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設置社群門檻成為部分新媒體社群治理網絡輿情的一種技術手段。新媒體社群設置準入門檻和發言門檻,使得該類新媒體社群呈現封閉性、分眾性、同質性特點。此類封閉性新媒體社群強化了群內共同體意識,提高了信息獲取效率,規范了社群言行,降低了社群輿情極化可能性,為形成良好網絡社會心態營造了健康環境。
關鍵詞? 門檻設置;新媒體社群;同質性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02-0008-02
開放性是網絡社區主要特征,大多數新媒體社群面向網民開放注冊,開放注冊經歷過兩種模式,一是非實名制注冊,二是實名制注冊。隨著國家對網絡空間治理的推進,近年來各新媒體社群主要采用第二種方式向網民開放。一些新媒體社群設置用戶進入門檻和發言門檻,用戶需要通過設置的門檻才能使用新媒體社群的全部功能。設置了準入門檻和發言門檻的新媒體社群在信息傳播方式、成員互動取向等方面與完全開放性的新媒體社群有所不同,對網絡空間輿情發展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1? 新媒體社群設置的門檻類型
1)設置準入門檻。新媒體社群設置用戶的準入門檻,即新媒體社群并不對所有用戶開放,只對通過門檻的用戶開放。新媒體社群擁有選擇成員的主動權,用戶只能被動接受新媒體社群對成員資格的甄別與選擇。新媒體社群對成員的準入門檻設置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年齡準入門檻,如一些直播視頻網站禁止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注冊[1]。二是采用由老成員邀請新成員的方式進行注冊,未獲邀請的網民無法注冊,譬如Readfree讀書網站就采用此種方式注冊。三是只針對特定關系人群開放,譬如家族QQ群只允許家族成員進入,工作微信群只允許同事進入,其余社會成員不允許進入,這類新媒體社群是線下人際關系在線上的復制。
2)設置發言權門檻。設置發言權門檻的新媒體社群向網民開放注冊,網民注冊后可以瀏覽該社群的信息內容,但成員只有通過該社群設置的門檻才具有在社群內發言的資格。如Bilibili網和虎撲網就屬于此類新媒體社群。以Bilibili網為例,該網站內容以視頻分享為主,用戶群以年輕人居多。該網絡社區面向用戶開放注冊,但用戶若要取得在該網站的發帖、發彈幕和留言資格,需要回答該網站設置的若干與網站內容、正確網絡行為相關的問題,用戶答題分數超過60分,才具有上述行為權利。
2? 設置門檻的新媒體社群特點
1)社群的相對封閉性。新媒體社群的相對封閉性是相對于傳統網站的開放性而言,新媒體社群對成員的準入設置門檻,使得新媒體社群具有封閉性。讀書網站Readfree采用老成員邀請新成員的方式注冊和增容社群規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獲得邀請資格,只有與老成員具有特定關系的人才能獲得邀請,老成員起著引介的作用。家族QQ群和工作微信群也具備封閉性。
2)受眾的分眾性。設置準入門檻和發言權門檻的新媒體社群并非提供包羅萬象的內容,往往只提供特定主題的內容。其受眾并不如門戶網站廣泛,具有分眾性。譬如Bilibili網站主要面向愛好動漫的年輕人,網站內容具有二次元特征。虎撲網主要提供與體育運動話題相關的內容,新媒體社群成員主要是體育愛好者,而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的網民并不是其主要受眾。設置門檻的新媒體社群的內容決定了用戶的小眾化。
3)社群成員的同質性。因為成員的進入存在門檻,致使不具備相應知識的人群難以進入該新媒體社群。而能夠通過社群準入門檻的網民都具備了相似的興趣愛好和知識。相對于開放性新媒體社群來說,此類社群成員都具有與該新媒體社群內容定位相一致的共同點,即該類新媒體社群成員間在愛好興趣方面具有同質性。譬如讀書網站Readfree老會員邀請新成員的主要標準是熱愛閱讀和熱愛分享閱讀感悟,新舊成員具有閱讀的共同愛好。虎撲網則主要面對體育愛好者開放,要求新會員能回答若干與體育項目有關的問題,如果新申請入會的網民不具備這些知識則無法通過準入門檻。也就是說,準入門檻形成了挑選和淘汰機制,把不具備社群內容知識的網民和不具備共同愛好的網民拒之門外,從而保證該新媒體社群的成員具備共享知識和共同愛好,從而保證內部交流的深入和有效性。
