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奇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經濟形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過去,單一的農業收入來源不足以支撐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幅員遼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十分嚴重。農村產業轉型是大勢所趨。完善農村金融支持,加大農村經濟支持力度,促進農村轉型。
【關鍵詞】金融支持 農村產業經濟 發展影響
十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心一直集中在工業化,這導致了農業發展放緩。國內經濟發展是明確的,但并不意味著所有行業都取得了重大進展。城鄉經濟的發展與工業化進程不協調。我國重視這一問題,有能力在不改變工業化步伐的情況下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出臺農業產業反饋戰略,得到政府對農村的支持和引導。因此,農村經濟在整體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逐漸加大,農村發展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相對來說,發展速度相對較慢。通過農村金融改革,可以提高財政對農業的支持效率,幫助農村引進資金,最大限度地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增長。
一、金融支農現狀
目前,農村金融體系主要由三種類型組成:一種是以農村信用社為代表的合作金融,另一種是商業金融,第三種是政策性金融。這三種類型都可以在農村地區看到。然而,由于農村地區的特殊性,這三種類型的合作并不能很好地相互配合,也無法彌補彼此的弱點,未能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共同作用。農村金融體系缺乏快速發展的原因有:一是農村金融環境比較特殊。例如,農村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比城市地區嚴重得多。主要原因是農民沒有抵押品或抵押品來放貸。二是農民固定的收入來源有限,主要的收入來源是農作物,是否有不可預測的自然豐產風險,農作物是否有季節性、長周期、對市場的依賴性尚不清楚。一旦貸款不能及時還清,農民的財政結構就無從談起。各種不利因素促使商業銀行逐步退出農村金融市場。
二、金融支持對農村產業經濟的發展影響
(一)對農村產業發展過程的融資成本的影響
獲得資本的成本相對較高,許多金融機構不愿在農村地區放貸。主要原因如下:第一,農業風險相對較高。農業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然。人們總是付出很大的努力,但仍然無法抵御自然災害。一旦沒有收入,金融機構就會遭受巨大的損失。第二,管理成本高。農村工業所需貸款相對分散。如果他們想要有效地管理,他們需要投資于更多的人,導致更高的成本和較低的回報。第三,農業收益相對較低。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模式還比較落后,作物收入和投入比例不夠大,收入彈性低,金融機構收入相對較少。許多金融機構為了利潤而選擇投資于高收益產業,而犧牲了農村地區的資本需求。
(二)對農村金融機構支農力度的影響
我國政府建立了完善的農村金融和農業支持體系,但農村金融機構較少,資金問題仍未解決。主要原因有:一方面,農村產業本身具有高風險、低回報的特點。農業收入有一定的運氣。若在有一年里發生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農民就會失去收入。即使收獲很好,最終的收入和投資比例也不會很高。金融結構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往往會減少對農村工業的投資。另一方面,政府尚未明確的政策是不全面的,還有待改進。農業貸款更難管理。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從而導致更高的成本。金融機構本身就是盈利機構。低回報的產業肯定不愿意投資更多,也更愿意從高回報的產業中獲益。如果政府沒有健全的政策,就會導致資金外流和農村金融機構的短缺。
(三)對農村金融機構的影響
隨著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機構的整合,農村信用社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逐步處于壟斷地位,導致農民缺乏回旋余地,農村金融結構缺乏健康競爭。保險金融機構很少滲透到農村地區。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農業的高風險和低回報。雖然有政策支持保險金融機構進入農村,但數量遠遠不夠。政府應加強這方面的政策,以盡可能滿足人民的需要。
三、政策建議
(一)加大農村基本建設和科技
農村基礎設施是改善農民不確定生活環境,為農民提供閑暇時間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科學技術對農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投入可以提高農民的效率,農民可以更科學地種植,盡可能地降低成本,同時也增加收入和增加收入的比例。
(二)進一步改善農村消費環境
我國的農村消費水平一直在上升,甚至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城市。農村消費市場潛力已逐步釋放。在這個關鍵時刻,政府需要加強農村流通網絡的建設。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提高農村消費水平,促進經濟增長。
(三)鼓勵鄉鎮企業帶動農村經濟增長
農村金融機構貸款不足,農村資金來源不足。然而,鄉鎮企業的信用支付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鄉鎮企業的信用支付在農村經濟增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政府應加強激勵。同時,政府鼓勵企業利用自身優勢,把科學技術引用到現代農業生產中,讓農民利用現代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四)完善金融供給體系
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國有銀行受益良多,國有銀行一直處于壟斷地位,沒有健康的競爭,國有銀行的效率就會降低。加快國有銀行改革,提高銀行服務水平,促進農村產業轉型升級。其次,建立完善的農村信用擔保體系。農業產業存在一定的風險,使農民很難從市場上獲得資金。主要問題是信用等級得不到保證。加快建立信用擔保機構,解決農民由于沒有真正的抵押品或擔保而得不到金融支持的問題。最后,完善公司內部保險業務。我國農村地區內部保險的界定還很有限,但很有必要單獨成立一家公司,因此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把當地的情況與公司原有的農村保險業務結合起來。設計適合當地的保單,主要是由政府簽發的保單。
四、結語
由于農業的高風險和低回報,許多金融機構不愿意在農村地區投資太多。為自己賺更多的錢。通過研究開發,農業金融支持規模與農村經濟增長呈正相關。政府可以調整政策取向,加大對農村的信貸支持力度。為了有效完善現有的農村金融體系,應逐步建立以農村信用社為主體的金融體系,加大對農村的投資,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