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會
【摘 要】目的:探討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的心理應對及干預措施。方法:選取我院職業暴露護理人員74例(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隨機分為不給予心理干預的對照組(37例)與心理干預的觀察組(37),觀察護理人員心理狀態。結果:與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低,P<0.05。結論:給予職業暴露護理人員心理干預,能有效改善護理人員心理狀態,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值得借鑒。
【關鍵詞】護理人員;心理應對;干預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1
在患者臨床治療中,與其接觸機會最多的為護理人員,因此,護理人員常出現感染性疾病的職業暴露風險,對其身心健康影響較大。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注射、輸液、標本采集,常出現職業暴露[1]。護理人員出現針刺傷及感染經血傳播性疾病的概率較大。職業暴露護理人員情緒反應較為強烈,對其從身體健康及心理狀態影響較大。本文選取我院職業暴露護理人員74例(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探討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的心理應對及干預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職業暴露護理人員74例(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隨機分為對照組(37)與觀察組(37例),對照組男、女為2例、35例,年齡20至45(29.48±6.53)歲,觀察組男、女為1例、36例,年齡21至44(28.71±6.68)歲。一般資料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不給予心理干預。觀察組給予心理干預,①首先保證護理人員安全,將不良心理狀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掌握暴露源患者情況,判斷護理人員暴露級別,一定情況下給予預防性藥物,盡快降低或脫離危險。②給予護理人員全面的理解與支持,不要隨意進行評價,通過與其進行溝通與交流,使其表達自己心中所想,充分宣泄情感,給予鼓勵及支持,讓護理人員感受到身邊人的關心。發放有關職業暴露宣傳手冊,開展知識講座,發放預防資料等[2]。③盡可能的了解相關情況,掌握真實情況。護理人員此時處于抑制狀態,不能積極面對現實,常出現不知所措、緊張恐懼的情況,尤其在情緒激動期,不能正確認識事件的發生,給自己施加壓力,因此,要加強交流,對暴露情況進行分析,給予反復、細致的心理疏導,使其釋放壓力。也可以引導護理人員向親朋好友尋求幫助,也可以引導護理人員自我調整心理狀態,轉變思維方式,正確看待,進而改善不良心理狀態[3]。④給予護理人員人性化關懷,使其職業暴露后心理危機的發生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保證護理人員身心健康,在日常工作中減少差錯事件的發生,提高自身能力及工作效率。安排娛樂活動,使其放松心情。
1.3 觀察指標
SAS評分:焦慮自評量表,評分低即焦慮情緒輕;SD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低即抑郁程度低。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統計工具:SPSS20.0,計量資料:(),t檢驗比較,計數資料:n,%,檢驗計數資料,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心理狀態對比
干預前,觀察組SAS評分(62.79±4.98)分,對照組SAS評分(61.28±5.34)分,t=1.2579,P=0.2125,觀察組SDS評分(60.38±3.10)分,對照組SDS評分(60.32±3.24)分,t=0.0813,P=0.9354,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40.48±1.83)分,對照組SAS評分(47.98±2.31)分,t=15.4802,P=0.0000,觀察組SDS評分(41.29±3.73)分,對照組SDS評分(48.27±3.81)分,t=7.9629,P=0.0000。
3 討論
職業暴露后,護理人員常出現情緒不穩的情況,醫療機構需要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保持對患者的關心與熱情,保證護理服務質量,但是過度情緒工作會導致護理人員情感失調[4]。大部分職業暴露護理人員存在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如果繼續工作,不能保證工作質量,嚴重時還會出現差錯事件。
本文結果中,干預前,兩組SAS評分、SDS評分對比,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40.48±1.83)分,SDS評分(41.29±3.73)分,與對照組相比,P<0.05。職業暴露會嚴重影響護理人員心理及生理,出現抑郁、焦慮等情緒,職業暴露后,護理人員擔心自己被感染相關疾病,還可能將疾病傳染給家人,護理人員非常害怕,但又無可奈何,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并且護理人員身心健康對其家庭及生活有著直接影響[5],因此,必須給予有效的心理干預。職業暴露后,通過心理疏導對護理人員進行行為干預,使其放松心情,積極了解相關知識,加強有關職業暴露知識的宣教,改善不良心理狀態。職業暴露護理人員對事件的處理方式常存在不合理問題,通過心理干預,提高護理人員對事件的調節及處理能力,積極應對,直面問題及壓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否認或逃避事實。當前,社會在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相關問題的處理中還存在不足之處,尤其針對職業暴露后護理人員,其心理方面沒有受到較大的重視。作為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對職業暴露護理人員心理問題引起關注,在穩定護理人員隊伍建設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所以,對職業暴露護理人員進行心理干預,能有效改善護理人員心理狀態,消除不良情緒,積極面對生活及工作,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于學軍,陳萍,肖莎麗,etal.心理干預在醫務人員HIV職業暴露后處置中的應用體會[J].西南國防醫藥,2016,26(5):551-553.
李玲,王明華,李賢斌,etal.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危險因素分析與防護措施[J].河北醫藥,2017,39(17):2694-2695.
李文玉,鄭雪梅,甄亞琴,etal.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后不同時期心理狀態的調查分析[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5,38(1):106-108.
孫志峰,鄒艷杰,劉晶磊,etal.北京市東城區某醫院醫務人員職業危害暴露后心理健康狀況[J].職業與健康,2017,33(20):2812-2815.
蔣雪松,崔丹.防護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實踐探討及分析[J].中國醫院,2016,20(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