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芳
(湖北省監利縣中醫院手術室,湖北 荊州 433300)
在追求證據的實際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價值示循證護理服務最大的特點,循證依據要和實際問題相結合,為改進臨床護理工作奠定基礎。一般進入手術室治療的患者都具備病情嚴重、病情發展速度快等特點,所以必須及時對病人做守護才能換回患者的生命,為患者提供的護理方案需要根據病人的愿望、價值以及病人的實際病情來進行個性化全面制定,不斷改善病人的護理質量,這樣就可以將更優質的個性化護理提供給患者。為了對手術急診患者使用循證護理模式的護理工作的具體應用過程進行著重分析,將2012年3月份到2014年3月份期間,在我院急診科進行手術治療的160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將我院急診收治的160名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160名病人通過抽簽的方式組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和觀察組同樣都是80名病人。全體患者中有89名男士和71名女士,年齡在23-71歲之間,通過對比并沒有發現兩組病人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明顯的差異,所以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常規護理方式針對80名對照組病人使用,循證護理模式針對80名觀察組病人采用,具體內容有:首先要根據患者綜合身體狀況進行分析,然后對疾病、心理以及病房條件等進行綜合評估,為患者手術做好全方面的評估準備,循證科學需要通過對護理過程中出現的風險來查詢文獻進行論證,嚴格控制手術過程中的環境溫度和濕度,在手術期間還有完成手術后對于患者的身體四肢要進行保溫工作,盡量縮短病人進行手術的時間,縮短病人肢體暴露在外的時間。在患者完成手術以后的吃飯、保持衛生等進行觀察和生命體征記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手術事項一定要提前告訴病人。并對病人出現的發燒情況、發熱以及出血等突發情況進行詳細記錄。
在對患者進行為其1個月的治療和護理之后評估患者的恢復情況,康復:病人身體各項病狀狀況和體征完全消失,身體功能以得到充分恢復;有效:改善了病人的病情和體征情況,病人身體功能和原來相比得到了提高;無效:患者在經過治療和護理之后各項病理癥狀和體征沒有出現變化,各項身體功能沒有得到好轉。
給觀察組的病人做完手術之后,手術后的住院治療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循證護理服務在滿意程度方面存在的差異,每項數據的顯示全部明顯要比對照組低,存在的對比差異相對來說比較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者手術后的滿意程度進行對比
循證醫學需要很多的辦法學來為其提供保障。臨床試驗的設計、執行和控制質量方面都需要方法學來提供幫助,以此來保證設計出來的試驗是科學的、真實的并且符合臨床實際應用。在全世界,關于循證醫學的所有臨床研究全部需要通過方法學來進行收集,在患者給出評價之后在對整體評價結果的質量進行評價,如果不能對其進行統計學分析,就需要給出一份描述性結論。新證據會不斷隨著時間的推移浮現出來對這些結果進行及時更新和補充,讓他們和護理效果的真實性越來越接近。不可否認的是這種高級別的證據目前越來越多的臨床決策對此產生了依賴。綜合分析,循證醫學是不斷經過改變疾病譜和治療方式以及不斷產生的這些新證據中的現實問題而造成的。通過對循證醫學從開始到現在的發展來看,剛開始只有個別人使用,后來就形成了一種前瞻性的探索過程,最后總結出一些現實經驗并且將其中的方法提煉出來,然后將其上升為學科研究,而現在正在向學科群方向進行發展。“三要素拍板”在醫生對病人進行實踐循證醫學過程中必須要符合:
(1)對目前能找到的所有臨床研究證據進行參考;
(2)醫生根據自己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得到的經驗以及在給病人提供檢查的過程中得到的第一份臨床材料,因為臨床醫學需要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所以在任何時候醫生的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術都是不可缺少的;
(3)將病人的醫院提到非常高的程度上,對病人的實際選擇要充分尊重,例如癌癥病人要對其家庭經濟情況和個人治病意愿進行充分考慮,對于歲數比較小的病人要對其性生活能力進行充分考慮。如果“三要素拍板”脫離了治療過程那這種就不屬于循證醫學。
另外,對于循證醫學需要的證據要對其進行“與時俱進”是循證醫學的兩大核心內容。循證醫學所提出的要求就是將臨床研究的證據進行分級別管理。
綜合上述,在患者接受急診手術護理時,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也可以通過使用循證護理模式來縮短時間,加快手術后的康復時間,不良反應的突發概率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減少,經過對循證醫學的綜合價值進行分析,值得推廣臨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