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華
【摘要】管理成本與控制是企業管理的重點,事關企業決策制定、成本預測、會計分析、成本規劃等各個環節,要根據決策成本、控制成本、責任成本等管理成本的分類,通過增強成本管理意識、改變成本管理的方法、完善成本管理手段等措施落實,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確保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升企業經濟增長質量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財務管理 成本管理與控制 管理成本
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是對企業資金運動和價值形態的管理,主要是以成本管理和資金管理為中心,通過價值形態管理達到對實物形態的管理。加強企業內部財務成本管理,其目的就是確保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基礎上,提高企業經濟增長質量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一、管理成本的分類
加強企業成本管理,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成本管理的方法主要有:存貸的控制成本的控制。存貸的控制主要包括存貸數量、計價及保管的控制?,F在財務管理主要著眼于事前和事中的成本預測、計劃和控制,這可以有效地將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內。保證成本費用最低,從而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管理成本利潤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決策成本。它主要是企業管理層做決策時需要考慮的成本。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投資活動、投資活動、融資活動時,都需要對不同的方案進行比較選擇,然后從中選出切實可行的或者最優的方案來執行實施。在對不同方案進行財務比較、選擇的時候,一個共同的基礎就是看不同的方案成本的大小,這里的成本就是選擇成本。決策時需要考慮的成本很多,其核心是機會成本,機會成本選擇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方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因此,在決策階段,會計人員應根據科學的機會成本,為管理層決策服務。
(2)控制成本。企業的各方案確定以后,就要各部門各單位分工協作、相互配合來完成任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管理層需要制定各種各種預算指標和標準成本,通過對這些預算指標和標準成本的分解落實,把各部門各單位各項任務納入到預算體系,促使各部門各單位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將各部門各單位工作完成情況與預算指標標準成本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正,保證實現目標。在控制階段,會計人員不僅要參考預算指標和標準成本的制定,更要利用其掌握的成本信息優勢,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全過程控制。管理會計所應用的控制成本,其核心就是預算成本和標準成本。
(3)責任成本。企業各種活動的結果就要通過其所取得的收入來反映,也能通過其所花費的成本來考核。為了有效評價管理層的經營業績,需要對發生的各項費用進行考核。要按照“誰負責、誰承擔責任”的原則來進行考核,考核的依據就是各管理層的責任成本。但在對管理人員進行業績評價時不能依據成本總額,而應依其所控制的成本來進行。因為只有依據各自能夠控制的成本進行評價才是恰當的。所以,責任成本的核心是可控成本。
二、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成本與控制的措施
當前,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與控制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增強成本管理意識
企業不僅要提高經營管理各部門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還要注重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要把企業的成本與企業各管理部門和員工的經濟責任和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變要我管為我要管,變被動管與主動管,才能達到主動管控成本的效果,才能充分的揮全體人員管理成本的積極性,真正維護好企業利益和員工利益。
(二)改變成本管理的方法
企業要改變過去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變單純核算型為為綜合管控型管理,確定符合現代制度要求的生產管理方法。要積極推行成本控制法,實行目標成本責任管理。即按照制造成本法的核算原則。對在企業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原料、材料、薪酬等直接消耗和發生費用計入成本的費用消耗,實行定額控制。對生產經營過程中間接消耗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等計入當期損益的費用消耗,實行指標或者比例控制,并完善成本預測、成本核算、成本考核、成本決策和成本分析等管理方法,做到事前成本有預算、事中有成本考核、事后有成本有分析。
(三)完善成本管理手段
首先,企業要建立企業財務主管部門為核心的綜合管理、統一核算、成本總控制的成本控制中心。它對上以企業總成本為落實目標,向企業領導層提供目標成本的執行情況和管理層決策意見。對下以企業分解的定額成本為管理控制目標,對企業所屬的部門、單位、班組實施定期考核分析和監督控制,形成企業內部縱橫連鎖的成本管理核算控制體系。
其次,實行成本全面預算管理。針對企業生產任務和年度銷售計劃,制定企業目標總成本計劃,并按總成本目標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單位和班組,實行定額或成本預算管理。同時,要狠抓企業材料供應、產品生產和銷售等環節的成本預算定額管理,確定收入成本、成本利潤率等指標,衡量和考核企業成本預算管理和成本效益水平。
第三,嚴格成本管理控制。在制定和完善企業各項成本費用消耗定額和指標定額的基礎上,嚴格各種原始記錄、物資計量驗收和收發出入庫手續制度,做到材料領用按定額、費用開支按標準、審批手續按規定、審查考核按程序,加大全方位考核力度。要建立成本管理目標責任制和目標成本考核獎懲制度,使企業的目標成本與目標利潤密切掛鉤,把部門、單位、班組的指標定額成本與其應取得的效益指標和員工的經濟收入密切掛鉤,這樣就可以有效調動員工群眾的積極性,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使他們明確自己應當肩負的管理責任,真正做到成本管理的責、權、利相統一,達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
財務成本管理與控制是企業管理的重點,事關企業決策制定、成本預測、會計分析、成本規劃等各個環節,將財務成本管理與控制融入企業成本形成與管理全過程,實現財務管理與控制的有機結合,可以為企業獲取更好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