3? 新媒體社群設置門檻的功能
1)封閉性和同質性促成新媒體社群的共同體意識。滕尼斯指出共同體具備封閉性、同質性等特征。通過設置新媒體社群的準入門檻,具有共同特征的網民被篩選進入社群。相對于傳統的開放性網站用戶,經過門檻篩選后的成員一方面具有更多同質性,另一方面成員相對固定,流動性相對較少。更重要的是成員間的共同愛好增強了互動,社群共同意識和共享知識在互動中逐漸形成和強化。新媒體社群的共同意識聚集了成員,成員又在共同意識下會增強相互交往,新媒體社群成員的相互交往與共同意識互相強化。在此過程中,新媒體社群成員對事物的觀點趨同,在遭遇外群體不同觀點時會激發社群內的共同體意識[2],此類新媒體社群具備了趣味共同體特征。
2)特定主題內容提高了成員信息獲取效率。設置門檻的新媒體社群受眾具有小眾性,以及社群成員的同質化強化了社群發布的內容集中于特定話題。如虎撲網發布的內容主要是體育競賽信息,社群成員也是圍繞體育話題發布項目競賽信息,討論球員表現情況和球隊未來比賽預期等。在虎撲網社區,用戶很少談及體育以外的其他話題。相對于開放性新媒體社群,此類社群發布的信息主體相對集中,混雜程度較低,成員能在該社群快速獲取同類話題信息,獲取信息的效率相對較高。
3)發言權資格門檻發揮了規范社群言行的功能。對信息發布的管理是傳播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目前網絡治理的難題。傳統紙媒、廣播、電視和Web1.0對傳播內容的把關、過濾置于信息發布前。進入Web2.0時代后,移動互聯網和自媒體的發展加快了信息發布的去中心化,信息發布前的把關難以實現。對新媒體社群設置準入和發言權門檻,實現了對成員網絡話語行為提前規范教育的功能。譬如Bilibili網前置門檻需要申請者回答如何理性發言,如何正確應對社群中的不同觀點,以及如何合理應對言語挑釁行為等。回答問題的過程也是宣傳新媒體社群規則的過程,同時對新媒體用戶也是規范內化的過程,目的是讓新媒體用戶自覺社群遵守規則,起到了塑造新媒體社群秩序的功能[3]。
4)有助于降低社群內輿情極化的程度和形成平和的網絡心態。開放性新媒體社群內有不同社會背景、興趣愛好、價值觀的網民聚集。一旦某個網絡事件爆發,各種網絡群體對該事件的認知、理解和判斷都會迅速在網絡空間表達,網民對事件的認知和判斷極易受所屬群體的影響。對事件持不同觀點的新媒體社群易引發觀點碰撞、沖突,分屬不同群體的成員會迅速卷入爭論,引發輿情極化[4]。通過設置準入門檻,新媒體社群的成員愛好與興趣具有同質性,具有不同愛好興趣的網民被拒之門外,群內觀點就具有趨同性。封閉性新媒體社群能抑制社群內部觀點的多元性,一定程度避免了不同觀點的碰撞,避免了新媒體社群內部出現“哄客”現象和輿情極化現象[5]。因此,封閉性新媒體社群發生話題與觀點沖突的可能性小于開放性新媒體社群。設置準入門檻的新媒體社群在降低社群內部輿情極化的同時,自媒體社群內成員的對話和討論也更為平和,挑釁性話語減少,網民情緒更為穩定,此種環境更有助于新媒體使用者良好網絡心態的形成。
4? 結束語
網絡空間打破了傳統生活空間的時空限制,便捷了處于不同地域的人進行信息交流。傳統新媒體社群的開放性在便捷信息交流的同時,也帶來新媒體社群成員復雜、信息混雜、信息獲取效率低下等不足。對新媒體社群設置門檻,促成社群成員的同質性,也教育規范了社群成員的發言行為。此類新媒體社群往往還設置了成員退出機制,即當社群成員違背社群規范時,該成員會受到禁言、剔除社群等懲罰。前置門檻與后置懲罰的結合形成了對新媒體社群的有效治理。
參考文獻
[1]楊朝清.網絡直播“年齡門檻”是對過度消費的糾偏[N].青島日報,2018-04-10(04).
[2]費迪南·滕尼斯.共同體與社會[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3]劉寧.網絡直播的秩序重塑[J].青年記者,2018(32):99-100.
[4]李艷玲,崔建芳.自媒體“情緒刷屏“現象的緣由及治理——以“疫苗造假事件”為例[J].傳媒,2018(19):72-73.
[5]顏其松.透視虛擬時空里的“哄客”現象[J].中國青年研究,2007(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