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順江
執著
名言速記:沒有加倍的勤奮,就既沒有才能,也沒有天才。——門捷列夫
12歲的山本健太郎是日本神奈川縣川崎市的一名男孩,他長得敦實可愛,機靈里透著點倔性。讀五年級時,班上流行一種“彈橡皮”的游戲,誰的橡皮能將對方的彈飛,誰就贏。健太郎和班上同學比試了幾次都失敗了,他暗地里琢磨后發現,大家的橡皮都差不多,如想獲勝,就必須找大塊兒橡皮才可以。
于是,他去一家家文具店挨個兒搜羅,反復比較、挑來挑去,終于找到了中意的橡皮。雖然大塊兒橡皮攻擊力強,可玩過后,在寫字用橡皮的時候,如果用力稍微過大就會斷裂。要想繼續玩這個游戲,還需要買新的橡皮。
于是,他找到那家文具店的老板說:“你們賣的橡皮有毛病……”老板一聽笑了,橡皮要是有毛病,那其他文具不是更有毛病?
“我仔細觀察過了,不過,橡皮中間的包裝紙邊角上如果設計一道切痕,就可以完全改變。”健太郎一本正經地說。
文具店老板不想再聽他解釋,極不耐煩地說:“你這孩子太較真了,買就買,不買拉倒。你這樣挑三揀四,干脆將我店里所有文具都研究一遍吧!”健太郎什么也沒說,轉身走了。
回到家里后,他拿出一個厚厚的本子告訴媽媽,自己要利用課余時間研究文具。媽媽山本香聽后,非常支持兒子,告訴他說:“既然選擇做一件事,就要堅持做到底。”從此,他迷上了文具。
每次,他都會反復比較各種文具的優劣,然后將自己對文具的使用感受寫進本子里,再親手繪制與實物相當的文具插圖。從自動鉛筆到卷筆刀,甚至連文具盒都描述到了本子上。
老師得知他的行為后,不僅沒有阻止他,反而鼓勵他,讓他把這份圖鑒作為自己暑期“自由研究”的課題。整整一個暑假,他一共畫了100多頁,里面詳細介紹了168件文具,對多種文具的性能和使用感等都做出了明確獨到的解說。
后來,他決定將這份圖鑒作為慶祝TANTAN文具店開業10周年的禮物送給店長。店長富田仙惠看后,為里面精細的編排和內容的翔實而震驚,忍不住發到了網上。沒想到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還上了日本早間新聞。富田仙惠找到出版商要求出版這本圖鑒,出版商又邀請來35家文具商寫上書評。大家對山本健太郎敏銳獨特的觀點贊嘆不已,都說他對文具的優點和缺點做了一個最強解說,并紛紛表示,要把這本書作為所有員工的必讀書目。
素材分析:
盡管健太郎的想法一開始曾被人嘲笑,但他沒有選擇放棄,而是用執著和堅持換回了驚喜。小小的文具,能寫出一本百科全書,靠的是勤奮與用心,用心去研究,努力去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