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衛 (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200082)

上海姚衛
《上海市中小學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試行稿)》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貫徹“健身育人”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體育健身中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智課堂”追求一種轉變學習體驗的創新經歷,強調“學習是求知、實踐和創造融為一體”的活動課堂。
我有幸借助“楊浦區創智季課堂教學展示”的實踐研究,對展示課中的第2個教材——《綜合活動:闖關挑戰賽》做了一番思考和實踐。綜合活動是本學科中的拓展內容,其學習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并體驗一到幾項其他健身項目的知識和方法,初步掌握技能,發展體能;培養學生參與體育健身的興趣和敢于嘗試與創新的體育學習態度,豐富體育健身經歷,逐步提高自我健身的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如何關注學習者的內在動機,維持學習者對學習本身的興趣?如何能合作學練、玩中生智、激發創新思維?如何樹立安全活動意識?帶著這樣的思考,我開始了教學實踐與反思。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能成為學生打開成功之門的第一把鑰匙。本課我精心設計了符合一年級學生年齡特征和場地要求的游戲作為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了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與氛圍。綜合活動“闖關挑戰賽”的器材是短跳繩,在游戲中通過教師為學生預設的情景,小組內學生分工合作,相互協作,以跑、跨、鉆等形式,共同完成學練任務。活動中教師要把學生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從而達成發展學生各項身體素質的教學目標。在本課中,學生進行的各種練習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很接近,使學生的創意和想象力得到提升和張揚,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1.預設
喜歡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在綜合活動的剛開始,學生們對“闖關挑戰賽”的活動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能積極參與,樂在其中。教師將“闖關挑戰賽”分為2個環節,第1環節為“闖關熱身賽”(4人一組);第2環節是“闖關升級賽”(8人一組)。然而隨著游戲的進行,在“闖關升級賽”中,由于第1名出發的學生要連過2關后再返回拍第2名學生的手,時間上有點拖沓,又或者教師為其設置的跑動距離過長,他們表現出了注意力不太集中,積極性下降或者違反游戲規則提早出發等情況。因此通過本課所需調整的問題是:如何在游戲的設計和組織上更加有所創新,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受到學生們的喜愛呢?
2.調整
創智課堂即創生智慧的課堂,是在超越把學生當作純粹客體、單純灌輸知識的課堂實踐,走向啟迪智慧、進行創造的新型課堂。再次試教,我根據第1次試教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調整:首先,在游戲器材的顏色上進行了創新。由原來顏色單一的短繩變為多種顏色的新型短繩,在視覺上首先激發了學生想參與的積極性。學生根據短繩顏色隨機分組,不同的合作伙伴激發了學生想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其次,在游戲的形式上也嘗試著進行了改變與創新。針對試教中出現的學生等待時間過長的現象,由原來的第1名學生完成練習返回到起點后第2名學生才能出發的組織,改變為第1名學生出發完成練習返回時第2名學生就可以出發,這樣的組織大大縮短了學生等待的時間,且學生練習次數增加,課的練習密度上升,提高了學生的運動量,激發了參與興趣。通過調整,80%的學生都順利地完成了教師預設的目標。隨著游戲的繼續,學生在熟悉了游戲的方法后,有的小組有了自己的一些新玩法,對此我并沒有阻止,而是點頭與微笑,予以支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課改的靈魂。我相信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舞臺,教師應將學習的時間、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玩中生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帶著這些想法,教師對課堂進行了再一次的設計和實施。
3.再實施
