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壽健 宗林林
名師簡介
吳壽健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淮安市語文學科帶頭人,現任教于江蘇省淮安外國語學校。
宗林林中學一級教師,江蘇省淮安市青年教師語文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現任教于江蘇省淮安外國語學校。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語言真奇妙!細加品味你會發現,即便是生活中的一句看似平常的話,說話的語境、方式不同,表達的意思、效果也不同,讓你產生的心理感受也會不同。
請從備選詞語中任選一個補全文題,寫一篇文章。
備選詞語:深意、味道、智慧、藝術、委婉、大膽、暖心、扎心、離譜、冒昧。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2018年淮安市中考作文寫作內容及要求貼近考生的生活實際,引導考生關注個體生命成長與歷練的過程,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寫出真情實感、真知灼見。
本次作文是一道半命題作文。文題指向明確,切口較小;雖有限制地給了10個備選詞語,但“限而無限”,能有效激活考生的生活體驗,方便他們進行個性化寫作。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寫真人真事、說實話真話、抒真情實感,也盡可能地防止了宿構與套作。
這道作文題審題難度較小,但是考查了考生從生活中提煉材料、構造故事的能力,可以較好地引導考生關注生活、體會成長、感悟生命。
考生首先必須立足自身實際從備選詞語中選擇一個補全文題,然后需要將相關內容表達清楚:那句話是誰說的?是在什么情境下說的?為什么要用那樣的方式說?那樣說給人什么樣的感受?當事者對那句話有怎樣的反思與認識?考生既可以敘述說話過程,也可以對說話的情境、方式、感受進行具體描繪,還可以對那句話發表議論……
從命題材料和題目要求看,文章立意的重點在于對“那句話”的理解和品味。對“那句話”的理解和品味是考生結合特定的語境,經過一定的反思后得出的深刻體悟。對“那句話”的理解與品味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與厚度,決定了作文立意的高下。
從閱卷情況看,考生選取的素材屢屢“撞車”,且仿作、套作較多。例如,不少考生選擇描寫各種類型的匠人,想要以此表現匠心的珍貴和傳統手工藝、傳統文化的日漸式微。這樣的選材未嘗不可,但大部分考生是從之前讀過的范文中汲取素材,而非從自己的生活中提煉,因而寫出的人物嚴重臉譜化,缺少獨特的個性和真實動人的細節。由此也反映出這些考生獨立自主寫作能力的欠缺,以及投機取巧的功利心態。
還有很多考生缺乏對真實生活的凝視、觀照和提煉,“賣鍋貼的女人”“街頭修鞋的老人”等在他們筆下頻頻出現,而且一張口就是“心靈雞湯”。這樣的內容多為虛構,忽視了生活的本真之美、本真之味。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深刻感悟的素材。例如,有一名考生寫的是自己真實的住讀生活。冬天,母親來看他,發現他的校服拉鏈壞掉了,便想方設法幫他修好拉鏈。母親先是用蠟燭在拉鏈上打蠟,接著到處借鉗子,最后沒辦法,便用牙齒咬拉鏈。在一波三折的敘事中,他深深感受到了母親說的那句話的分量——“只要你需要,我就一定能做到”。
首先,不少考生對詞語的運用能力不足,文章中缺乏新鮮、靈動的詞語,讀之乏味。
其次,部分考生缺乏積累的意識與習慣,文章中欠缺美學意味和文化味。其實,優美的現代詩詞、古典詩文、耐人尋味的歌詞、幾米的漫畫甚至初中三年所學的課文中,都有豐富的素材可以提煉、引用。考生如果能巧妙引用、闡發思考,展開聯想和想象,就會讓文章語言變得典雅厚重,立意變得新穎深刻。
例如,有一名考生寫自己由自卑到自信的成長過程,就緊扣那句話——“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展開。他由眼前的景寫到正視自己的惰性后努力采取行動讓自己變得美好——晨起奔跑激活生命的能量,夜晚讀書點一盞智慧的心燈。期間,他還巧妙地引用《夜空中最亮的星》中的歌詞,給文章增色不少。
此外,不少語文基礎尚可的考生可能是受到浮華、空洞的網絡小說語言的影響,一味追求語言的華麗,忽略了純真樸素、簡約平易的表達,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寫作不是華麗空洞語言的堆砌,不能缺少思想的深度、厚度和銳度。
本次考場作文中,部分文章只是呈現了“那句話”出現的情境,未能深入思考“那句話”的深意和帶給“我”的思考。蘋果公司CEO庫克說:“我并不擔心機器人會像人一樣思考,我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雖然考生生活在信息豐富、渠道多元的時代,但紛繁復雜的社會和快節奏的生活讓他們難以沉下心來深度閱讀和思考,難以在熟悉的地方發現“真相”和“物外之趣”,難以超越一己悲歡而擁有更廣闊的視野。
文題中的關鍵詞“那句話”,既可以是自己說的,也可以是別人說的(包括擬人色彩的花草、蟲鳥、山水等);既可以源自日常生活交際語境,也可以來自所閱讀的書面語言。
寫作時,同學們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那句話”是遠指,意味著這是某種情境結束之后的理解與反思;②一篇作文中可能會出現很多句“話”,但表現題意的“那句話”必須明確;③“那句話”雖然范圍寬泛,但一定要和“我”(寫作主體)產生某種關聯。
作文題目中的修飾語是“有點”。第7版《現代漢語詞典》中對“有點”的解釋是:表示程度不高;稍微。該修飾語主要意在引導同學們關注生活中的細微體驗,表達真實的感受。例如寫“那句話,說得有點暖心”,如果能充分表現“暖心”,體驗細膩,感悟深刻,應視為佳作;如果沒有充分理解與表現“暖心”,且簡單貼標簽式地寫成“很暖心”,就是在題意理解上出現了明顯偏差,會酌情扣分。
本道作文題提供了10個備選詞語,大致分為4類:①指向“那句話”的內涵,如“深意”“味道”“智慧”;②指向說話的方式,如“藝術”“委婉”“大膽”;③指向人的感受,如“暖心”“扎心”;④指向說話是否得體,如“離譜”“冒昧”。當然,這其中有的詞語會兼具幾方面的內容。
同學們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既然是從備選詞語中任選一個填在橫線上,那么,所填詞語就決定了寫作的內容與主題;②對“那句話”的“細加品味”,表現形式可以多樣化、個性化,但一定要圍繞所填詞語展開;③“那句話”可能會出現在多個情境中,寫作時既可以有所側重,也可以綜合表現。
一般情況下,如果選擇寫日常生活交際語境中的“那句話”,對“那句話”的“細加品味”應著重表現說“那句話”的具體語境以及對“那句話”的體會和思考;如果選擇寫閱讀中看到的“那句話”,則對“那句話”的“細加品味”應著重表現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此外,無論是選材還是立意,都必須表達真切、情感真摯、符合生活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