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莉莉
【摘 要】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及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音樂可以陶冶情操,是新課程改革中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重要手段。不久前,教育部新聞辦公室發布藝術(音樂、美術)將正式納入中考。這個消息一時之間成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對“音樂進中考”背景下的音樂教學進行了一些思考: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下簡稱《音樂課程標準》),結合音樂進中考即將實施的考核模式,將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的音樂知識進行羅列整合,形成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梯隊遞進式教學結構,力求在音樂課堂中陶冶學生情操,拓寬其視野,熟記知識,提高藝術技能,落實素質教育理念。
【關鍵詞】陶冶情操;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知識技能
中圖分類號:G424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3-0202-01
不久前,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中指出:要貫徹《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將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計入中考成績;《揚州市初中畢業升學藝術素質測評工作實施方案(試行)》中也明確指出:初中畢業升學藝術素質測評分音樂、美術學科,包括藝術素質過程評價和音樂、美術學科素養考試兩部分。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認為音樂測評納入中考對老師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在學生學業負擔很重的當今階段,如何讓學生通過音樂學科的學習既能領略音樂的藝術魅力、豐富情感體驗、養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形成較好的音樂素養,又能在中考中取得較好成績,我做了以下思考,并努力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實踐與探索。
一、學生音樂學習與其他學科相結合
音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是藝術“家族”的主要成員。無論在文化領域、藝術領域,還是教育領域,音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圍繞音樂這個主題,充分發揮與運用不同表現手段,將音樂與其他學科相融相通,整合成綜合的音樂教學方式。
二、學生情感體驗與知識傳授相結合
喜歡音樂是學生的天性,然而在中小學生調查問卷中,卻有40%的學生對音樂課不感興趣。高深的理論、枯燥乏味的學唱把學生們對學習音樂的興趣一掃而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音樂興趣是學生音樂學習的動力,是產生情感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在音樂方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如果學生對音樂產生了穩定而持久的興趣,就可以激起對各種音樂活動的參與興趣,進而獲得良好的音樂學習效果。每節課我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精心設計教學環節,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希望能夠以情感體驗為動力,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減輕學生課后的學習負擔。
三、學生自信培養與技能展示相結合
音樂教育中,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使他們從中受益,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得到提高并使他們終身喜愛音樂,是音樂教師的基本責任和義務。
音樂中考項目中,聲樂考核可能采取人機對話模式,即讓學生對著電腦麥克風演唱一段旋律。音樂課堂上學生性格上的個體差異很明顯,活潑開朗的學生,他們能夠充分表達歌曲的情感,完成歌曲演唱。而性格靦腆羞澀,甚至有自卑心理的學生,要做到在麥克風前獨自演唱歌曲,并表達出歌曲包含的情感,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于是,我在課堂上通過競賽、展演等形式,提供大量的機會給學生進行獨唱鍛煉,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都能在歌曲演唱中體驗到成功與快樂。
四、課堂傳統模式與新型模式相結合
《音樂課程標準》的頒布,給廣大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教學一改滿堂灌輸音樂知識和視唱練習的傳統教學模式,出現了以審美體驗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但是改革并不代表取消音樂知識的學習,《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生愛好音樂奠定基礎”,隨著音樂進中考這樣舉措,音樂基本知識教學已經刻不容緩。
為了不給已經在題海無涯掙扎的學生們增加課后背記知識的負擔,我嘗試將傳統模式與現代模式相結合,變換多種方式將音樂課的相關知識讓學生記憶。通過教學模式的轉變,將審美體驗與知識學習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中小學生的音樂知識與技能一定會得到提高,音樂課堂教學也一定會更加生動、更具時效。不讓學生因為音樂進中考而增加負擔,真正落實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理念。
五、教師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相結合
面對“音樂測評納入中考” 這一挑戰,音樂教師不但要鞏固自己的專業技能,還要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音樂教師的專業技能要求和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的技能要求是不一樣的。音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均衡自己的知識結構,開闊視野,全面地發展自己,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勝任音樂課堂教學。
以上是我在音樂教學方面所思所行的一部分。面對中考政策中對學生音樂素養的新要求,教師要不斷探索,不斷積累經驗,幫助學生增加廣博的知識,全面提高藝術修養,真正地貫徹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真正體現“藝術進中考”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音樂教育與創作.湖南省文藝出版社,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