以家長還要聽取有經驗的兒科醫生的建議,及時排查。我帶女兒做了超聲檢查,慶幸沒有問題。
DDH以前叫先天性髖關節脫位(CDH),后來發現它并非完全由先天因素造成,所以改成了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說明后天因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雙下肢捆綁、用襁褓將下肢長期固定在不恰當的體位等都會增加DDH的發病風險,這也是北方地區發病率遠高于南方地區的原因。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建議盡量少用襁褓包住孩子,多用背帶背孩子,讓孩子的下肢像青蛙一樣展開,這樣股骨頭就可以緊貼髖臼,以降低DDH的發生的風險。
如果一旦孩子診斷為DDH,就需要進行治療,治療的原則是讓杵固定在臼中,讓杵和臼互相刺激發育,構成一個穩定的關節。越早治療,治療方法越簡單,效果也好,有的只需要用特殊的支具固定下肢,有的需要石膏固定。如果DDH沒有及時發現,等孩子開始走路之后就會出現跛行,雙下肢不等長且承受的力量不均勻,關節的畸形也會因為負重進一步加重,這個時候再去治療難度會增大很多。所以家長們應及早檢查,一旦懷疑孩子有DDH,盡快找醫生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