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平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文化在國家發展中作用也被日益凸顯出來,而作為我國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非物質遺產保護對我國傳統文化傳承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以此來加強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3-0243-01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中華傳統文化歷經了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洗禮和演變,優秀的傳統文化被沉淀下來了,形成了中華民族豐富的精神寶庫。我們可以將文化遺產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兩大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則是指人們在社會產生和實踐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精神文化,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因此,必須要加強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從而更好的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路徑
(一)建立完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我國是文明古國,歷史悠久,具有數量龐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難度,要想對這些數量龐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那么首先就必須要建立一個完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進而更好地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收集、整理和有序的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并不只是口頭保護,更是要付出實際的行動,通過建立完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可以使得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理論變為實際的行動,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順利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性,所以在建立數據庫的過程中,如果知識采取單純的數字化資料收集和存儲是無法將其文化特性充分的展示出來的[1]。所以,應當要在此基礎上,采取更多及技術手段,通過多種渠道,以豐富的表現形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出來,對于每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應當要配上相應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原始資料,從而使得非物質物化遺產數據庫更加的完整,更好的對非物質物化遺產進行保護。
(二)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基地。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常都是采取“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所以傳承、推廣和發揚光大的難度較大。因此,動態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至關重要。非遺體驗基地的建設可以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真實、動態、整體和可持續性的保護,是深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保護和利用的有效途徑之一,從而達到調動和激發了傳承人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另外,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以組織傳承、活動傳承、傳承人自我傳承、社會力量傳承等有效的方式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工作,這樣一來可以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潛能被充分的發揮出來。促進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傳統文化傳承的影響
(一)促進“忠孝”傳統文化思想的傳承。儒家思想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包含了很多文化思想對于后世都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儒家思想的核心為“仁”,這一思想中包含了很多的美好的品德,“忠誠”“孝道”是其中主張的重要內容,一直被后人所頌揚。京劇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對的京劇劇目中就將這兩個道德標準進行了完美詮釋。還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思想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而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傳承和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徑。
(二)促進“寬容”傳統文化思想的傳承。禪宗一直主張“與人為善,禁人為惡”的思想,這也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體現。少林功夫一直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優秀的傳統美德。“隨緣行”是少林功夫中的又一重要思想,這與禪宗一直倡導“隨緣”思想不謀而合,禪宗倡導將“隨緣”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讓人們都能夠心平氣和的相處,少去勾心斗角。在少林功夫當中還充分的體現出了“寬容”的傳統文化思想,少林功夫講究的是實用質樸、剛勁有力,注重剛柔并濟、動靜合一、內外兼修。目前少林功夫流傳較廣,也一直在和與其他的學派進行交流和探討,各自取長補短,這也是一種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
(三)促進“天人合一”傳統文化思想的傳承。道家所主張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類的發展應當要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而在紫砂制作技能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就充分的體現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具體表現為:紫砂工匠在制作紫砂的過程中一定要達到無我兩忘的境界才能夠制作出具有靈魂的紫砂作品,如果匠人在制作的過程中無法達到這一境界,那么其所制作出來的作品也只能夠被稱之為器具而已。因此,加強對紫砂制作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際上也是對“天人合一”傳統文化思想的一種傳承。
三、結語
綜上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歷代勞動人們的智慧結晶,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對于傳承和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國必須要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不斷的挖掘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內的文化價值,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使得我國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劉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0,(2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