“創智課堂”不把教學視為研究的對象,而把教學視為研究本身,這從根本上恢復了教學的智慧品格,教師在研究學生的基礎上傾聽和理解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探究知識與體驗生活,這將是創智課堂持之以恒的行動訴求。在本案例的教學中,一名學生的一句話啟發了我,她說:“老師,繩子好漂亮呀,除了豎著鉆過去,我還可以橫著鉆過去呢,還可以……”“對呀!”我暗自想,“雖然我在課上給學生預設了一些目標,然而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是無窮的,有時比老師還厲害。”于是我順著她的話,讓每個組在原有的基礎上自創了多種“玩”的方法,如,在原有的基礎上他們自創了像一只只小螃蟹一樣橫著穿過繩子,敏捷地跨過繩子,或者輕巧地跳過繩子;2名拉繩的學生一會兒豎著拉、一會兒橫著拉,一會兒下蹲,一會兒起立,配合著組里的學生做好各種練習。此外,學生在游戲中還增加了“出發”的口令來提醒下一名學生,操場上此起彼伏都是“出發”的口令,每一名學生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盡情地投入到游戲中。游戲的形式增加后,課堂氛圍一下子活躍起來,不僅學生體驗了多種方法的游戲,而且學生在身體練習的同時,激發思維活動能力,營造智慧課堂。
1.情境創設 激發興趣 積極參與
根據教材特點以及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師先后通過情景引導、目標設置,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挑戰意識,使學生能更快地融入角色,進行本課的學習。熱情洋溢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主動地參與到本課綜合活動的練習中。而教師積極參與活動,成為學習的一員,良好的互動一下子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快樂互動 動思結合 智慧共享
“創智課堂”的指標體系指出要“建立學習社群,促進學習者互動、協作和交流”。本案例《綜合活動:闖關挑戰賽》需要運用小組之間合作的方法去完成,小組分工合作,學生們根據能力,分配角色,相互配合,以身體練習和思維活動緊密結合,從而創生智慧,共同完成任務。學生們在學練中通過有效的溝通,相互支持、配合,通過群策群力,共同努力,最終獲得成功。可見,給學生一點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教師會發現學生們的智慧如泉涌,課堂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3.多元評價 教學創新 活化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多元評價,有利于培養學生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發展。當然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名學生的健康發展。
本課特別關注每名學生的獨特性,采取多種多樣的合理的評價方式,多層次地評價學生,讓學生逐步樹立自尊、自信、自強,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在課堂中,教師著力貫穿著“自我評價、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多元評價方式,積極發揮“星星、笑臉”的評價力量,適時地將評價活動融入小組學習過程中,關注每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從每名學生自身特點來肯定學生的進步,而不是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學生,尤其是那些對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的尊重、鼓勵、相信與表揚會改變他們“失敗者”“差生”的身份與地位。多元評價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更樂于去思考,從而產生創造性的智慧。
“創智課堂”是一個智慧創生過程,一個師生合作生成智慧的集體行動。創智課堂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核心,以教師的教學創新為依托,打破傳統的教學狀態,促進師生智慧生成的課堂新形式。作為一名一線教師,當以此為重任,讓學生快樂地學,智慧地學,不斷加快自己在課堂上實踐與探索的腳步。
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模仿能力強,生性好動、自我約束能力差,善于觀察、善于表現,對任何事物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針對學生的特點,我在綜合活動“闖關挑戰賽”的設計中,采用了針對性強且富有趣味性的練習方式和手段,安排靈活多樣的游戲活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寓學于游戲活動之中,寓樂于教學之中。通過本案例的實施,我覺得教師要相信學生是最棒的!教師從預設、調整到再實施,學生在每一環節的表現都讓人驚喜和意外。
1.發展性評價更有效
學生的能力有高有低,在學習時會表現出不同的層次,不要去否定那些基礎不好的學生,課堂里沒有差生這個概念,而是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能力,從原來多少到增加多少來評價每名學生。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學生體育成績的高低,是狹隘的。發展性地評價,會讓他們愛上體育、樂于體育。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引導學生解決比賽中遇到的決策性問題,尊重學生的決定。課堂中遇到問題不可怕,關鍵是要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仔細想想,讓學生自己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也是廣大體育教師一直在追求的理想教育啊!教師要學會放手,相信這一過程是非常美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