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
【摘要】人工智能自誕生之日起已有20多年歷史,一點一滴滲入每個人,帶來智能生活新空間,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研發、大數據興起、智能產業蓬勃發展,為全球貿易運作模式以及商業管理帶來新的思考和新的挑戰。2016年5月,《“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2017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將其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培育新興產業發展。而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政府同樣將發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推進人工智能與行業深度結合等提升到產業戰略層面。會計行業雖是一個較為傳統的行業,但近幾年來也越來越向“互聯網+”發展,傳統會計人員的工作模式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工智能給會計從業人員帶來了不小的挑戰。本文就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的影響提出高級會計人才的創新培養方式以及其課程設計的思考。
【關鍵詞】人工智能 會計教育 課程設計
一、引言
AI,即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使智能機器能分擔、勝任人的部分智能活動是人工智能研發的首要目標。目前,在會計行業中,人工智能已在部分工作板塊得到了良好運用,而人工智能近幾年來發展迅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計的大部分工作將由人工智能來完成。對此,會計從業人員必須保持高度警惕,重新審視自己的發展方向,迎接人工智能的挑戰。
二、人工智能在會計行業的運用
(一)電子發票的普及應用
2015年12月1日起,我國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征稅繳稅電子發票系統。電子發票系統的推行應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可為納稅人帶來成本節約、簡化征稅繳稅環節、方便政府監管、節約社會資源、使納稅環境更加公平公正。電子發票系統的運用使財務數據資料的整理和運用更加有序高效,簡化賬務處理流程,企業效率因而得到巨大的提升。
(二)電子會計檔案的普及
隨著電子會計發票的廣泛應用,國家也逐漸出臺關于電子會計檔案的規章制度,電子會計檔案發展至今已在企業會計核算中無可替代。電子會計檔案基于互聯網的特點,使得其讀取、存儲、查賬對賬等非常便捷,并且可以省去人工裝訂等復雜環節、減少紙質憑證的耗費存檔等,節約時間和人力成本等,使得會計檔案的管理邁向智能化。
三、對會計行業的影響
(一)人工智能將代替部分繁瑣工作如出納、核算、統計類人員等
會計人員的許多工作如數據的核算、審閱文件、對賬等工作量大且非常耗時。企業引入人工智能后,此類繁雜工作將由計算機代替,人工智能將高效完成傳統會計的許多職能。在分析相關科目、交易時,應用“智能代理”系統可更加高效地對其實施風險評估和挑選樣本函證。財會人員得以從各種復雜的工作中抽身,轉而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應用于復雜的、分析性的工作上。
(二)處理數據更加精準,為財務系統提供實時技術支持
從利用算盤進行純手工記賬的時代,到如今的廣泛應用人工智能進行數據處理、核算的智能化電算化時代,再加上財務共享、會計“共包”等蓬勃興起,傳統會計的工作量大大減少,但大量冗雜的數據信息處理仍是無法避免。人工智能使得處理數據更加精準,為財務系統提供實時技術支持。如德勤引入的“小勤人”機器人可以錯誤率接近0的幾率完美快速處理財務人員的大量繁瑣工作。
(三)高級應用型、復合型的會計人才的需求將更大
在我國的會計行業中,主要還是存在著基礎會計人員眾多、幾近飽和,高級會計非常缺乏、供不應求,會計人員職業能力兩級分化等問題。企業所處的環境復雜多變,產銷規劃、業務活動等也是在不斷調整中,人工智能在短時間內還無法結合財務數據對這些多變因素作出分析判斷,更無法做出創造性的工作。而高級會計人員的主要工作范圍則是在此,對企業微觀及宏觀環境做出分析判斷、進行財務分析、財務預測、制定財務計劃等,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制定具體方案解決問題,這些都是人工智能無法代替的。
四、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目前,高校會計教育的主要問題還是過分強調已被人工智能代替的繁瑣、程序性的基礎核算工作,而對財務分析、財務決策、制定財務計劃等教育較為缺失,而隨著人工智能浪潮的到來,復合高級會計人才才是會計教育的主要目標。現代會計教育應適應人工智能時代,著重人工智能無法代替的工作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分析力、決策力、跨領域思維能力等。
(一)目前會計教育的不足
(1)教學內容陳舊,人工智能相關課程缺乏。據調查,幾乎沒有高校為人工智能會計教育開設系統性課程,會計教育課程體系較為單調、缺乏創造力。同時,會計電算化課程的軟件陳舊,無法與企業電算化軟件接軌,教學軟件、硬件較為落后。高校的實踐教學重視度遠遠不夠,應及時調整,讓教學緊跟時代步伐,重視人工智能相關課程的開設。
(2)理論學習與實踐脫節。目前,各高校的實踐教育課時較少,會計專業在走出校園應聘時,普遍反映實操能力不足,無法滿足企業對會計人才的差異性需求。會計實踐教育的主要問題有會計實踐課程設計不合理、課時少、教學設備配備不足、教師松懈等,導致產出的會計學生空有理論知識而無法學會運用到實踐中。
(二)人工智能時代下對高校會計教育的建議
(1)著重對跨領域多面手會計人才的培養。人工智能的蓬勃興起同時也給基礎會計人員帶來巨大挑戰,在人工智能浪潮下,會計教育急需轉型,明確人才培養方向。國內高校的會計人才培養要求應不僅僅局限于會計基礎知識,更應對跨領域分析能力、數據整合分析能力、戰略決策能力等著重培養,打造復合式多面手高級會計人才。
(2)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踐運用。高校應重視實踐課程的設計,為會計電算化等課程安排好充足課時、優質硬件軟件等。同時,在平時寒暑假及大四,要求學生完成實習任務。同時,還可與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加強聯系,感知企業人才需求標準,從而及時調整教學課程,一次來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