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亮
法國“黃背心”日前在游行中砸爛甚至焚燒了香榭麗舍大街上著名的富凱餐廳部分設施,餐廳不得不關門休整。“黃背心”之所以將怒氣宣泄在富凱餐廳上,在很多游行者看來,是因為“它象征著法國權貴的權力與奢華”,但法國文化界人士卻對它的被砸深感痛心。為何一個餐廳竟然寄托了法國人如此復雜的情感呢?
1899年,汽水商路易·富凱購買下位于香榭麗舍大街99號的一家簡陋咖啡館,這就是富凱的前身——“標準”咖啡館,它原本是巴黎馬車夫喝酒和休息的地方。富凱很快將咖啡館升級為英美風格的高級酒吧,并將其更名為“標準-富凱”酒吧。它的第一次重大轉機得益于當時巴黎“航空之都”的特殊地位。1903年6月,當時旅居巴黎、已經聲名鵲起的巴西“航空之父”亞伯托·桑托斯·杜蒙為宣傳“飛艇可以充當便利的交通工具”,竟然駕駛飛艇懸停在香街144號的自家公寓上空,然后落地邀請朋友去“標準-富凱”酒吧喝酒慶祝。
作為當時巴黎上流社會的活躍分子,出手闊綽、交游廣泛的杜蒙一向是時尚的領潮人。依托杜蒙如此浪漫而充滿想象力的做派,這座酒吧不但成為飛行員心中的圣地,更在巴黎社交圈打響名號。
1913年,餐廳老板穆里耶收購這座酒吧,將它改造成一家用桃花心木裝飾而成的高檔餐廳。巴黎上流社會名人及跑馬運動愛好者紛紛慕名而來,其中包括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總統普恩加萊、總理白里安、美國總統羅斯福、意大利汽車商布加迪、印度“賽馬王”阿加汗三世、法國高定時裝鼻祖波烈等。
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逐漸替代默片在法國普及開來,坐落于巴黎市西的富凱餐廳周圍正好擁有多家影院、劇院。憑借地利,富凱成為法國電影界片商、導演、演員的聚會及簽約地。導演巴紐、卡爾內、舞蹈家“黑珍珠”貝克、演員切瓦力亞、黛德麗、索菲婭·羅蘭等人都是富凱的座上賓。1958年末,法國爆發新浪潮電影運動后,多名著名導演夏布洛、戈達爾、特呂弗還有銀幕上的“野心男人”蒙當、“白日美人”德納芙、“大鼻子情圣”德帕迪約及“佐羅”阿蘭·德龍都頻繁光顧富凱,幾乎把餐廳當作了他們的“根據地”。
1976年,商人卡薩諾瓦買下富凱餐廳后,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創辦人喬治·克拉韋納在此創立代表法國電影界最高榮譽的愷撒電影獎,每年在這個素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的頒獎禮前數周,得到電影節評委會宣布的提名獲獎人都要在富凱餐廳舉行“提名者午餐”。1979年以來,在頒獎禮后,愷撒電影的獲獎者還要再來富凱餐廳舉行一個慶祝晚宴,更讓富凱的名氣大震。法國的莫里哀戲劇獎、路易·德呂克電影獎及羅杰-尼米埃文學獎先后將獲獎新聞發布會移師富凱餐廳。就連法國聯合電臺的“流行樂俱樂部”也曾一度將錄制現場搬到了富凱餐廳。富凱餐廳因此成為巴黎“偶遇”明星概率最高的地點之一,經常引發好奇游客的圍觀。
富凱餐廳也曾一度遭遇危機。1988年,隨著餐廳租約的到期,當時的科威特房東希望將富凱餐廳賣掉,然后在這里另設一座畫廊。包括影星貝爾蒙多、蘇菲·瑪索在內的法國文化界名人一致表示抗議,最終經過兩年抗爭,時任法國文化部長雅克朗在1990年10月19日拍板把富凱餐廳列入歷史建筑,富凱借助頭上“文化遺產”的帽子而得以保全。
2007年5月6日薩科齊贏得法國總統大選時,邀請親朋在富凱大擺慶功宴,多名商業巨頭嘉賓的出席以及奢侈的排場讓輿論為薩科齊貼上“金光閃閃的富人朋友”的標簽。富凱也再度陷入“奢華炫富”的議論。
此次富凱被砸后,餐廳老板表示,在重新開業之際將邀請抗議代表人物親臨簽名,因為“黃背心”的光臨也已成為富凱歷史的一部分。▲
環球時報201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