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司坤
澳大利亞當地時間26日上午,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在悉尼與澳大利亞貿易、旅游和投資部長伯明翰簽署《澳大利亞-香港自由貿易協定(A-HKFTA)》以及《投資協議》,協議涵蓋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知識產權等范疇。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表示,該協定開啟了澳大利亞與香港密切互利關系的新篇章。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天上午也表示,自貿協定和投資協議是“非常高分量及有成效的協議”。
實時享受零關稅
澳大利亞新聞網稱,周二簽署的這份協議已與此前澳方同印尼、秘魯簽訂的自貿協定一道,等待今年5月澳聯邦大選后組成的新議會的批準。
雙方有關官員均高度評價此次簽署的自貿協定。澳大利亞貿易、旅游和投資部長伯明翰表示,在該協議下,商品將享受零關稅,服務供應商的市場準入也將得到保障。此外,伯明翰指出,根據該協議,雙向投資的條件也將得到顯著改善。“我們就一系列前沿規則,尤其是在數據流通和存儲領域達成一致,以此促進貿易和投資,并為澳大利亞的投資者提供確定性和信心。”
另一方面,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協議實施之后,商品貿易將會實時實施零關稅,每年可減免的關稅達1600萬港幣,加上香港現階段與澳大利亞的服務貿易額超過400億港幣,協議也會降低投資門檻,有助投資者進入市場。
為香港服務供應商打開大門
除了出口商將從中獲益以外,該協議還將為服務供應商進入市場打開一扇更大的門。伯明翰指出,成百上千家涉及金融、建筑、通信、醫療、教育、零售、物流以及專業服務部門的澳大利亞企業將會更好地進入香港市場。香港新城電臺也評價稱,該協議“為香港投資者提供法律保障和更優惠的條件進入澳洲市場”。
邱騰華說,協議生效后,香港的服務供應商在澳洲140個服務行業也將享有當地市場準入待遇,高于雙方在世貿中的承諾,開放力度比澳洲給予其他地方要大。他特別提到,在協議中新開放的法律仲裁、調停和調解服務,以及鐵路運輸服務兩大范疇,澳方過去只對鄰近的新西蘭開放,此次協議為香港的服務供應商開放,能夠給予相關行業很大的發展空間。
市場可擴展到澳門和內地
據澳大利亞新聞網報道,香港是全球最大的澳大利亞企業海外業務集中地,在過去的2017-2018年度,雙方貿易額達到188億美元。與此同時,截至2017年年底,香港是澳大利亞第五大外資來源地,投資額達1166億美元。同年,香港成為澳大利亞第十大海外投資目的地,投資額達474億美元。本份自貿協定是本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簽訂的第4份自貿協定;加上澳大利亞,香港目前與其他經濟體簽訂了8份自貿協定。
匯豐銀行澳大利亞首席執行官特里高表示,澳大利亞企業現在處于有利地位。“這項協議將為澳大利亞企業創造機會,使其業務擴展到香港以外的大灣區,那里還包括中國內地的9個城市和澳門,”他說,“中國對該地區經濟一體化的新計劃意味著,到2025年,其消費市場可能會翻番,達到近9000億美元。”
不過,協議能否通過還有待觀察。澳大利亞新聞網指出,在野黨工黨反對在自由貿易協定中加入投資者與國家之間的爭端解決條款,因為這一條款允許公司起訴政府。《澳大利亞人報》援引工黨貿易發言人克萊爾的觀點稱,該協議是“向前邁出的積極一步”,但工黨將在下一屆議會中對其進行“審查”。
關于“允許公司起訴政府”這一點,澳大利亞公平貿易與投資網絡26日特別發文進行了闡述。該機構援引召集人雷納德博士的話稱,“今天簽署的《澳大利亞-香港自由貿易協定》及單獨的投資協議仍然賦予外國投資者以特別的權利,如果他們認為法律或政策的變化會損害他們的利益,那么他們可以繞過澳方國家法院并在國際法庭上對澳政府發起數百萬美元的起訴,這即是投資者與國家之間的爭端解決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